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洋槍隊

字數:5126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晚清風雲最新章節!

    商量好此事,李德文下去草擬他想帶走人的名單,劉奇把李閏找來,把這意思一說,李閏苦笑:“蘭婧王啊,不帶你這樣用人的。”

    劉奇愣了下:“譚夫人何出此言?”

    “我與夫君,皆是才來不久,他去兗州,已屬不妥,大王這又要我協管泰安,教授一職還是我,身兼三職,會讓其他人不滿的,大王可從馬夏姑娘那邊考課優良的地方官中挑選一二。”

    劉奇笑笑,李德文的話其實提醒了他,現在用人,不必考慮資曆年齡什麽的,也好趁機看看下麵會有什麽動向,若是私心太重之人,必定不滿,這樣的人哪怕能力超群,也是不能大用的,他想建立一種新的體係,為官者,品德第一。

    “譚夫人,我這裏不是你熟悉的官府,以後或許有些官吏升遷的章程,不過現在不行,若是隻有你所言的顧慮,那就不要多說了。”

    李閏無奈,隻得應允,她都不明白,她和譚嗣同為何如此得到劉奇的信任和器重,這種信任和器重給她和譚嗣同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凡是都得盡心盡力,而韋文康和嚴懷琪留給她的一件麻煩事更是讓她費盡心思,今日既然劉奇又要她接手更多事情,她隻得提出來。

    “大王,屬下接手那個蘭婧詞解一書很是頭疼,不知大王能否幫一幫?”

    “什麽蘭婧詞解?”劉奇有些暈。

    李閏頓時一呆:“大王不知?”

    “不知…,聽名字,好像和我有些幹係?”

    李閏跺跺腳,“大王居然不知道此事!這當然和大王有幹係的。”

    “你且說來聽聽……”

    隨著李閏的敘述,劉奇才明白這是李德文、韋文康、嚴懷琪、朱錫授、曹茂祥等拜他為師的弟子們弄的,李閏還以為是劉奇安排的呢!

    所謂蘭婧詞解,是李德文等人在交流時感覺到劉奇經常會說出一些他們以前沒聽過,或者有其他解釋的詞語,尤其是對洋人的一些東西,更是如此,為便於今後的交流使用,幾人商議著把劉奇提及的一些詞語,做個注釋,準備成書,這書名,便是蘭婧詞解。

    李閏來山東時間不長,很多列出來的詞語,她都不知道,隻得找同文館的,或者是王府中人求證,時不時問問何涴婧,這難度,可想而知。

    劉奇聽罷,覺得此書還是有用的,他雖說也刻意想著用古語來闡述一些東西,可總會有不貼切的地方,隻是對書名有些異議。

    “大王,書名就不要商議了,這無關痛癢,倒是屬下還得大王解惑才行。”李閏不想和他在這個地方糾纏。

    “這好辦,譚夫人也是住在王府的,咱們晚上一同商議便是。”

    李閏聞言,臉微微一紅:“大王,這恐怕不妥……”

    劉奇看她臉紅,頓悟:“是了,男女授受不親,我失言了,譚夫人見諒。”

    李閏搖搖頭:“我到沒什麽,隻是怕外人胡說八道,壞了大王的名聲。”

    劉奇笑了:“譚夫人的名聲才重要的!要不這樣,婧兒和譚夫人商議,我在一邊出出主意如何?”

    有王妃在,自然沒問題。

    蘭婧詞解引起的效應,比始作俑者李德文等人預想的還要大,連續多年印刷發行,其印刷數量,堪比天文數字,那都不是百萬數,而是幾千萬數!

    在蘭婧詞解中,第一次統一了對西洋諸國的名字稱呼,比如英吉利,英國,法蘭西,法國,俄羅斯,俄國,德意誌,德國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創造詞匯,比如軍隊裏使用的子彈、彈藥、後勤、工兵等等,以及政務上用到的工業、農業、商業、經濟、科學,還有就是洋玩意的一些東西,比如水泥、火柴、煤油等等。

    蘭婧詞解幾經增補,到最後一次刊印時,已經高達三萬餘條,成為工具書中最瘋狂的一冊。

    南征戰役在春節前基本就告一段落,江南清兵並沒有大舉反攻,收複失地,原因有些讓人想不到,不過也符合曆史。

    破虜軍衝入安徽,連得徐州、鳳陽兩府,外帶兗州、沂州、曹州三府已大部屬於劉奇,消息算是傳遞到了京城,慈禧和光緒都震怒,一眾軍機大臣這才弄清楚,吳大澄那邊遭遇的到底是什麽。

    安徽巡撫陳彝自然成了倒黴的替罪羊,革職查辦,由廣西巡撫沈秉成接任,這聖旨還未下達,沈秉成還未到任,南京傳來噩耗,兩江總督曾國荃本就身體欠佳,又因反賊攻入江蘇、安徽,心急如焚,氣火攻心,掛了!

