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陷入苦戰
字數:9457 加入書籤
A+A-
武安國看著輔兵們將一根根圓木搬過來,然後開始鋸成需要的形狀。之後就是拚接了,一般使用釘子來釘牢——不要相信那些網文段子,說什麽中國古代木工不用釘子,隻用榫卯,還惡毒地汙蔑我國勞動人民愚蠢,連釘子都不會造。實際上古代隻是造不出近現代的那種機器生產出來的洋釘而已,史料記載宋朝時期中國曾大量對外出口鐵釘。
而在實際應用上,榫卯和釘子都有使用的,用鐵釘的木器要貴一些,而榫卯一般家具用得多。
他捋了捋胡子:“嗯……看來還需要不少時間啊!”
“報——報告武安司馬,高騎都尉遭遇敵軍騎兵大部隊追殺,特向這邊求援!”
哎呀?
高順的騎兵居然不敵?趙州牧不是很重視這支騎兵嗎?
算了,那種事不是自己需要考慮的,還是趕緊去救人吧!至於這邊……
“傳令前軍,繼續與敵軍對峙。如果敵人出擊,正麵擊退即可,禁止追擊!”
“剩下全體聽令,隨我向東前進,急行軍!”
而高順這邊則早已陷入了苦戰,在他剛剛被敵軍騎兵追上時,曾經發起了一次正麵衝鋒,殺死了一些敵人,但因為配合不夠緊密的原因,沒能造成預想中的大量殺傷效果。
敵人被殺散後,又很快聚集起來,而後采取更加狡猾的遊鬥模式。
這可就是高順騎兵的短板了,如果他的騎兵已經訓練大成,自然不會懼怕這個,然而現在畢竟還沒有。故而在麵對這些從不跟自己正麵對衝,單純就是繞著圈子朝自己射箭的敵人時,顯得十分得無奈。
另外,馬匹的因素也是占了很大比重的。
青州雖然殷富,錢糧不缺,但卻並不產馬。故而要想組建騎兵,隻能從外地販運。
本來最好的選擇就是從北麵幽州購買北方遊牧民蓄養的草原馬,然而要去那裏買馬的話,就需要經過渤海郡。
而當時的渤海太守袁紹,為了壓製趙二的發展,而嚴格限製境內馬匹購買,對外則聲稱是並不針對任何人,所有人販馬都會受到限製。
這就直接導致了高順騎兵的坐騎變得參差不齊,有草原馬,西域馬,藏馬,川馬,雲南馬,騾子,甚至還有不少驢……
反觀敵人黃巾賊,他們可不會受什麽guān fāng限製,也不需要通過正常渠道去購買馬匹,他們的坐騎都是直接搶來的,當初漁陽張純、張舉叛亂時,幽州陷入一片混亂,黃巾餘黨們便趁亂從那邊搶了不少馬匹,故而現在他們胯下,都是一水的草原駿馬。
真是諷刺啊……窮賊寇騎駿馬,富官軍騎矮驢!
本來敵軍玩騎射也就罷了,反正我軍騎兵甲胄防護好,不怎麽怕這個。偏偏因為騎術不精和馬匹質量參差不齊等原因,導致隊形散亂,那些落單的騎兵很快就被敵軍騎兵一擁而上,圍住殺死了。
高順的心在滴血……
這些都是自己費盡心血培養出來的啊!雖然是半成品,但也不是可以隨意拿來拋棄的啊!
早知道如此我就不來了……不,來還是會來,隻不過不去第一線了,跟在某一路步軍後麵就好!
唉!
歎氣也沒用,高順隻得揮淚繼續帶著剩餘的騎兵朝西邊逃去。
而敵人也看出來高順想逃,於是加快馬匹速度,分出一撥人,趕到了高順等人前麵,然後攔住了他們。
“難道天要亡我這支騎兵嗎?罷了,不逃了!”
“全軍聽令,列陣,舉矛,勻速前進,加速,衝鋒!”
高順已然做好了赴死的準備:今天我高順就要跟你們拚了!
青州騎兵們很快衝散了麵前的敵人,而後又再度陷入敵人騎兵的包圍之中。
“咻——”
一聲青州軍特有的哨聲響起,高順回頭一看,援軍來了!
武安國的部隊在最危險的時刻,及時趕到了。
來不及感動,高順當即下令:“全體聽令,繞行到友軍後方!”
而黃巾軍騎兵也因為青州軍援軍的到來,而一時顧不上趁機追殺,他們趕忙聚集起來,準備迎敵。
武安國縱馬來到高順身邊,笑著問候道:“騎都尉,你這邊還好吧?”
高順一拱手:“多謝武安司馬!現在,我們聯手殺敵吧!”
“好。”
於是兩支部隊迅速配合了起來。步卒列長矛方陣,騎兵隱於陣中。
黃巾軍的騎兵看到此景,感到十分不屑,他們心想:“這些青州軍也真是不堪,騎兵這麽弱也就罷了,現在居然連臉麵都不要了,縮在步軍陣中……堂堂騎兵大爺要靠低賤步卒來保護,哈哈哈,真是笑死我了!”
