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袁術陣營
字數:7243 加入書籤
A+A-
波才對於韓胤,或者說袁術的這個提議感到很意外。
要知道袁術可是身為四世三公的袁家的二號人物,最為注重名聲,是正派的代言人。
如果隻是讓袁術暗中跟自己勾連,那很正常。很多表麵光鮮的家族背後都有大量陰暗醃臢的交易huó dòng來支撐。
但是擺明了去跟自己這個人人喊打的黃巾頭子結盟,這可就不太像是他袁術能幹出來的事了!
於是波才向韓胤表明了自己的疑問:“袁將軍打算公開與本帥結盟?要知道本帥的黃巾軍,在天下人眼中的名聲可不怎麽好!”
韓胤微微一笑,解釋道:“然而現在天下已經不同了!若是在一年前,自然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來跟波渠帥結盟。但是現如今,朝廷為董賊所控製,地方上群雄並起,野心之輩紛紛互相攻伐。天下亂矣!這個時候,誰還會去在意黃巾的名聲如何呢?現今天下,唯實力稱雄爾!隻要實力強大,就可以不在乎一切。若要說名聲,那董賊名聲更差,遠甚黃巾,但現在又有誰敢去攻伐他了?放著董賊禍亂朝綱不管,卻來管你們黃巾?”
韓胤喝了一口水,繼續道:“就拿波渠帥這次起兵渤海來說吧!本來出了這種事情,要按照道義來講,黃巾賊寇——哦,胤並非侮辱貴軍,隻是就事論事說下群雄對黃巾的印象。”
波才擺手示意無妨。
“被賊寇占據一郡,理應天下人共討之。結果僅有青州趙二與幽州公孫瓚兩路來攻而已!而且兩人還隻是因為賣袁紹個人的麵子。若是渠帥攻占的不是渤海,而是周邊某郡,恐怕沒有任何諸侯願意來管這種閑事!渠帥看這段時間以來,冀州韓馥,以及河間、甘陵等國郡兵,可有為剿殺貴軍貢獻出絲毫力量?”
波才搖了搖頭。
韓胤繼續道:“既然如此,我家袁將軍與波渠帥結盟,有何懼之有?況且,天下間沒有一輩子想當賊寇之人。縱使惡劣如董賊,亦要打著朝廷的旗號來行事,走正規程序來封官、施政。我想波渠帥也想要天下人能夠認同吧?”
波才笑了笑,表示道:“本帥欲受招安久矣!韓先生可能不知,之前本帥就曾向南皮守軍表示,本帥願意上表朝廷,效仿平難中郎將張燕,獲得一個guān fāng身份。隻可惜南皮那些人對黃巾成見久矣,不肯相信本帥。”
韓胤笑道:“這有何難?波渠帥不知,若渠帥隻是獨自表示要歸附朝廷,成為大漢忠臣,那自然不會得到什麽認同。但若是有人肯替渠帥擔保,那就不同了!當年張中郎將能夠獲得朝廷認可,也是有當地官員們集體上書支持的。而我家袁將軍,就願意當這個擔保人!我們袁將軍的家族力量有多麽強大,想必在下不說,渠帥也知曉。若是袁將軍都肯承認你們現在是官軍了,又有何人敢反對?”
波才點了點頭,覺得是這個道理。而後問道:“隻是當年張中郎將受朝廷招安之時,擁有太行山之地。不知袁將軍希望我軍在哪裏紮根呢?”
他也知道袁術的能量極大,當初隻是一句話,就能把豫州給了孫堅。如果袁術真想幫自己一把,那麽就應該效仿孫堅例,也給自己一塊地盤。
他孫堅號稱江東猛虎,實力非凡。自己的黃巾軍可也不差!
韓胤微微一笑,反問道:“不知波渠帥中意哪裏呢?”
波才想了想,便道:“本帥欲南下兗州,不知可乎?”
韓胤沒有立即回答,借了波才一張地圖,看了看,而後道:“若渠帥南下,我家袁將軍定然樂意之至!”
袁術最初的打算是讓波才在渤海立足,這樣可以盡最大程度地惡心袁紹。
然而他當時並不知道波才已經從渤海撤離,來到了甘陵。現在事情發生了變動,那麽就需要等袁術來決定了。
結盟這事是袁術授意的,在渤海結盟還是在甘陵結盟都無所謂。但封地盤就不同了,這涉及到袁術勢力未來的整體戰略和外交關係。
直接把兗州封給波才這種大事韓胤可不敢擅專,然而韓胤之前已經誇下海口,表示自己有權處理任何相應事宜,現在若是表示得回去請示,那不僅僅是麵子上掛不住,而且還會讓波才懷疑袁術的誠意。
不過好在袁術給了韓胤一定程度的自主權,可以有回旋的餘地。
故而韓胤用“樂意”這種模棱兩可的話先行敷衍。
波才不知道他內心的想法,揣測上層人物的政治思維並非他所長,波才隻是擅長軍略而已。故而他認為韓胤這是代表袁術給了他保證。
當即大喜,表示道:“那本帥在此先感謝袁將軍,感謝韓先生了!日後袁將軍若有差遣,本帥定不會推辭!”
