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處置應劭
字數:6942 加入書籤
A+A-
張飛是第一批登上城頭的人,這個張狂的家夥,最喜歡身先士卒。
然而這次他的運氣不太好,因為他的身先士卒而付出了一點點小代價……受傷了。
之前說過,井闌上的gōng nǔ手在青州軍登上城頭後依然進行無差別射擊,城頭的青州軍諸人都沒有因此而受傷——張飛除外。
要知道箭矢被射出後,是攜帶有強大的動能的,無論箭矢最終有沒有穿透目標的鎧甲,這股動能都會一分不少地傳遞到目標身上。
當時張飛衝在最前麵,仗著武勇直接殺進了守城軍的人堆之中,開起了無雙。在這種情況下,他必然要蒙受比其他青州軍更多的箭雨。
就在他做出一個前衝的動作時,恰好有十餘支箭同時擊打在他後背上,兩股力匯合之後,直接導致他重心不穩,一時沒保持住平衡,趴在了地上。
而周圍的守城士兵們看到這個人突然倒下了,不知道真實原因,隻以為是被誰給殺死了,於是沒再管他,徑直從他身上踩了過去……
而攻城方的青州軍士兵也沒注意腳下,在殺退守城士兵後,也直接從他身上踩過……
等到他們意識到張飛不見了,開始尋找之時,這才看到了趴在地上、渾身腳印的張飛。
於是乎,鬱悶不已的張飛就這樣被抬回了營帳,而接替他指揮軍隊進攻的是他的副官張達。
張達帶兵順著台階下進城內,發現防守城門的士兵們已經逃散,於是他們打開了城門。而早已做好準備的公孫瓚所部,一看到城門打開後,立刻帶著白馬義從衝進了城內。
接下來就都是幽州軍的事情了。白馬義從負責在街道上縱馬馳騁,驅散敵人。而幽州步卒們則深入街巷,清剿尚未放棄抵抗的樂成守軍殘餘。
公孫瓚本人則僅帶親衛衝向了國相府,他要親手宰了應劭這個混蛋!
結果令他沒想到的是,當他來到國相府門前時,看到的不是敵人的垂死抵抗,而是一群下跪待降的文武官員。
而為首的,正是他欲殺之而後快的河間相應劭。
隻見應劭跪在公孫瓚麵前,以頭觸地,十二分恭謹地對公孫瓚道:“罪人應劭,自知觸怒公孫將軍虎威,罪大惡極。劭自知罪孽深重,本不指望將軍能夠饒恕,然而看在邵伏首認罪的份上,希望將軍開恩,能夠放過城中百姓,千萬不要因為邵的原因而影響到無辜平民。如此,則邵死而無怨矣!”
嘖,這應劭還挺乖覺!
搞得公孫瓚都有點不忍心殺他了。
不,還是不能饒了他!
“哼!”公孫瓚冷哼一聲,也不理他,徑直帶人進了國相府,然後接管了這裏。
接下來,郡吏們紛紛出動,來到大街小巷裏張貼安民告示。當然,安民告示這玩意僅僅是為了向城內眾人表示戰鬥已經結束,大家不必再做無謂的抵抗了而已。真正的安民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公孫瓚本來也沒打算玩什麽屠城,他雖然不怎麽重視百姓,但也知道此次戰爭完全是由應劭等人引起的,與老百姓沒什麽關係,屠城無益。
當然,搶掠還是難以避免的。畢竟士兵們拚著掉腦袋的風險出來打仗,把性命賣給你公孫瓚了,破城後不讓他們搶點錢,玩玩女人,哪裏說得過去?
畢竟你公孫瓚又不像青州軍那樣,平時既不給我們改善夥食,也不幫我們娶老婆、分地。平時待遇那麽差,士兵們唯一的盼頭就是打勝仗後的搶掠了!
以往打遊牧的時候,攻破了遊牧民們的營帳,那可都是直接三光的!
這次攻破樂成城,公孫瓚也就是下令士兵們不許shā rén、不許放火而已,其他的他也管不了。強行管的話,會鬧兵變的!
至於應劭,公孫瓚先命人把他關起來,容後處置。他本想一見麵就一刀砍了他的,而拖到現在後,他又有些不知該如何處置了。
沒了應劭,剩下的投降官員們就在孟岱的帶領下,跪在公孫瓚麵前,一方麵聽候他的處置,另一方麵問詢他關於這河間國的善後問題。
這個公孫瓚倒是不敢擅專,因為這城畢竟是張飛攻下的,自己這邊沒什麽功勞,要處置城內官員怎麽也得先問問張飛的意見。
公孫瓚這才想起來張飛在攻城時受傷了,趕忙又離開這裏去了城外軍營。去探望張飛。
一進傷兵營帳,就聽到張飛在那裏破口大罵,似乎是在罵他自己的兵?
