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教育立國

字數:5515   加入書籤

A+A-




    拚音一事,其實清末已經有人提倡,再說中國曆史上也有過拚音,比如宋朝,這不過是輔助識字和統一讀音的一種方式而已,後世爭論什麽是標準的問題,在劉奇這裏也沒啥好想的,很多手下現在用的音調,都以他為準,地方方言那是口口相傳,他隻需要guān fāng統一就行,他才不管什麽北京官話是胡音不胡音的,采用拉丁字母也是唯一選擇,否則怎麽應對以後的信息時代呢?隻不過,劉奇創造的用了更多的複合元音,以豐富漢字的讀音。<p>

    這些拚音,劉奇直接讓愛蘭珠作為學生來學習,並根據她學習的難易進行改進,很顯然,當愛蘭珠掌握拚音,並能熟練使用,為她知道讀音的漢字準確標注時,劉奇這套在後世基礎上稍微改造得更複雜的拚音體係也就成形了。<p>

    工作量最大的,當然是漢字的簡化,劉奇不會拿筆劃少的折騰,那些字多幾筆,完全不影響識字和書寫,他重點是想簡化那些多達二三十筆,看著頭暈的漢字。<p>

    劉奇對漢字簡化曆史還是有些心得的,這主要來自於他對古代有文字文物的鑒定研究,千百年來,漢字也在簡化和變革,說白了,就是從行、草這個角度來做的,劉奇當然也遵循此法,既然愛蘭珠很樂意參與其中,他便讓她從搜羅的各種行書、草書帖子中,找尋看著優美,筆劃大量減少的字,來做簡化的基礎,從中找尋合理的結構,當然,也有無法用這種方法來簡化的字,劉奇倒也不糾結,他是皇帝,有權憑借自己的喜好,結合現代簡化字來完成這些字的簡化。<p>

    繁雜的事情愛蘭珠做了,劉奇便騰出精力,製訂教材的大綱,他可不會費勁去管其中的內容,那些事情,還是學部去折騰,至多是興起時,對其中他知道的東西做些批注而已,他所要做的,是定章程。<p>

    曾經劃分的初等書院和高等書院,劉奇做了調整,初等改為五年,高等改為四年,總計為九年,這麽調整的目的,除了有刻意以此來限製以後孩子必須在書院裏待到十六歲,以免小小年紀進入社會外,還有為未來更高級的教育做準備的意思。<p>

    說白了,劉奇對自己經曆的什麽高中時光深惡痛絕,純粹就是讀死書的機器,除了應付高考外,所學知識毫無用處,他想借皇帝這個優勢身份,來改變這一切。<p>

    在他的設想中,今後的教育,這九年是必須的,而後,因人而異,大量的的人,將進入真正的職業學校學習技能,強製加自願選擇結合,其核心就是有錢的自願選擇想學的技能,沒錢的,強製根據在書院的情況分配進入,由皇家來負擔所需費用,當然,其出師後,需要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來分期償還皇家的支出。<p>

    這就意味著,今後讀書的孩子,別想在十九歲前進入真正的社會,間接的,他也可用此法將結婚的年齡後推到二十出頭,這個他認為更加合理的年紀。<p>

    九年教育中產生的精英,自然是升入學府深造,十六歲讀後世的大學,當然有些早,不過劉奇有想法,他計劃將未來的學府深造變為五年,前三年打理論基礎,後兩年完全是在先生的指導下踏入研究的大門,以後當然是看個人造化了。<p>

    學府出來後做什麽呢?劉奇設想了兩條路,一個當然是進入社會工作,另一個,就是申請進入實驗室學習,他非常欣賞赫茲帶來的這種實驗室先生帶徒弟的方式,認為這才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無論文理,他覺得都能行,或許還能傳承中華文化。<p>

    這條路是否行得通,恐怕隻有時間來檢驗,不過劉奇征詢了譚嗣同、李閏等人的意見,大家都覺得行得通,隻是擔心花費巨大。<p>

    相比之下,教材的設定倒還沒那麽複雜,初等教育,劉奇也沒按照現代看似成熟的方式,他很簡單的將其分為文理,文稱為國學,識字為第一要務,在此基礎上,當然是、寫作和一些作為識字教材的曆史、地理知識,文言文、白話文、詩詞歌賦,一樣不少,外帶書法,作為考核方式,他自然也廢除毫無用處的什麽理解、文史知識什麽的,就以日常先生評定為考核成績,至多是在初等教育結束時,以文章或詩詞歌賦作為考核分級。<p>

    相對複雜的是理,光一個後世小學數學,劉奇就認為純粹是折騰來折騰去,簡直誤人子弟,他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全部捏在一起,稱之為科學,由淺入深,逐年級教會孩子們最基礎的知識,這其中,數學很顯然隻是一個用於計算的工具,考核時,數學不會單獨出現,也就避免了那種考腦洞的題目。<p>

    總的來說,劉奇設計的初等教育章程,就是什麽都知道一點,但不深入,以此來逐步提高國民素質,避免後世那種讀了書之後,都和白癡一樣的學生。<p>

    真正有著特色的,是劉奇設計的高等教育,他也分科,但這種分科完全不一樣,高等四年,前兩年是初等的延續,更深入的知識和創作,到了後兩年,則是為後續的入學府深造和職業教育做準備的,這兩年的學習打破了前七年班級的界限,各科均可選學,不是為了學分,而是為了培養興趣,挖掘潛力,讓學子清楚自己想做的是什麽,而且這兩年並不是按部就班,最後一年的學子,仍舊可以選學學弟的課程,以彌補未學的或進一步充實自己。為避免有人不來讀書或在校園遊蕩,這兩年學習規定了必須到書院,上課時必須在教室,也就是說,哪怕學子沒有選學課程,他也得隨便找個能進的教室去聽課,聽什麽書院不管,總之你得上課。<p>

