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孫文台一戰荊州(上)

字數:8367   加入書籤

A+A-


    再說孫堅這邊。



    



    當日他引軍脫離聯盟,便準備先回長沙安頓一下,然後再去豫州上任。他想著:反正那袁術已經答應過上表自己為豫州刺史了。自己早去赴任與晚去赴任,沒什麽區別!



    



    他現在身在南陽地界,如果要去長沙,有兩條路線可選。一是從來路走,即穿過南郡、武陵,再進入長沙。當然,不經過武陵也可以,當初自己特意經過武陵,單純是為了去漢壽把王叡殺了。



    



    而另一條路線就是從江夏那邊走,穿過江夏後就是長沙。



    



    孫堅想了想,決定還是走南郡路線,因為他已經知道了荊州的新刺史劉表已經上任了。而且聽說這人還不是個簡單角色,匹馬入荊州,短時間內便迅速掌握住了這一州之地(除了南陽)。



    



    哼,很厲害是嗎?



    



    那我就再殺一次荊州刺史給世人看看,到那時,朝廷再想派人去荊州赴任,就沒人再敢去了!



    



    正好這劉表入主荊州後,移州治到了襄陽。而襄陽就在南郡的最北方,鄰接南陽郡。



    



    打起來倒是方便!



    



    於是孫堅問眾手下:“吾欲攻襄陽,取那劉表之頭,如何呀?”



    



    程普勸諫道:“主公,我們當前的要務是護送弘農王送往安全之處,此時不宜多生事端!”



    



    另外三將聽程普這麽一說,也表示讚同程普的意見。



    



    孫堅麾下四將中,程普頗有智謀,表字也是德謀,故而出主意、提意見的活大多由他包攬。韓當弓馬嫻熟,每戰必衝鋒在前,是員先鋒勇將。黃蓋對行政方麵比較熟,一般負責後勤事務。祖茂沒什麽特別的本事,就是單純對孫堅最為忠心,一般充當孫堅的保鏢。



    



    因為幾人各司其職,沒有衝突,故而孫堅問他們四個,跟隻問程普沒太大區別。問另外三人隻是為了表示尊重而已。



    



    孫堅見他們都說別去惹劉表,也隻得作罷。不過因為部隊已經到了南陽與南郡的邊境了,於是也沒有繞路改道,直接繼續前進。



    



    不想當他們到達襄陽城下時,襄陽城忽然城門打開,一支軍馬列隊而出。



    



    孫堅不知對方何意,便放慢了行軍速度。



    



    隻見這支襄陽軍隊居然徑直攔在了孫堅軍前麵。孫堅大略算了下,對方大約有近萬人。



    



    這支軍隊無疑是劉表的荊州軍,而看旗手舉的旗號,得知他們是由劉表手下的蒯越和蔡瑁帶領。



    



    孫堅便上前問道:“蒯異度何故引兵截吾去路?”



    



    蒯越拱手行了一禮,問道:“孫太守,越在荊州久聞將軍大名,未嚐一見,今日看來,果然風采非凡。隻是不知孫文台欲歸何處啊?”



    



    孫堅看他說得客氣,也拱手回道:“現如今討董聯盟已經解散,故堅欲歸長沙,經過此地,如有叨擾,還望見諒!”



    



    袁術表孫堅為豫州刺史的事,荊州這邊估計還不知道。



    



    蒯越微微一笑:“孫太守及麾下既欲歸長沙,此乃理所當然,那越自然不好阻攔。但若有人不是孫太守的部下,那就恕越不能放行了!”



    



    孫堅不由皺眉道:“不知蒯異度這是何意?”



    



    旁邊蔡瑁看不下去了,直言道:“汝既為漢臣,為何要私匿弘農王?汝可速速將弘農王留下,我們便放汝歸去!否則就別怪我手中鋼刀不客氣了!”



    



    孫堅聽後大怒,心說好你個劉景升,我還沒去找你麻煩呢,你倒專程過來送死!



    



    當即罵道:“豎子安敢如此,汝可是忘了王叡是怎麽死的?”



    



    蒯越嗬嗬一笑,道:“王叡怎麽死的我知道,文台怎麽死的我同樣知曉!”



    



    蒯越才不怕他,心說你殺了王叡有什麽了不起,要不是有袁術背後支持,你哪有那個膽子?



    



    那王叡當年輕視你不是一次兩次了,那時候怎麽不見你動手?哼,你背後有袁術,我們這邊現在也有袁紹支持。公平較量之下,孰強孰弱還未可知呢!



    



    隨後蒯越笑著對身旁蔡瑁一拱手:“接下來就交給德珪了!”



    



    蔡瑁哈哈一笑:“哈哈哈,異度你就瞧好吧!”說著便拍馬上前,欲與孫堅交戰。



    



    而蒯越則退入後陣,失去了蹤影。



    



    孫堅見談不攏了,對方又主動殺了過來,那還客氣什麽?來戰吧!



