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郡王與裱糊匠
字數:4917 加入書籤
南線聯軍覆沒的消息傳到上海,各國領事震驚,如今江南劉坤一隻剩下五萬多兵馬,如何守衛從江寧到上海一線?整個上海都亂了,不少洋人找尋商船,著急逃離,沒有路子的,慌亂朝南,意圖避開可怕的破虜軍。
劉坤一都打算放棄整個長江以北,集合兵力守衛長江南岸,當揚州傳來破虜軍開始後撤時,他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麽好的機會,破虜軍居然退兵了?
也是消息不通,劉坤一還不知道,九江一帶的破虜軍趁著劉坤一調兵守衛江寧一線,已經越過長江,而這之前,陸震鵬白虎一師江北各部,正朝鳳陽一帶後撤,安慶府、廬州府等地,府縣皆派人告知百姓,帶上值錢的東西和糧食牲畜,一同前往鳳陽、徐州二府。神風三師,作為最後撤離的機動部隊,會堅持到清兵大舉進攻之時。
在安徽北麵的河南,更大規模的後撤已經展開,曹方已經放棄陝州,後撤至洛陽,他將逐步後撤至陳州府,在那裏進行外圍防禦,等待章丘的防線形成後後撤。
段一山的青龍一師,也開始後撤,潘清的任務是固守大名到開州一線,龔偉指揮的青龍二師則秘密轉進臨清州,等待兵員補充後,由章高元統一指揮,發動壓迫畿輔的戰役。
破虜軍各部的突然後撤,完全出乎其對麵心驚膽戰的清兵各鎮,別說追了,就是占領破虜軍放棄的城池,他們都有些猶豫,生怕中了圈套,如此,倒是給了破虜軍和地方百姓充足的時間。
也就在這個時候,國人不知,但歐洲各國報紙頭版都發瘋似的轉載來自中國的消息,德國調停成功,以一筆不菲的贖金,讓奧匈、意、西、荷等國被俘虜的幾千人得以回家,奧匈帝國和意大利公開宣布,退出英國為首的遠東聯軍,結束在中國的戰爭。
隨後,西班牙、荷蘭等國也宣布了類似的決定,曾經讓歐洲各國矚目的十國聯軍,如今隻剩下英法俄日四國,日本沒人在乎,各國都把目光投向倫敦、巴黎和聖彼得堡,他們會如何選擇?
法國人其實已經後悔參與了這場戰爭,中國北方關他們屁事!打得越亂,法國在南方就越能獲取利益,完全沒必要派兵。可德國的做法讓法國進退維穀,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總統卡諾大罵德國不止,罵威廉二世完全不可理喻,敗家子,廢物,這麽不顧顏麵支付巨額贖金,讓法國怎麽辦?光被俘人數,法國就超過其餘幾國,那得要付多少贖金?
想不出錢,唯一的辦法隻有將戰爭繼續下去,那樣就不用管俘虜了,戰爭嘛,這很正常,可偏偏法國內部不穩,卡諾實在沒信心再打下去。
英國政壇倒是意見較為統一,大英帝國顏麵高於一切,利益自然也高於一切,必須增兵,必須讓中國人付出代價!
隻是如何瓜分中國的事情還未達成共識,首相威廉格萊斯頓因在中國的失敗聲望全失,加上愛爾蘭自治的事情他也辦得一塌糊塗,除了辭職,他已經沒有別的退路,英國政壇出現權力的半真空期,沒有得力之人,去和俄國談判,去說服搖擺不定的法國。
相比之下,沙皇亞曆山大三世倒是斬釘截鐵的要增兵再打,此番出兵,參加不參加聯軍是不重要的,關鍵是俄國已經有充足的借口,如果有可能,曆山大三世希望能夠吞並中國的東北、新疆,甚至是外蒙古,那樣,俄羅斯帝國將達到史無前例的版圖,成為世界第一帝國!
