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允身死
字數:5251 加入書籤
A+A-
李傕、郭汜兩人倒是沒注意這個,隻是拔劍斥責王允道:“董太師何罪?你卻殺了他!”
王允冷哼道:“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誅之日。長安士民,皆相慶賀,唯獨你們不知麽?”
李傕又問:“太師有罪,我等何罪,不肯相赦?”
王允大罵:“你等助紂為虐,燒殺搶掠,罪行不亞於董賊。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隻有死而已!”
李傕當即大怒,一刀砍去,王允的一隻胳膊便被削掉了。奇怪的是,居然沒有血噴出來!
郭汜不信邪,又拔劍刺入他的心髒,居然同樣沒有血!
這下倆人驚呆了,這……這是什麽怪物!
再看王允的表情,突然變得異常猙獰:“桀桀桀……嘻嘻嘻哈哈哈……就憑你們,也想殺我?”
二人不住後退,聲音發顫道:“你……究竟是誰?”
那“王允”卻道:“吾名為邪欲,專喜腐化正直之士。”
李傕壯起膽子,道:“既然你不是王允,那我們就沒有仇怨了,還請離開!”
“這話似乎有些道理呢,嘻嘻!”
邪欲詭媚地一笑,隨即躺倒。手臂處和心髒處的鮮血這時才噴了出來,流了一地。
再上前查看,卻又沒有任何異常了,隻是具普通的屍體而已。
史官有詩讚曰:“王允運機籌,奸臣董卓休。心懷家國恨,眉鎖廟堂憂。英氣連霄漢,忠誠貫鬥牛。至今魂與魄,猶繞鳳凰樓。”
王允死後,王允的家眷自然也跟著遭了秧。其中男性還好,隻是一刀殺了了事。女性就遭了秧了,都被軍士們輪流侵犯一番後才慘遭殺害。
除了王允外,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等王允的同黨也相繼被處死。
士孫瑞由於在董卓剛死時,拒絕承認“誅董計劃”有自己一份,所以躲過一劫,沒有遭到殺害。不僅如此,在此後的日子裏,每當三公之職空缺,群臣們還都極力推薦士孫瑞來擔當。
再說黃琬,他終究還是沒有聽自己兒子的話,留在了這裏,被李傕等人抓住處死了。
其中在抄黃琬的家時,意外發現這個一向自詡清廉的家夥,居然家財甚巨。一開始李傕他們認為黃家是大世家,家裏錢多些沒什麽。等他們從黃府中找到了一些賬冊後才發現,這些家財有大半是黃琬tān wū來的!
心中好奇的他們又逼問黃府管家,從他口中得知了事情真相:
原來這黃琬遠比鮑鴻要**得多,他當初剛剛接手鮑鴻的扶風郡時,還能用自己的道德良心,或者說自己的後台力量,抵製住yòu huò,不去tān wū。後來擔任少府時,就實在沒辦法了。
因為少府這個職位事關重大,之前鮑鴻在這個職位上tān wū時,可是勾結了無數朝中同僚的。如果黃琬不跟著這些利益相關人員一起同流合汙的話,就等同於同時得罪大半個朝廷的官員了!那可不是黃琬的後台能頂得住的。於是乎,黃琬就這樣墮落了。
在擔任豫州牧時,黃琬已經徹底不再有任何良心上的愧疚,開始心安理得地幹起了tān wū之事,沒少禍害當地百姓。那年三月他剛上任豫州牧,四月份就鬧得汝南黃巾複起。
黃琬率軍平叛,卻反遭大敗,因為軍中物資被他暗中挪走了。但是黃琬畢竟後台硬,他諱敗為勝,讓朝廷相信了他的話,還封他為關內侯。
但是賊寇畢竟還在肆虐,到了十一月份,終於掩蓋不住了,朝廷便派鮑鴻去平叛。本來朝廷派軍遠征汝南,軍隊所需物資理應由黃琬這個地方官來tí gòng,結果黃琬又把這份軍資給克扣大半,還反誣陷是鮑鴻幹的。最終鮑鴻被下獄死,而汝南那邊的黃巾也仍在鬧騰。
對此感到焦頭爛額的他,決定鋌而走險,暗中聯絡那些黃巾,與他們勾結起來。以援助他們糧食為代價,換取他們不再鬧事。
但是養活一支黃巾軍畢竟耗資甚巨,豫州財政每況愈下,就這樣堅持了一年多後,黃琬終於堅持不住了。就在這時,董卓進京,征召他入朝為官。如果換了別人,還會去思考一下要不要放棄手中兵權,去跟逆臣董卓共事,但此時的黃琬不會。他為了擺脫豫州這個爛攤子,連想都沒想,當即答應下來,去了雒陽。
後來董卓建議西遷長安,黃琬之所以反對,也是害怕搬遷途中暴露了他的財產。在搬遷途中,雖然黃琬極力隱藏,但終究還是被亂軍搶去不少財寶。
於是黃琬含恨之下,開始與王允勾結,密謀殺害董卓。
聽完了這些,李傕等人不由感歎,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啊!
李、郭、張、樊四人占據長安後,幾個人一商議,覺得既然現在整個長安都歸自己掌控了,那自己又何必去做什麽忠臣。直接效仿董卓,把持朝政,豈不快活?
到時候自己也弄個郿塢什麽的,弄一堆měi nǚ進去,天天快活。也享受下當年主公的待遇!
於是幾人又找到劉協,脅迫皇帝先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樊稠等皆為中郎將。
見群臣們不敢反對,於是在幾個月後,又遷李傕為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假節鉞,同秉朝政;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為驃騎將軍平陽侯,張繡為建忠將軍宣威侯。楊定由鎮南將軍升為安西將軍。其餘李蒙、王方等,各為校尉。
以前將軍趙謙為司徒,以太尉馬日磾為太傅,錄尚書事,以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
至於最大的功臣賈詡,李傕等人先封他為左馮翊,還要給他封侯,被賈詡以“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拒絕了。
又讓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說:“尚書仆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麽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麽好處?”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
官職都封完後,張濟在張繡建議下,沒有留在長安,而是以防備關東諸侯為由,領兵屯弘農。
--
邪魔腐蝕王允心智的設定,同樣隻是調劑,不會影響的本質。不喜歡玄幻的諸位讀者可以將之理解為王允是單純的精神分裂。而李傕他們看花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