    



    便令韓當率前鋒軍出戰,兩股軍隊很快碰撞到了一起。韓當勇烈,不與敵人小兵糾纏,帶著親兵徑直朝對方的主將蔡瑁殺去。那蔡瑁本來在親兵的護衛下,正殺孫堅軍小兵殺得過癮呢,沒想到剛殺數人,韓當便衝到了他麵前。



    



    蔡瑁雖然是統兵將領,但個人武力卻不怎麽樣。別看他也號稱自小練武,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他,其水平跟他那個自幼好飛鷹走狗的發小曹操差不多,殺殺小兵沒問題,跟韓當這種勇將鬥就不行了。



    



    好在他也自知自己斤兩,一看對方的大將殺了過來,也不敢上前爭鬥,轉身就跑。



    



    主將一跑,他那群慣於見風使舵的部下第一時間便發現了,自然也跟著跑。韓當看敵人要跑,也不多想,直接追殺。他作為先鋒,本來就不需要去思考什麽,那是主帥的事。



    



    主帥若是鳴金,他就退。主帥要是沒下令,自己就追殺到底。



    



    韓當追著追著,漸漸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這蔡瑁的部下,似乎對逃跑一道特別有心得,跑得飛快。



    



    後邊孫堅一看,敵軍一觸即潰,自己居然這麽輕易就勝了,對荊州軍的鄙夷之情更甚了,心說就這種實力,還有膽子來惹我?作死的人真是什麽時候都不會少!



    



    於是也率大部隊出擊,配合韓當一起準備擴大戰果。



    



    而襄陽城上,蒯越的身影出現在了城頭,也不知是什麽時候進的城。他手持羽扇,微微一笑,也不言語。



    



    孫堅追著追著,他也發覺不對勁了,這蔡瑁的手下怎麽可以跑得這麽快?



    



    他卻不知道,蔡瑁身旁的這群人,都是之前劉表入主荊州時,招安來的地方匪寇。這些匪寇打仗不怎麽在行,逃跑是看家本領!



    



    不過再怎麽擅長逃跑,他們也畢竟是以步卒居多,很快就被孫堅軍的騎兵追上,屠戮了一大批。



    



    而蔡瑁則不管部下,繼續逃竄。孫堅與韓當早有分工,韓當率領大部分騎兵前去追殺蔡瑁這個主將,孫堅則率剩下的部隊留下清剿敵人步卒。



    



    正當孫堅準備把這群步卒都殺幹淨時,忽然聽到後方鼓號齊鳴,轉身一看,有一支軍隊出現在了他部隊的後方。



    



    孫堅連忙收束隊伍,整好陣型,以防被對方背後爆了菊。要說這孫堅還真是治軍有方,居然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整好了隊伍。



    



    至於那群步卒,孫堅命程普率領剩下的少量騎兵繼續追殺,即使不能殺光對方,也要讓對方徹底喪失抵抗能力。



    



    孫堅調轉馬頭,再定睛一看,發現居然是那劉表親自引軍來到。



    



    劉表帶領的這支部隊與蔡瑁麾下那支不同,是以荊州原郡兵作為主的,他們的動作就慢得多了,等孫堅整好隊形了,才堪堪趕到孫堅麵前。孫堅不由心想,早知道這支隊伍這麽慢,我就不管他們,先把蔡瑁部下吃掉再說!



    



    孫堅照例對著劉表拱了拱手,好整以暇地問道:“景升親自帶隊過來,又是為何呀?”



    



    劉表聽後不由氣悶,他原本在孫堅剛離開襄陽城下時,就帶隊出擊了,本想著能跟蔡瑁來個前後夾擊。沒想到自己麾下部隊這麽磨蹭,等追上孫堅了,人家都已經後隊變前隊,做好迎戰準備了!



    



    還有那蔡瑁……你特麽光顧著詐敗了,是不是把夾擊的事給忘了?真是豬隊友!



    



    劉表不由沒好氣地回道:“孫太守,汝藏匿弘農王,意欲何為?速速交出,以免生禍!”



    



    孫堅搖了搖頭,他也知道肯定是袁紹給他們下的令,勸道:“景升何故信那袁紹之書,相逼鄰郡?”



    



    劉表才不信,心說若沒這事,那袁紹吃飽了撐的叫我來攔你?



    



    見劉表不信,孫堅便再度發誓道:“吾若私藏弘農王,死於弓箭之下!”



    



    反正也發過誓了,再說一遍同樣內容也沒什麽區別!



    



    劉表想了想,對方居然發此毒誓,難道袁紹真吃撐著了?不行,不管真的假的,我總得走個形式,不然沒法跟袁紹交差。



    



    於是劉表提出了條件:“若要我相信你的話也行,讓你所帶的人都一一站好,任我挨個搜看。”



    



    孫堅這下再也忍不住了,心說我的人一個個站好,等著被你宰殺麽?



    



    當即大怒道:“汝有何力,敢小覷我!”



    



    當即下令全軍向劉表發起進攻!



    



    劉表看談崩了,便也則派麾下健將呂介前去迎戰,雙方軍隊鬥在一起。



    



    雖然劉表軍士兵的數量遠比孫堅軍要多,但這些士兵的素質明顯比孫堅軍低上太多。孫堅軍士兵麵對數倍於己的部隊,仍舊發力猛攻。反觀劉表軍,那麽多人卻被孫堅軍少數人打得節節敗退。



    



    --



    



    呂介即是演義中的呂公,八成又是羅貫中眼花看錯字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