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界橋之戰(三)

字數:5204   加入書籤

A+A-


    袁紹軍全軍發起了衝鋒,而袁紹一看前方麹義那邊勝利了,自己這些預備部隊也同樣不用預備了,跟著一起衝吧!



    



    公孫瓚那邊自然軍陣大亂,騎兵損失慘重,步兵又素質不高,被袁紹軍一衝,立刻變得七零八亂,不成樣子。而公孫瓚見狀也不得不先引軍後撤,暫避鋒芒。



    



    那嚴綱落馬後更是無人施救,就這麽被袁紹軍俘虜了。而袁紹軍衝在最前麵的麹義,則一馬當先,衝到之前公孫瓚立帥旗的地方,一刀砍倒了帥旗。



    



    麹義砍倒了帥旗後,一麵命人回報後方袁紹,一麵繼續帶人突擊公孫瓚的後軍。



    



    而後軍這邊的將領,正是那趙雲。



    



    麹義當然也不認識趙雲,畢竟當初趙雲加入袁紹時,並不起眼,心高氣傲的麹義才不屑於去認識一個無名之輩。現在他覺得對方就是個公孫瓚軍的普通將領,當即就要衝上去宰了他,好歹自己也算奪旗了,還沒斬將呢,都說斬將奪旗,不能不圓滿啊!



    



    你說嚴綱?那是俘虜,不算!



    



    正這麽想著,突然臀部一涼,然後一陣劇痛從屁股上傳來。麹義一摸,好像中了一箭。回頭一看,原來是公孫瓚軍中的一名普通弩手!



    



    這位弩手腿部受傷,坐倒在地,但又不甘心,看到麹義從他身旁經過卻沒注意自己,覺得是個機會,心想終於輪到我小兵立大功了!於是朝麹義射了一箭,無奈他射術一般,既沒射中要害亦沒射中馬匹,隻命中了麹義毫無防護的屁股。



    



    麹義當即大怒,回過身過去一刀砍死了那個小兵。他壓根沒意識到這個小兵其實救了他一命。



    



    麹義砍完小兵後再回過頭來一看……呦嗬,這個公孫瓚後軍的白袍小將挺厲害啊!隻見此人一騎馬飛入袁紹軍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而公孫瓚後軍也受到趙雲的鼓舞,一起衝殺了過來。



    



    麹義再看了看自己身邊,發現由於自己衝得太快,身邊根本沒多少人,這可不太妙!



    



    於是當即選擇撤退。



    



    公孫瓚一看後軍抵擋住了敵人的進攻,亦收攏殘兵,跟著趙雲一起發動了反衝鋒。



    



    再說袁紹那邊,因為處於戰場後麵,所以前麵的信息傳遞到他那裏時,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滯後。導致趙雲與公孫瓚都開始反攻了,他這邊剛接到麹義“斬”將奪旗的消息。



    



    當即哈哈大笑曰:“公孫瓚無能之輩!我若是早知道他如此不堪,何必忍受屈辱?”



    



    袁紹心想著,既然已經勝利了,那我也跟著“衝殺”一下吧!雖然他現在處於全軍的最末尾……



    



    不過這不重要,感受一下戰場上縱馬馳騁的快感即可,不用真去shā rén,真shā rén還得擔心會不會濺自己一身血,自己可也是有潔癖的!



    



    於是與謀士田豐一起,帶著幾百大戟士和一支騎射手部隊,就跟在人流後麵往前衝。



    



    但是那些士兵畢竟是步卒,跑得很慢,他們堵在前麵,袁紹根本衝不起來。



    



    這種情況很快打消了袁紹的“衝殺”之心。這興奮勁兒一過,感覺也有點累了,便引著這幾百人去了旁邊一塊空地。下了馬,卸了鞍,稍事休息。



    



    自有隨從給他打了水,供他喝水喘息。



    



    休息了一會兒,感覺體力恢複得差不多了,正要起身時,突然從旁邊冒出一隊公孫瓚的兵馬出來了!



    



    這可把袁紹嚇得不行,心說這怎麽回事,那公孫瓚不是已經敗了嗎,你們這幫公孫瓚的手下為什麽會在這?



    



    原來是那公孫瓚發起反衝鋒後,趙雲發現當前手中部隊並不算多,大部分公孫瓚的部隊仍然處於潰逃狀態,導致反衝鋒不是很順利。



    



    趙雲是個聰明人,在戰場上頗有智計。他覺得既然公孫瓚已經接手了後軍的指揮權,而自己又沒有指揮白馬義從的經驗。如果繼續滯留在此,那就隻能逞逞匹夫之勇了。雖然自己剛才憑借個人武勇生生遏製住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阻止了自己方的士氣下降,但這也隻能維持一時。



    



    畢竟戰場較量還是要看軍隊,個人武勇永遠成不了決定性的因素。別的不說,如果這時候那文醜趕到了,纏住自己,袁紹軍的其他人再朝公孫瓚發動衝擊,那麽自己這邊該敗還是得敗。



    



    於是他帶領一支小隊縱馬悄悄繞過正麵戰場,打算繞到敵軍後方,看看能不能來個前後包夾。如果這個戰術成功了,才能夠反敗為勝,到時候顏良文醜也難以挽回局勢。 



    



    而趙雲這次的運氣不錯,他在沿途恰好遇到了一股正在潰逃的白馬義從。於是趙雲就想收攏了他們,本來那夥白馬義從並不想聽他這個新人的,被趙雲用槍杆一頓抽打,瞬間服了。然後趙雲便帶領他們繼續執行繞後包抄的計劃。



    



    這一包抄,就正好遇上了袁紹那幾百人。



    



    田豐一見,這可還了得?當即慌忙對袁紹勸道:“主公且於空牆中躲避!”



    



    他指的是旁邊一道土牆,是之前公孫瓚軍臨時搭建的,不知用來幹啥的。此時正好可以利用來擋箭……當然,隻能擋住幾個人而已。



    



    那袁紹本來很害怕,但是一聽田豐這麽一說,心中忽然不服起來,他心說自己怎麽能在田豐麵前丟了麵子呢?



    



    當即把手中兜鍪(頭盔)狠狠往地上一擲,大聲叫道:“大丈夫願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這話一出口,旁邊士卒當即受到鼓舞,士氣大增。於是在田豐指揮下,大戟士列陣而守,弓騎兵下了馬,換了步弓,而後以馬匹為屏障進行支援。 



    



    那邊趙雲命令麾下的白馬義從分成三股,三麵包圍了袁紹部。他認識袁紹,知道這是敵人的首領,不能讓對方逃了。



    



    而後便命令白馬義從們與自己同時向袁紹發起了衝擊。結果沒想到另外三麵的白馬義從都被袁紹的下馬弓手射退,而趙雲雖然憑借高強的武藝撥開了箭矢,但卻在那已經列好陣勢的戟兵方陣前吃了癟。他嚐試著衝擊了一下,發現對方士氣居然特別的高,被趙雲瞬間挑死幾個人後也毫不動搖,這令趙雲感到有些棘手了。



    



    趙雲雖然勇武,能夠在長阪坡七進七出,但是那是在曹軍處於追殺狀態,基本沒有什麽陣型的情況下。一旦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結成了陣勢,那就不是趙雲能隨意衝殺的了。



    



    正當趙雲感到頭疼時,顏良忽然冒出來了,帶著一大堆部隊來救援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