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先登死士VS炮灰矛
字數:9337 加入書籤
A+A-
袁紹一聽,才一萬,嗯,很好,要求不高。沒有削弱我盟主的權力,可以答應!
但是又一想,一萬是不是又太少了?夠不夠用先不說,問題是顯得本盟主不夠大度啊!
於是大手一揮道:“三萬!本盟主撥給你三萬,陶刺史盡管放手去幹!”
陶謙也隻得答應。
於是根據出兵比例,趙二這邊出了四千人。(24000/180000*30000=4000)
由於趙二的部隊向來與其他諸侯分開駐紮,而且後勤物資也並不通過袁術來調度,全部由自己的運輸船從青州運來。士兵吃得好,冬衣足,醫療有保障。故而非戰鬥減員極少。
但是這一下出動四千人,趙二也是有些舍不得的。
本來想私下求陶謙一下,讓他把自己部隊安排在後麵,不想那陶謙卻先一步找到他,對他道:“雙飛啊,現在是為了國家大事而戰,你可不要藏私哦!你的部隊遠比其他諸侯強悍,所以老夫是需要拿來當做主力的。”
得,拿大義來壓我!我還不能反駁什麽。
罷了罷了,由他去!
不過自己也不能不做什麽措施,將這四千士兵的戰、輔兵比例更改為1:3,出動了一千戰兵,三千輔兵。交由陶謙指揮。
對此,陶謙也不好說什麽,畢竟隻是少了三百多戰兵而已,總比其他諸侯全拿雜兵充數強多了。本來他想讓趙二全出戰兵的。
經過了簡單編組後,陶謙便率領三萬步騎混合部隊出營列陣,而其他諸侯首領也出來觀戰。
陶謙作為一個擁有豐富作戰經驗的指揮官,看到對麵陣型整齊,士兵沒有絲毫亂動的現象,感到十分詫異。
不僅僅是詫異,還有那麽一點……眼熟?
可能是錯覺吧!
作為一個謹慎的指揮官,他選擇先對敵人進行試探。在麵對一個完全陌生的敵人時,如果沒有在正式交手前進行試探,就貿然把全軍壓上去,那往往連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首先,他命令部隊中的騎射手出列,這些人主要由公孫瓚出的,雖然數量不多,但也彌足珍貴。
如果想試探敵人,那麽騎射手是最適合的了!
於是一聲令下,白馬義從們擺開橫列陣型,迅速衝向了敵軍。作為三國知名部隊之一,他們的訓練水平沒得挑剔,在衝鋒的過程中亦能保持相對嚴整的隊型。隻聽馬蹄聲轟隆,大地震動。如果對方隻是尋常部隊,這種震撼足以讓對方動搖。
而矛兵們卻似什麽都沒看見一樣,絲毫不動。
白馬義從衝到一半距離,便開始放緩馬速,一直到達距離矛兵們約五十米的距離上,便開始紛紛拉弓射箭,一片箭雨瞬間傾瀉到了炮灰矛們的頭上。
嗖,嗖,嗖,嗖……
然後便是:“嗚……”“啊!”“嗯……”的不同受傷聲音。
一部分矛兵們倒下了,剩下的人卻如同沒看到同伴受傷一樣,仍舊矗立在那裏,毫不動搖。最可怕的是,其中那些受傷較輕的人,身上插著羽箭,傷口留著血,卻僅僅是在中箭時搖晃了一下,叫了一聲,之後又恢複了站立姿態,就好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
白馬義從們射完這一波後便調轉馬頭,返回了營地。
而陶謙的眉頭卻皺成了死結。
其餘諸侯看了此景,也感到震驚。這……這是軍隊麽?這些還是人麽?
趙二見了也不得不嘖嘖稱奇,心說這是誰訓練的部隊,怎麽這麽變態?
陶謙很快恢複過來,作為統帥,他不能浪費無謂的時間。遠程攻擊試探完了,接下來就該是近戰肉搏方麵的試探了。白馬義從們隻是試探出了對方的訓練度和士氣如何,卻沒能知道對方的具體作戰方式。
而這項任務,自然不能再有珍貴的白馬義從來承擔,於是他選擇派出一支步卒隊伍來做這件事。不過這些人顯然不能隨便派,因為他們是一支明顯要去“送死”的部隊,一去之下九死一生,活下來的幾率不大。
而要想讓他甘願去“送死”,那就必須得采取一些措施。
陶謙從部隊中召集了一千步卒,又跟袁紹申請了一些金銀外加大量銅錢。還備了酒,告訴這一千人,隻要敢衝進去,這些錢就都是他們的了,即使死了,也會送給家人雙倍的錢。
讓他們吃飽了飯,喝了壯行酒,還配備了簡陋的甲胄。
這一千人裏倒是沒有趙二的士兵,因為這一千人都是被金錢自願吸引過去的,而現在趙二麾下的士兵,不太看得上這些錢。
一千人喝完了壯行酒,便列成最簡單的方陣,踏著步朝對麵的炮灰矛們走了過去。
待到距離一百步時,停下,整隊,蓄力,衝鋒!