劉奇後來回顧這段曆史,和何涴婧說過,他沒想到他的出現,讓中國麵臨比甲午、比八國聯軍還要凶險的局麵,幸好這個年代距離決定著一切,幸好日本還未真正崛起,幸好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還未修通……,然而,危險歸危險,卻也讓劉奇遇到了三千年大變局中最關鍵的時間點。
到五月初,破虜軍全線收縮已經全天下皆知,載津第一時間就附體劉奇,明知拿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消息,可他還是試了一試,直覺告訴他,劉奇收縮兵力,除了嗅到危機外,恐怕還有別的意圖。
留守京城,載津有更多機會和朝廷大員往來,曾紀澤因病過世後,載津感到惋惜,不過他從和曾紀澤交往中,也看到光在軍事上有作為是不夠的,他開始更多的關注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慈禧依舊大權在握,而恭親王重新入主軍機處後,也將很多權利掌握在手中,把持朝政的奕在大事上,幾乎不怎麽依靠漢臣,他和慈禧很默契的把光緒夾在中間,成為比垂簾聽政時還窩心的傀儡。
李鴻章顯然比他記憶中的清史稿上失勢多了,北洋水師倒戈,淮軍連戰連敗,外國事務沒有突破,都讓大清的裱糊匠失去了光芒。
和奕不同,不管是看到的曆史,還是現實局麵,都讓載津不能不考慮漢臣的作用,最直接的,就是劉奇要是攻占山西,那麽大清朝廷將失去對南方諸省的直接控製,這種結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借著和曾紀澤交好那麽段時日,載津除了和在京洋人熟絡很多,也和許庚身、孫毓汶、廖壽恒、徐用儀等朝中大臣建立了往來,兵部尚書許庚身對載津是很欣賞和推崇的,他在和一些漢臣閑談時,說過載津是少有的聰明人,對待洋人的看法與他馭夷無上策,可羈縻,不可遷就十分相似。
由於載津的特殊身份,許庚身是上書過,提出由郡王載津仿照康熙年,以大將軍王的頭銜,統領所有征討劉奇的兵馬,可他沒想到的時,此事漢臣讚同,而榮祿等滿臣卻極力反對,理由是載津年輕,難當大任。
許庚身在上年病故,載津等於是少了潛在的助力,孫毓汶是慈禧的人,還和李蓮英結蘭譜,載津可不敢在他麵前表露太多,帝後兩黨之間暫時難有作為,載津把目光投向李鴻章。
說實在的,要想讓李鴻章全力支持,載津做不到,不過這次破虜軍收縮,給了他一個機會,京津兩地距離並不遠,載津以商討京城外圍防禦一事,向光緒討得旨意,來天津見李鴻章。
大清有名的豐郡王來府衙,李鴻章自然出門相迎,載津見他矗立門外,急忙上前道:“中堂大人,怎敢老你大駕……”
李鴻章笑笑,載津在這一輩中,很謙遜了,一乘簡陋馬車便來天津,不枉他出門迎接,他拱手道:“郡王爺不辭勞苦,來天津府,老夫自當出迎,郡王爺請……”
二人寒暄進門,載津這一路其實心裏不踏實的,就怕劉奇的人得知他的行蹤,半路截殺,用尋常馬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進入李鴻章府衙,他的心才算放下。
載津的來意,李鴻章已經知道了,如今山東局勢糟糕透頂,他也很想聽聽載津的想法。
中堂大人,不知你對洋人此番聯手,有何看法?”載津並未先說山東的事情,而是說起洋人的事。
李鴻章看著載津,沒說話。
載津笑了,很明顯,這位總理外國事務的北洋通商大臣,是反對和洋人有更多交集的,“中堂大人,我也不藏著掖著,畿輔防務,可不單單是應對劉賊,若說劉賊是虎,那洋人就是狼,引狼驅虎,怕不是什麽好事。”
李鴻章有些詫異的看著他,這位豐郡王也太直接了吧?聽聞他在京言行謹慎……
有些話和別人說無甚意思,隻是中堂大人乃是大清股肱之臣,鎮守畿輔要地,我守京城,全仰仗大人,若中堂大人對洋人毫無戒心……”
李鴻章點點頭:“郡王爺所言甚是,老夫和洋人打交道多年,深知這些洋人無利不起早,那英人和法人,還有米國人,還算心小些,露國、日本就不是那麽好相與的了,此番洋人聯手,從其幾路進兵便可看出端倪。”
載津思索片刻道:“中堂大人是說那露國和日本,不隻想要約定的?”
不錯,老夫不反對借助洋人之力,剿滅劉奇,但讓露國兵馬一路南下遼東,讓日本登陸山東,就是引狼入室,郡王爺,老夫可以斷言,若劉奇被剿滅,其餘幾國不過是再多花些銀子,開一些口岸就行了,這兩國所占之地,大清國就別想拿回來了。”
載津倒吸口氣,關外三省…,那可是大清的根基啊。
中堂大人,我有一事請教。”
郡王爺請說。”
方才中堂大人說,劉奇一旦被剿滅,那露國和日本會占著關外和山東不放,倘若劉奇沒被剿滅呢?”
李鴻章想了想道:“山東一地,劉奇斷不會任日本人猖狂,郡王爺忘了前年的事?關外就不同了,露國人此番出兵,可不管這些,倘若劉奇未被剿滅,他們更有理由不走了,說不定還會借此再增兵……”
載津心裏一沉,他也覺得,真正難打發的是俄國,俄國和劉奇幾乎毫無利益衝突,此番洋人聯軍,俄國是找到千載難逢的機會。
中堂大人,不知劉子征前往熱河剿滅金丹道,可有難度?”
李中堂深邃的眼神看著載津,突然提出的這個問題,有著超越常人所想的東西,他沉默良久,問道:“郡王爺真想出兵?”
中堂大人以為如何?”
李鴻章搖搖頭:“哪怕那露國兵馬占著盛京,郡王爺都翻不了臉的,除非他們入關攻打京城,可真到那時候,說什麽都晚了……”
看載津臉色難看,李鴻章猶豫半響,說道:“老夫倒是有一策,隻是此舉定會遭人彈劾,而且對大清國不利……”
中堂大人,能否說來聽聽……”
李鴻章再次猶豫良久,才緩緩道:“郡王爺,那劉奇還有兵馬在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