    這個方式沒人質疑會混亂,或許時代不同,中國曆史上十五六歲,那都是可以獨立,娶妻生子的,這個歲數已經被當做成年人對待,相反,自由的方式,還會對學子今後進入社會,自我控製有一定影響。<p>

    辜鴻銘等人沒想到,他們請皇帝陛下編纂和審定書院用書,最終引發的是一個宏大的教育體係,學部一下子從雞肋的位置,上升到很高的高度,而這個體係在開始推行時,也是有些阻力的,其中最讓很多人不解的是,劉奇設定的九年教育體係,完全屏蔽了民間的書院,他不是不允許民間辦書院,而是不準任何收費書院出現,換句話說,除非真是做功德,那錢辦書院,否則這就是個無底洞,劉奇可是很明確的要學部製定章程,民間書院辦可以,不過要想終止,得提前五年報備,光這一條,就足以讓很多人望而生畏。<p>

    “書院是朝廷官府的事,老百姓就別攙和了……”帝國皇帝一句話,就闡明了宗旨。<p>

    若有熱衷功德之人還是要辦學怎麽辦?劉奇也不是不給這些人發慈悲心的機會,一個是讚助官府辦書院,可立碑樹撰,第二個,當然是辦職業學校,或者多方聯合,辦更為高級的學府,這兩塊,劉奇準許收錢的。<p>

    除了不準民間辦書院外,劉奇另一條規定讓何涴婧和李閏等人都有些生氣,他依舊不許男女混校,此舉倒是得到民間老夫子大加讚賞,連衍聖公都上書說理應如此。<p>

    隻不過那些老夫子想的和劉奇想的不一樣,劉奇始終認為十六歲是個坎,男女都一樣,過了這個坎,人就開始走向成熟,這之前,還是看緊點好,再說這書院是讀書之地,男女混合又有什麽意義?徒增麻煩,何況這麽做也有利於身體鍛煉的課程設置,畢竟這年代,露太多還是有傷風化的。<p>

    既然書院是官府的事情,那辦起來便快當了,而徐華封很鬱悶的來到劉奇這裏領任務,當然了,劉奇不是向他要錢,要人,而是看似毫無關係的一些事情。<p>

    “祝三兄,從今往後,這學子就要陸續讀書,你得想法子,弄些和農事有關的東西來,這麽著吧,三年,最多三年……”<p>

    “陛下,這和農事有關的……,臣想不出來……,難不成是鋤頭鐮刀什麽的?”<p>

    劉奇笑了:“祝三兄可別隻盯著那些看著稀奇厲害的什物,農事也是有很大作為的……,也罷,我提醒下你,我聽聞狄賽爾弄的那個柴油機已有所成?”<p>

    “是,除了他那個,汽油機也改進不少,隻是不管這柴油機還是汽油機,馬力都還小,不過十來匹馬力而已……”<p>

    “祝三兄啊,這十來匹馬力,若是想造什麽機車,能大用,確實弱了些,可你想過沒有,那田間耕地,能不能行?”<p>

    徐華封愣了下,半響道:“陛下是打這個主意?可這機器可比牛貴多了,不合算的。”<p>

    劉奇再次笑了:“眼下當然是不和算的,要不我給你三年時日?”<p>

    “臣…懂了,可陛下,這和學子有何幹係?”<p>

    劉奇搖搖頭:“祝三兄,你且想想,等我們把那些孩子都弄到書院讀書,他們長大後,還有誰願意回家種地?咱中華若無人種地,吃什麽?”<p>

    徐華封頓時恍然大悟:“陛下看得可真遠,不錯,要他們在田地裏掄鋤頭,趕牛耕地,難了,不過若是用機器,那就不一樣了!”<p>

    “是這個理,得想法子要他們對種地有興趣,也要讓他們以後學有所用。”<p>

    忽然間,徐華封感覺到劉奇又給他開了一扇大門,他有些興奮道:“陸錫貴、陳乾生他們總是抱怨沒什麽研究的方向,想要參與兵器研究,今日陛下撥雲見日,讓臣茅塞頓開,不光這農事,這各行各業,皆可想法子造機器替代人力……”<p>

    說著說著,徐華封眼睛一亮:“臣一直不解那學部如何辦技能學校,如此看來,此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想那機器,不但要會用,還得會修,若真都會了,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p>

    “正是,祝三,咱中華以農為重,辦學若不能為農事所用,那麽多學子,讓他們幹什麽去?咱們辦工業,可不是不管農事,以工助農,才是根本。”<p>

    “以工助農……,陛下說得太對了!”<p>

    說話間,譚嗣同進來,見二人談得興起,略微問了幾句後,笑道:“祝三兄,還有件事情得你來辦。”<p>

    “哦?複生兄請說……”<p>

    “今日得陳將軍報,白虎已經兵臨上海,切斷了上海和南京的往來,我估摸著,這上海一地,不出月餘,當歸陛下所有,那洋人在上海弄了不少的工廠,此番拿下上海,洋人天大本事,也是帶不走的,祝三兄怕是得準備些人手,接管了這些工廠才是……”<p>

    聞言,徐華封大喜:“前些日子,剛聽聞陳將軍過了長江,攪得江西一地天翻地覆,怎麽著?這就到上海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