當即有黃巾頭目下令:“小的們,準備,給這些軟弱的青州軍一個教訓!全體預備,衝鋒!”
黃巾騎兵們並沒有擺任何陣型,就這麽直接朝青州軍發起了正麵衝鋒。
然而現實跟他們預想中的對麵一哄而散不同。這些青州軍步卒如同釘子一樣死死釘在地麵上,就這麽直麵黃巾騎兵的衝鋒。
黃巾騎兵們收束不住馬匹,一頭撞上了青州步卒手中的超長槍。
“啊!”“哎呀——”“媽……”
黃巾騎兵傷亡慘重。
黃巾頭目不由大罵:“馬拉個蛋的,這些青州軍都是假人嗎?居然不怕騎兵衝鋒!”
這軍事素質,可遠比剛才那些青州騎兵強多了!
不過黃巾頭目並沒有氣餒,而是改變了戰術,準備選擇騎射騷擾。
然而這時候青州軍步卒方陣間開始出現了一條條整齊的空隙。不斷有青州騎兵從縫隙中奔出。
它們一出來就是加速狀態,很輕易地就把步卒方陣前方的黃巾騎兵驅散了,同時殺死了不少沒來得及跑開的黃巾騎兵。
而當黃巾騎兵們緩過勁來,準備包夾這支青州騎兵時,發現他們又快速地順著剛才的縫隙,縮入了步卒方陣中。
黃巾騎兵們不由大罵:“有本事出來!你們這些沒卵蛋的青州騎兵,縮在步卒後麵算什麽本事!”
青州軍當然不會理會。
黃巾騎兵們這下沒辦法了,想衝鋒吧,衝不動。想騎射騷擾吧,對方會派騎兵驅散。想圍攻青州騎兵吧,對方有步卒保護。
正當他們感到沒轍時,他們忽然發現,青州軍居然撤了!
而且他們撤退得極其有方,是兩支部隊交替掩護撤退的。即甲部隊列陣防禦,乙部隊後撤一小段距離,然後轉身列陣。甲部隊轉身後跑,順著乙部隊的方陣空隙跑到乙部隊後方,轉身列陣。乙部隊再轉身後跑,順著空隙跑到甲部隊後方,轉身列陣……循環交替。
黃巾軍騎兵完全無從下口。
就這樣,武安國與高順一路撤退回了之前的黃巾軍營寨處。而營寨裏的黃巾軍因為有武安國留下部隊的牽製,而沒能出來作亂。
而那支黃巾軍騎兵,則臨時接到命令,趕赴其他戰線去了。
武安國看對方騎兵撤了,便問高順:“騎都尉,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
高順官階畢竟比武安國高,故而武安國決定聽高順的。
高順想了想,詢問道:“太史司馬那邊有消息嗎?”
武安國答道:“已經中斷了。”
於是高順決定道:“那麽太史司馬那邊肯定也遭遇了危機,我們應該去救他。”
“好!”
張飛那邊。
張飛剛剛殺散了一支黃巾軍部隊,但這卻並沒有令他高興起來,因為他已經徹底迷路了,無法之下,他命令部隊先原地休息。本來在一般情況下,如果迷路了,至少可以通過太陽來辨別方向。而偏偏今天這邊多雲,太陽被遮住了。
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問俘虜,然而可氣的是,這群俘虜似乎普遍腦子不太好使,有的說這裏是高城,有的說是浮陽,還有的說是在章武。
氣得張飛大罵:“你們連這裏是哪都不知道,怎麽過來的?”
不想那個俘虜卻回答:“俺們就是跟著頭目走,頭目去哪,俺們去哪!不關心這地方叫啥!”
“那你們頭目呢?”
“被你一矛捅死了。”
也不怪他們,這些黃巾軍都是流寇,從其他地方流竄過來的,來渤海郡也是最近的事,對這邊同樣不熟。
正鬱悶呢,忽有偵騎來報:“張都尉,前麵似乎有個縣城!”
張飛聽後大喜,高興地眼淚都快流下來了,尼瑪,終於讓俺找到一個縣城了!自己這一路過來,不知怎麽的,亭舍遇到不少,縣城愣是一個都沒碰上!
亭舍可以被黃巾軍燒毀,但縣城不會,一旦發現了縣城,就肯定可以知道這是哪裏!
於是全軍停止休息,加速朝縣城開拔。雖然在沿途張飛也發現了一個完整的亭舍,裏麵還有人駐守。但他現在已經不屑於去跟一個亭舍的人打聽位置了,他隻要縣城!
到達城下後,張飛終於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泉州(不是福建那個泉州啦!)。
尼瑪啊,怎麽跑俺老家幽州來了!
幽州漁陽郡南部的縣,泉州縣。
城牆上的官軍一臉戒備,大聲詢問道:“下麵的人聽著,速速報明身份!說出你們的目的!”
張飛氣得大罵:“滾犢子,俺煩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