    曆史上,曾國荃也是差不多這個時候病死在任上,劉奇的出現,讓他沒能看到一**零年。

    如此一來,安徽巡撫未到任,兩江總督開缺,光緒不得不急下聖旨,由新任安徽巡撫沈秉成署理,這到也和曆史相符,這種情況下,江南清兵已經不可能阻止起有效進攻,能確保不再失地已經是萬幸的。

    好在破虜軍在攻克鳳陽後,並未南下廬州,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至於淮河以北……,守不住就算了吧,讓新任巡撫來折騰。

    方大虎見清兵龜縮城池,並無調動開打的跡象,他馬不停蹄,立刻回兵,協助陳道攻下亳州,隨即再次殺入歸德府,遏製吳大澄的行動,確保白虎軍牢牢控製住鳳陽府。

    由於對劉奇突然的南征預料不足,大清國不但又丟失了南邊幾個府,還冒然在冬季發動了北線攻勢,聶士成等人卷土重來,攻打德州,煙台的宋慶也遵照旨意,和日本人一起聯手殺出。

    這種賭博的背後,除了仍舊高估自己實力外,滿清朝廷還有一些底氣,英人和法人都表示了對大清國的支持,當然,代價肯定是有的。

    法國人屬於渾水摸魚,打著雲南、廣西的主意,英國人卻有些不一樣,和巴蘭德一樣,因為距離的原因,駐華公使華爾身有著很大的自主決定權,在衡量大清和劉奇之間的關係中,華爾身並不像巴蘭德那樣,敢於下更大的賭注,畢竟英國在山東的利益隻有煙台,而在整個中華的利益都在大清國的範圍內,支持大清,顯然能獲得更多的利益,比如西藏,當然,若不是這次從大清國身上撈到巨大價值,華爾身仍舊會像上一次一樣,含混著看態勢。

    除了武器、借款方麵的支持外,英國人在煙台組建的雇傭兵也將上陣,替大清國向青州府方向施加壓力,迫使劉奇的援兵不能增援山東東部。

    其實英國人也挺自信的,當年打太平天國,英美支持的洋槍隊也是大出風頭,這回在煙台,英國人已經招募成立雇傭軍,和打太平天國時還還不一樣,一水的洋人,都是亡命之徒或軍隊退役的,武器也是英國最好的武器,還有火炮,總人數一千五百多,在華爾身看來,這支洋槍隊至少可以打破虜軍一萬!

    巴蘭德並不理解華爾身的決定,英國人是昏頭了?劉奇扛過這一年的清日聯合攻勢,已經顯露出巨大的投資價值,為何還要把寶壓在大清身上?也是和華爾身幾番商談之後,他才明白正應為劉奇勢頭很大,而德國已經在劉奇身上先投入並取得回報,英國才不會跟著德國這麽做,相反,華爾身更願意此刻從大清身上撈利益,以支持來確保中國處於亂戰的均衡態勢,那樣,英國就可以不斷的從大清國身上撈取想要的東西。

    確實,如果要介入,此刻是最佳時機,換句話說,德國支持劉奇,英國就必須支持大清,某種程度上說,這是英國遏製德國在東方擴張勢力的一種策略,洋人之間,也不是一團和氣的。

    從實力上來說,巴蘭德並不擔心英國介入,越發了解劉奇那邊的情況,他就越發篤定大清很難戰勝劉奇,隻是這英國介入的時機真的很準,很可能造成山東東部的瞬間崩潰,思來想去,巴蘭德決定冒險賭一把,他召集在天津的德國商人,要他們秘密將煤和炮彈運往威海衛,交給仍舊掛著羊頭的北洋水師。

    應該說,巴蘭德在關鍵的時候,幫了劉奇一把,雖說這是確保德國的投資,不過也算雪中送炭了。

    德州的攻擊不算什麽,孫萬林連理都懶得理會,重新補充過的青龍別說守,打出去都不在話下,倒是宋慶的出動讓他頭大很多。

    他擔心的並不是宋慶和日本人的聯合進攻,而是擔心這後續的種種可能,果然,在宋慶出兵後,煙台傳來消息,第一批運兵船抵達!

    在棲霞,孫萬林隻有兩團玄武新兵,且還有一些分散駐守在黃縣和招遠,裏麵老兵成分不足二成,帶領他們的是玄武參軍將孟雲海,好在這裏有神火重炮衛中的一團,守住棲霞這個口應該能行。

    出乎孫萬林預料的,確實是英國的雇傭軍,這支一千多人的隊伍,由英國退伍上校拜倫率領,其中還有一個劉奇非常熟悉的人,托德。

    在天津吃了劉奇大虧之後,托德隻身逃往印度,在那裏混了一年,也不敢回英國,怕洋行的人找他麻煩,後又糾集了五六人,玩著坑蒙拐騙的營生。

    一個偶然的機會,托德弄到一大批鴉*片,這玩意在中國可是值大價錢的,他想方設法,運到廣州脫手,便在那裏聽到山東有人造反的消息,不用多想,托德腦海裏便浮現劉奇和何涴婧的影子,他這日子,全拜二人所賜!

    帶著一種仇恨的心裏,托德召集了二十餘人,一同到了天津,準備找機會報複劉奇一把,恰好華爾身授意手下招募雇傭軍,托德憑借手裏的人和一些錢,成功拿到雇傭軍中上尉一職,帶領一百多人,成為煙台的防禦力量。

    這回要打劉奇,正和托德心意,拜倫從煙台出動,托德自然成了急先鋒,成為整個洋槍隊的前衛。

    看清爽的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