這就是表達了歸附之意。
“嗬嗬嗬,好說,好說!”
波才隨即設宴款待了韓胤。
韓胤急於回去複命,不敢久呆,然而波才執意如此,韓胤也隻得多留了幾天。
而波才也沒有一直作陪,一天後就離開了,之後幾天都是派手下來陪。這倒不是波才好客,單純是為了隱藏自己行蹤而已!
韓胤來的時候是幾天後才見到的波才,走的時候也是不見了波才幾天後才離開,這樣就可以盡最大程度地隱瞞波才的真實營地位置。
韓胤回到袁術處後,向其表達了波才的意願。袁術便問起了他的頭號謀士楊弘。
同什麽人聯盟、什麽人敵對,都是楊弘的主意,袁術可沒有這個戰略眼光!
而好在袁術對這個出身弘農楊家的大家族子弟還是很聽從的,這也算是袁術之福。
楊弘想了想,替袁術分析道:“之前主公聯絡兗州劉公山,欲拉攏他為主公一黨,遭到他拒絕。主公正需要另換一個人來接替他的位子。本來尚未有確定的人選,現在那波才既然要入主兗州,正好可以做個順水人情,將兗州給他,如此主公既不損失什麽,又可得一力助,何樂為不為乎?要知道那波才可是有能力讓袁紹不敢回地盤的人!”
袁術想想也確實如此,但還是猶豫道:“然而對方畢竟隻是一賊寇之首……唉,原本若是劉公山能投靠本將軍最好,可惜他不識相!”
正如波才所想的,袁術作為四世三公袁家之人,不可能不注重名聲。袁術肯與波才結盟,全因楊弘力勸之故。
楊弘嗬嗬笑道:“那袁本初當初將家人托付給劉公山,先一步表示了其誠意。主公慢了一步,自然要吃虧。然而此事畢竟不是沒有回轉的餘地。”
“哦?”
楊弘便解釋道:“現如今那波才雖說欲入主兗州,但他也未必能成功。若是他能成功,則證明了他的能力,那咱們自然隻能選擇扶植他。但若是不能的話……就要看兗州英才中,誰有這個本事能夠驅逐他了!兗州物華人傑之地,能人輩出。若有人能戰勝波才,那主公就可以轉而拉攏他以為臂助。反正主公目前與波才的聯盟協議尚未公開,要反悔也不會損失什麽。那波才自己無能,又怎能責怪主公?而若是劉公山有這個本事能夠驅逐波才,那咱們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入手,縱使不能讓他投靠咱們,也可以使其在主公與袁紹的爭鬥中,保持中立。”
袁術忙問:“計將安出?”
“劉岱雖與袁紹親近,但畢竟尚未公開結盟,尚有回旋餘地。而主公則不必親自與其結盟。可以讓主公的盟友與其結盟,形成一個間接的同盟,就如同主公與趙二一般!”
袁術與孫堅是同盟(雖然實際上孫堅是其附庸),與公孫瓚也是同盟,孫堅與公孫瓚都是趙二的盟友。但趙二因為並未公開回應袁術的友好,故而雙方並沒有直接的結盟,隻是間接的同盟而已。
“趙二雖然此次以幫助袁紹的名義,出兵渤海攻擊波才,但兩人並未公開結盟。而若是公孫瓚或者孫堅與袁紹發生了衝突,趙二必然不會站到袁紹一方。甚至他為了幫助盟友,還很有可能會去攻擊袁紹。故而趙二雖未與主公同盟,卻可以行使同盟之事。”
袁術點了點頭,確實如此。
“若是劉岱與波才交鋒占據優勢,主公就可以聯絡公孫瓚,請其與劉岱結盟,如此則劉岱亦可成為主公這一陣營之人。到那時,幽、青、徐、豫、兗幾州之地盡為主公黨羽,那袁紹還有資格當什麽袁家之主嗎?”
袁術大喜,讚歎道:“我得大將,如久旱逢甘露矣!楊大將真為吾之子房也!”
楊弘連連謙虛,口稱不敢。
之後,波才又一次見到了韓胤,得到了袁術的保證,隻不過添加了一個要求:不必再與青州、幽州軍隊糾纏,盡快拿下兗州,而後袁術才可上表朝廷封其為兗州牧。
楊弘雖然對袁術說了拉攏劉岱的話,但其心裏卻是極為不看好劉岱的。劉岱有多大本事,楊弘比袁術更清楚。而一旦波才坐穩了兗州,那就是自己陣營的人了,當然不能再與趙二、公孫瓚這兩個盟友內耗。
波才當即應允,於是在甘陵這邊做了一番布置後,就準備南下兗州,去取得他未來的根據地了。
兗州,一州之地,可比渤海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