一千先登死士便這樣狂叫著衝向了對麵的敵人。
然而,對麵的長矛兵們依舊沒有動搖。
城樓上,炮灰矛們的原指揮官急得對董卓道:“相國,這樣不行啊,還是讓下官來指揮炮灰矛吧!沒有下官,他們的實力無法全部發揮啊!”
那個指揮官說得沒錯,如果是他來指揮,那麽剛才白馬義從們射箭時,損失會被降低到最小。而現在麵對的先登死士,也可以以極小的代價擊潰他們。
董卓卻當沒聽見一樣,根本不理他,心說,讓你指揮?萬一你臨陣反水怎麽辦?
老夫寧可讓他們全死光,也不能讓他們落到關東諸侯手裏!
先登死士們很快衝到了炮灰矛們麵前,然後……
又是一串串糖葫蘆。
不過,後續的部隊可沒有像當初的並州鐵騎一樣很快撤退,而是繼續衝陣。
很快,先登死士們擠開了第一層糖葫蘆,準備開始自己的表演,給對麵一點厲害瞧瞧。
依照他們以往的經驗,這種長矛兵也就剛接陣時厲害,可以通過wǔ qì的長度優勢,瞬間給敵人造成大量殺傷。
而一旦成功衝進了敵人的陣勢之中,那便是刀盾手們的天下了,那時刀盾手們就可以利用wǔ qì靈活的優勢,在矛陣中大砍大殺,所向披靡……
想象中確實是那樣的。
然而對麵的炮灰矛們並沒有因為被敵人衝進陣型而感到慌亂,而是繼續進行預先訓練好的動作,進行了下一輪的戳刺!
“噗噗噗噗噗……”
又是一串串糖葫蘆……
士兵們沒有經過任何指揮,單純是按照心裏預定的想法,主動執行了原本需要上級下令才會使出的戰術動作:
戳刺、戳刺、再戳刺!
後一個人的長矛搭在前一個人的肩膀上,第三排則搭在第二排的肩膀上,如此層層疊疊,密密麻麻……
他們已經不是一隻刺蝟,而是一片荊棘!
這下先登死士們也不得不動搖了!他們敢於冒死衝鋒,可不單純是為了那些錢,隻有在擁有活命機會的前提下,錢才有意義。如果生存率為0,那麽誰也不想就這麽死掉。
畢竟他們自己內部也商量過,願意拿自己的命去換家人富貴的都站在了第一排第二排。而後麵的可都是想活著拿錢的人!
等到他們發現,即使站在後麵,也沒有活得希望的時候,便是部隊崩潰之時。
於是這一千人在死亡了近四成之後,便潰散了。
嘖嘖……
真是慘烈啊!趙二感歎道。反正死得不是他的人,他一點也不心疼。
陶謙的眉頭卻是越皺越深了,而孫堅同樣皺起了眉頭。
陶謙與孫堅對望了一眼,然後同時走到了趙二麵前。
趙二一看,你們倆這是要幹啥?慌忙道:“你們別看我,我手裏兵不多了,經不起折損……”
他還以為這倆人是要趙二出精兵去對付他們。
不想那孫堅卻對趙二問道:“雙飛,你不覺得敵人那些兵……很眼熟麽?”
趙二當即否認道:“眼熟?怎麽會!我在跟丁刺史一起打董卓時,沒見過這支部隊!見過的是呂布!”
陶謙接著問道;“雙飛,不是說這個,你真的對這支部隊,不感到熟悉麽?”
趙二納了悶了,奇怪道:“為啥我要對董卓的部隊感到熟悉?我跟他又不熟!”
孫堅一拍他肩膀,也不管趙二是真傻還是裝傻,繼續提示道:“當年,在西北,我們三個一起跟張溫張太尉,去平定北宮伯玉之亂時,雙飛,你好好想想!”
趙二快哭了:“那麽久遠的事,我哪裏會記得……哦,我不是說我忘了同你們的友誼。但是細節的事,真記不得了啊!”
陶謙不由得有些生氣了,直接說道:“雙飛,當年你替張太尉練得那支炮灰矛,難道你忘了嗎!”
嗯?
炮灰矛?
那群吊絲炮灰消耗品?
那群連盔甲都沒有的、隻裝備長矛的……
呃……這麽一說,是有點像哈!
--
關於先登死士。本意是最先登上城頭的抱有赴死之心的士兵,意思是先頭部隊。古時攻城,最先登上城頭的功勞最大,謂以“先登”,後以“先登”為之先頭部隊!史書原文:“紹令麹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陣於後”寫得很清楚,以八百兵為先登,即:派*八百名*士兵*作為*先鋒。而不是說先登是什麽特殊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