第四一九章 興趣

字數:2699   加入書籤

A+A-




    通過偶然間看到的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然後想起了自己中學曆史課上跟《夢溪筆談》傻傻分不清楚的另一本科學著作《天工開物》,還有它的作者就叫宋應星之後,蕭木和林檎便商議好了要親自來王靜遠家驗證一下,這個借住在這裏的宋應星,是不是就是那個曆史課本裏麵的宋應星。

    原本蕭木覺得這件事情並不著急,反正宋應星就在王靜遠家住著又不會跑,相反他跟林檎想要出一次宮則是有點麻煩,所以按照蕭木最開始的想法,是等最近找到了合適的出宮機會,再到王靜遠家裏確認也不遲。但就在今天的早上蕭木剛剛起床還沒有穿戴整齊的時候,林檎便找了過來,向他指出了一個十分嚴峻的事實。

    這個嚴峻事實就是今天是會試放榜的日子,宋應星跟他的哥哥得知他們沒有考中之後心灰意冷,說不定就會打算回鄉去了——事實上宋應星兄弟確實就是這麽想的,到了那個時候再想去找人,雖然達不到大海撈針的程度,但肯定要比現在麻煩好多。

    想到了這一點的蕭木和林檎於是也顧不上中秋節的第二天就出宮合不合適的問題,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他們決定立刻出發到王靜遠家去堵人——不給宋應星他們任何收拾行李回鄉的時間。

    蕭木和林檎出宮說是麻煩,但要是他們兩個人都鐵了心決定的話,那自然是沒有任何人能夠讓他們收回成命,王承恩雖然一如既往地不讚成皇上和皇後總是往危險的宮外跑,但他還是接下了命令,然後以最快的效率做好了兩位主子出宮的準備。

    然後做足了充分的準備的蕭木和林檎到達王靜遠家裏的時候才發現,他們的準備實在是太充分了,宋應星兄弟不要說是收拾行李了,就連他們的人,都還沒有回來。

    當然來的早雖說不如來得巧,但至少比來得晚要好很多,得知宋應星兄弟兩個外出查看會試結果還沒有回來這一消息之後,蕭木和林檎頓時都是送了一口氣,隻不過接下來他們就遇到了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而能問出這種尷尬問題的,自然非趙棄病莫屬。

    “蕭公子,你這麽厲害,肯定知道大宋先生和小宋先生有沒有考中吧?”可能是趙棄病覺得在家等宋應星兄弟帶回結果是在是太慢了,於是便采取了這麽一種最為直接的方式,向最為有資格知道會試成績的蕭木問了起來。

    趙棄病的問題讓蕭木一時感到有些尷尬,畢竟他覺得自己不好直接告訴王靜遠他們這些滿懷期待的人宋應星兄弟沒有考中這樣一個壞消息,而且雖說會試由自己這個皇上發起,但接受過後世現代社會教育的蕭木,自然覺得最終的結果屬於宋應星兄弟他們自己的隱私,理應由他們來決定要不要告訴別人,或者是以什麽樣的方式去告訴別人,而不是自己代勞。

    好在林檎及時幫蕭木打了一個圓場,開口對趙棄病說道,“會試考中的舉子一共有三百多人,你的蕭公子也不可能一下把這麽多人全都給記住啊。”

    “是啊。”一向自認比較有急智的蕭木這次也算是表現不錯,立刻就領會了林檎的意思,“通過會試的考生一共好幾百人,我也是今早才拿到的名單,還沒來得及細看……”

    當然蕭木和林檎兩天之前就已經知道了結果的這個事實就沒有必要告訴趙棄病他們了。

    勉強躲過了這個話題,避免了一場尷尬,蕭木覺得自己有必要趕快找點別的什麽事情說說,好讓趙棄病這孩子把這個事給忘了,免得他再冷不防地說出點什麽讓人尷尬的話來。

    於是蕭木便把目標瞄向了一直很安靜的謝連惠,“連惠,你給本公子講講,你們的小宋先生,平日裏除了讀書,都喜歡些什麽東西呀?”

    蕭木這個問題既有轉移話題的意思,同時也可以從謝連惠這個小姑娘這裏了解一下宋應星的興趣愛好,從而可以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如果借住在王靜遠家的這個宋應星真的就是那個科學家的話,那謝連惠一定會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的,畢竟想她這個年紀的小孩子,自然是不會說謊的。

    “小宋先生懂的東西特別多!”讓蕭木和林檎沒有想到的是,提起這個話題之後,原本一向十分安靜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內向怕生的謝連惠就仿佛完全變了一個人一般,說起話來流利了許多,眼睛當中也露著明亮的神采,“無論是天文地理、氣候農桑還是紡織印染,小宋現實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經常把這些東西拿來講給我們聽,而且一講就能講上一兩個時辰,我們都特別喜歡聽!”

    “是你特別喜歡聽,我對這些東西可沒興趣。”謝連惠的話很快就遭到了趙棄病的反駁——很明顯,即便是有了皇後娘娘親賜的雞毛撣子的威懾,但趙棄病這個喜歡欺負女孩子的毛病似乎並沒有被完全克服。

    “小宋先生確實十分博學,我們讀書的閑暇之餘,聽小宋先生講些天地萬物運行的道理,也是收獲不小。”最後是年紀最大的李師藥的話,很明顯,他對於宋應星講的這些科學方麵的東西既不像謝連惠那麽感興趣,也不像趙棄病那樣不感興趣,從他的那句“讀書之餘”便可知道,他對於宋應星講的這些東西,無非就是當做了讀書的調劑和補充罷了。

    至此,蕭木和林檎此番前來的目的事實上已經達成了,他們現在已經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借住在王靜遠家的宋應星,就是他們後世曆史課本上介紹的那個,古代的大科學家,《天工開物》的作者——畢竟既重名,又同樣對這種“奇淫技巧”感興趣的讀書人無疑是不存在的。

    所以等到宋應星兄弟回到王靜遠家,看到了胡雲的時候,蕭木和林檎心裏就已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