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四大投資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A+A-




    馬士民領命走後,徐誌也快速計算起來,和黃手中的現金高達150億港元,這麽大的資金,即使同時進行七號泊位碼頭及黃埔廣場項目也綽綽有餘,畢竟項目再多,哪怕是過百億的投資,其中大部分也都會利用銀行資金,而且投入也是分批投入,整個項目會被分割成第一期、第二期等等。

    這兩個項目都是包賺不賠,碼頭自不用多說,進入90年代後,香江碼頭在一段時間內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碼頭,直到內地21世紀崛起後,上滬的杭州灣碼頭以及寧波舟山碼頭的吞吐量才超過了葵湧碼頭,但香江碼頭的生意並沒有萎縮,反而越來越好,碼頭的集裝箱吞吐量一直處於上升狀態,隻不過增加的幅度比不上內地罷了。

    而徐誌苦心為和黃準備的這個黃埔廣場項目,更是一顆超級的搖錢樹,雖然投資可能需要150~200億港元,但如果建成了總麵積2000萬尺(200萬平米)的b商業群,那麽其中的收益足以堪比印鈔機。

    在後世的21世紀,紅磡的寫字樓房價高達15萬港元一尺(差不多15萬港元一平米),隻看房價,整個黃埔廣場價值約為3000億港元,這還沒算上其中的一部分商場價值遠超寫字樓。

    而且這一世,徐誌有意將紅磡打造成香江另外一個經濟中心,到了未來,房產價值隻會更高。

    再看租金方麵,中英談判之後,香江的經濟機構開始轉型,工業退縮、服務業及旅遊業急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對於寫字樓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也導致了租金的暴漲。

    到了80年代末,中環區域的甲級寫字樓租金平均高達60元每月每方尺,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中環擁有一棟10萬平方米的寫字樓,那麽每個月都租金收入為6000萬港元,一年為72億(隻是收入、並非利潤)。

    而進入90年代,內地開始了進一步的全麵改革開放,香江作為東西方文化的結合點,大量的外資進入,無數意圖進入內地市場的西方企業相繼在香江開辦辦事處。同時,內地經濟上升,大量國企也開始進入香江,這又導致了寫字樓售價與租價的大幅度上漲。

    根據1992年香江最大的物業公司置地集團的一份報告,其旗下物業70的租客為海外國際性機構,外資公司成為了支持香江寫字樓租金維持高水平的中堅力量。

    90年代中期,中環的寫字樓,租金已經高達120港元每月每方尺,昂貴的價格,倒逼著大量企業開始搬往其他區域。

    紅磡的位置或許算不上最佳,但交通方麵也極為方便,在90年代,正常的寫字樓租金也高達每月每方尺30-40港元,拋開黃埔廣場的商業出租價格,隻是寫字樓,一個月的租金就能高達6-8億港元,年租金收入亦能高達百億。

    而進入21世紀後,租金收入必然更高。

    香江的房地產市場,就是這麽不講道理,隻是1991年,整個樓市一年升幅55,到了97年,房價是91年的4倍。

    實際上,香江房地產的泡沫比90年代初日本的房地產還要嚴重,隻不過畢竟是一座城市,規模較小,影響力遠比不上日本。甚至泡沫破滅後,在外界的幫助之下,居然又聚集起來更大的泡沫。

    這兩個項目總投資高達兩三百億港元,但也隻有少部分資金需要和黃墊付,而是未來數年之內,分批注入。

    如果是一般的公司,甚至李嘉成這種經營高手,也不會再進行其他大型項目,因為經營公司最重要的不是多大的利潤,而是風險控製。

    不過徐誌可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就罷手,別人忌憚的風險對他來說根本就不存在,當然不會再準備幾十億港元的資金,放在公司賬戶裏吃利息,未來十幾年,香江房價上漲十倍,他雖然不會低級的到處收購房子,但如果碰到合適的的大型項目,還是會擇機而動。

    時間過的飛快,又是半個月過去。

    不過香江市民這段時間卻連番被數個大新聞所轟擊。

    這第一重要的,自然是與香江的前途問題,10月,港英政府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穩定了港元匯率,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港府有了多少外匯儲備,而是因為中英之間關於香江的前途問題,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談判意向。

    唐寧街第一次公開表示,不會再要求繼續持有香江的主權及治權,接下來的談判,主要的內容皆是如何過度從83-97這段時間,以及香江內部英國資本利益問題等等

    雖然矛盾扔在,但現在中英雙方終於可以坐下來安穩的談判,懸在香江市民頭上的達摩克裏斯之劍終於消失,最壞的結果不會再出現,隻要能談判,什麽都好說。

    前途問題解決了,第二最重要的自然是經濟,而對於不少人來說,經濟甚至比生命還要重要,那就是因為經濟危機而大量失業的普通百姓。

    而半個多月前,徐誌在發布會上公開宣布的200億港元投資計劃,更是給了無數人生存的希望。

    香江的媒體也迫不及待,每一家報社、每一個記者都想第一個得到準確的消息。

    終於,半個月後,恒大公布自己的投資計劃,分別是位於香江經濟中心銅鑼灣的時代廣場項目以及位於紅磡的美的及長興總部計劃。

    時代廣場將會是整個香江僅次於海港城的大型商業廣場,一共修建17層環形商場,同時上方會有兩棟分別為50及46層的寫字樓,總建築麵積為180萬尺(18萬平米),總投資額為20億港元。

    美的公司與長興公司的總部,興建在曾經青州英泥的一片水泥廠舊址上,這一片土地靠近黃埔廣場,也位於海邊,興建計劃為10棟總樓層為22層的寫字樓,通過玻璃棧道相互之間連在一起。

    倒不是不想建高層,而是因為這裏靠近啟德機場,大樓的高度受到了法律的限製。

    這幾樣投資,之前早有報道,現如今隻是公布了具體數字,但與和黃集團公布的兩項投資計劃相比,卻又差了一個級別。

    經過馬士民為首的團隊與港府的談判,最終,和黃集團以30億港元的價格,提前拿下了葵湧碼頭第七號泊位,之後,還會投資50億港元,進行基建投資。

    而黃埔廣場的計劃更是震驚了所有的地產公司,2000萬尺(200萬平米)的自持項目,就可以讓和黃成為這個香江最大地產商。

    要知道目前的置地,旗下物業的總建築麵積也就1300萬英尺。當然,置地旗下的物業,位置皆處於中環等核心位置,目前的紅磡,論價值還差的很遠。

    不過媒體們的關注點則簡單很多,4個大型建築項目,接近300億港元的投資,隻是對建築工人及其他工人的需求,就高達5萬,更不用說大量設施也需要足夠了的配套服務,這將會大幅度終結困擾香江一年多的失業問題。

    受此影響,香江股市大規模上漲,特別是建築行業的股票,不少漲幅都超過50。

    當所有人為這些投資所震撼時,有一人卻關注到了另外一點:東亞銀行正式開啟了港內企業扶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