見到公孫瓚來了,他才臨時停口。公孫瓚在問候了張飛的傷情後,得知問題不嚴重,隻要在擔架上躺幾個月就好……
公孫瓚不由佩服這幫青州軍,需要躺幾個月的傷居然被說成問題不嚴重。
之後公孫瓚便把來意告之了張飛,而張飛則兩手一攤,表示自己向來不管這種事,交給劉備決定就好!
而劉備在接到消息後,也暫時將手中工作交給武安國,自己快馬來到了河間國。他在問清了情況後,對公孫瓚說道:
“伯珪,你我此次出兵,目的僅為驅逐渤海黃巾,剿滅波才而已,不宜多生事端。應劭作惡多端,就算為了咱們的後方安全考慮,也不能再讓他擔任河間相的位置了。而這河間國嘛……備以為,還是交由朝廷定奪為宜,讓朝廷諸公來定奪新的河間相人選。”
公孫瓚皺了皺眉頭,不同意道:“玄德,現如今朝廷什麽德行,你我又不是不清楚。這裏沒外人,為兄就跟你直說了吧!現在這個應劭就是那董賊授意封過來的,如果請示朝廷,那董賊依舊會再任命一個親近他的人過來。若是那個人比應劭做得更加過分,你我又當如何?”
劉備想了想,倒也是這個道理,便問道:“那麽伯珪可有什麽想法?”
公孫瓚想了想,便提議道:“這樣,這河間國就由你我來從國內選出一個不與董卓同流合汙的正直之人,讓他暫時dài lǐ國相事務。等到日後誅除董賊,光複朝廷後,再由朝廷來任命!”
劉備點點頭,同意了。而後舉薦道:“備在城中打探了下,得知鄚縣刑顒道德高尚,時人皆稱‘德行堂堂刑子昂’。而當初此人亦是極力反對應劭的胡作非為,因此而被應劭關押起來。備以為,讓此人暫代國相之位,最為相宜!”
公孫瓚本來是想讓自己人,比如嚴綱他們來當這個河間相的,這樣一來自己還能有個穩定的地盤。畢竟自己現在的地盤隻有幽州右北平郡,而且還要處處受劉虞管製,各種令人不爽。如果能夠得到河間,那麽自己就可以在這裏毫無顧忌地發展實力了。
但既然劉備這麽說,他也隻好同意了,畢竟他不好直說自己想要。
河間國的歸屬決定了,之後便是應劭的處置了,劉備說道:“應仲瑗雖然德行有虧,但畢竟是一代名士,文采斐然,殺之不祥。不若讓他以身贖罪,貢獻下他的剩餘價值,也好過白白死去。”
劉備受趙二影響,現在無論處置多麽罪大惡極之人,都不會想著判處死刑了,而是讓對方戴罪立功,用自己的雙手來替自己贖罪。剩餘價值一詞也是趙二提出的。
公孫瓚疑惑地問道:“玄德的意思是怎麽個贖罪法?”
劉備便介紹道:“在我們青州,一旦有人犯了法,被抓起來後,就會去問詢他擅長些什麽。比如有的人力氣大,有的人字寫得好。然後根據他的擅長麵來決定服刑方式。比如力氣大的,可以讓他幹一些苦力活兒;寫字好的,讓他抄寫書文。而後根據犯罪輕重,來決定服刑時間。”
公孫瓚感到有趣,心說你們青州還真是會玩。想了想,而後問道:“雖說這樣可以避免浪費,但是有些罪大惡極之人,比如那些shā rén無數的惡匪,隻讓他們幹一輩子苦力,恐怕難以達到處置效果吧?而有些原本就是幹苦力出身之人,若是犯了罪,隻讓他們繼續幹苦力,豈不是等同於沒有處罰?”
劉備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個也有對策。那些罪行較輕之人,隻需服苦役即可。而那些罪孽深重,單靠幹苦力不足以懲治之人。我們會給予他特殊待遇,給他們額外施加**刑罰。”
“比如?”
說到這,劉備的表情多少變得有些無奈:“伯珪可能不知,我們青州牧趙雙飛,身邊蓄養著一些專門行使陰暗手段之人。這些人裏有不少人精於拷問之道。每當遇到需要施加**刑罰的罪犯,就會由這些人根據罪犯的實際身體情況,製定出一套讓其感受到痛苦的手段。或是鞭笞,或是針刺,或是汙物辱之。這些手段都不會傷及性命,卻可以讓對方感受生不如死之苦,足以震懾民眾不敢輕犯。”
當公孫瓚聽到“生不如死”這個詞後,當即一拍手,決定道:“好!這應劭就交給玄德處置了,一定要讓他感受感受那‘生不如死’的味道!看以後還有誰敢冒犯本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