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涼茂陳宮
字數:8063 加入書籤
A+A-
王朝到來後,見戰況陷入了一團僵局,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
要知道最後壓倒駱駝的,往往隻是一顆稻草。
他果斷地命令部隊朝於禁部的側翼發起了衝擊。
然而於禁不愧是名將,對於麾下部隊的掌控十分厲害,他很快就從正在作戰的部隊中抽調出一支分隊來,然而問題卻來了:這支分隊由誰來率領呢?
對麵的青州軍將領明顯是頗有智計的,如果隻是命一尋常軍官帶領,不一定能鬥得過對方。
正當他感到有些發愁時,涼茂問道:“司馬何故猶豫?”
涼茂字伯方,山陽昌邑人。他並非鮑信麾下,隻是在山陽被黃巾軍寇略後,看到濟北還算安寧,便來這裏找鮑信避難的。這人在兗州多少也算有點名氣,故而鮑信待之以上賓之禮。
這次鮑信來lán jié黃蓋,涼茂也表示願意過來盡一副綿薄之力。
他看到鮑信麾下頭號大將在如此危機之時,居然陷入猶豫,不由發問。於禁便把心中憂慮對涼茂說了,涼茂便主動請纓,自稱自己在中平元年黃巾之亂時,亦曾率領家兵擊退黃巾,不如把分隊交給他來指揮。
於禁便擔憂道:“這……不太好吧?沒有得到國相同意,禁怕……”
此時鮑信麾下騎兵那裏出了點狀況,他正忙於指揮騎兵,沒能顧得上這裏。
涼茂大急,以訓斥地口吻責罵道:“於司馬何其糊塗!現在都火燒眉毛了,將在外尚且軍令有所不受,現在咱們麵臨全軍覆沒之危,還能有什麽事情比解決當前敵人更重要的嗎?”
於禁恍然大悟,拱手謝道:“多謝涼先生罵醒卑職!涼先生還請速速率軍迎敵!”
當即下令命涼茂統率這支分隊前去擊潰王朝的部隊,而因為這一會兒的耽擱,王朝所部已經與濟北步卒的側翼交上手了。
步卒因為兩麵受敵,即將崩潰,幸得涼茂的分隊及時加入,糾纏住了王朝所部,使得戰局再次處於均勢狀態。
半個時辰後,雙方相繼罷兵,誰也沒能夠戰勝誰。雖然於禁的步卒占優,但是黃蓋的騎兵卻略微強於鮑信的騎兵。就這樣打成了一個兩敗俱傷之局。
而接到王朝的通知後,青州軍其餘幾支部隊也相繼趕到,在他們的掩護下,黃蓋成功地撤出了濟北。而劉備亦不打算在此時跟鮑信鬧出什麽事端,亦沒有繼續停留在此,而是轉而去其他郡國劫掠人口去了。
再說劉岱,他跟波才談完了事情後,波才又留了他幾天。本來波才是想趁這幾天的功夫,讓黃巾軍攻下山陽的,沒想到卻接到消息稱山陽的黃巾部隊不僅沒能攻下山陽,反而還在被逐步驅離山陽。於是波才也沒心思再留他了,把劉岱放了回去。
劉岱回到山陽後,雖然得知了波才的舉動,但卻並沒有在意,反正這支力量以後就是自己的了。這種小事不必掛懷!
至於巨野李家和滿寵……這個李家,擁有如此多的私軍,卻在本官最危急的時刻,不肯出手援助。等本官被俘虜了才出來剿平匪患,是何居心?
劉岱怨恨自己在巨野縣被李偷瓜俘虜時李家沒有救自己,故而並沒有過多獎賞他們,僅僅是口頭誇獎幾句,再給家主李乾封了個空頭銜。
而這滿寵倒是個人才,劉岱便想征辟他當自己的幕僚。
滿寵聽聞李家在這次戰爭中出力那麽大,卻沒得到應有的獎勵,心中對劉岱更是鄙夷,於是拒絕了征辟,繼續在家中隱居。劉岱也隻得作罷。
而後劉岱便以刺史名義,發書信給各郡縣,聲稱黃巾軍波才部已經同意歸順朝廷,自己不日將上表朝廷封其為騎都尉,效仿徐州臧霸例。而各郡縣兵、各家族私兵均不得再攻擊黃巾軍,戰爭已經結束了。
至於青州、豫州、徐州等軍隊,依舊是敵人,看到後仍需要繼續攻擊。
臨淄。
趙二接到劉備傳來的消息後感到很吃驚:這劉岱怎麽回事,居然跟波才勾結起來了?
田豫當即建議道:“老師,學生建議咱們應當暫且從兗州撤兵。豫以為,這兗州……要變天了!”
趙二當即同意,發信給劉備,命其收攏部隊,暫且撤回魯國,靜觀其變。
而正如同田豫所預言的,這兗州各郡縣裏,確實是炸開了鍋一般。人們紛紛議論道:
“這劉刺史是不是瘋了?居然跟黃巾軍同流合汙?”
“還說什麽效仿臧霸例,這波才的性質,跟臧霸能一樣嗎?”
“人家臧霸是山賊,並非黃巾。在陶刺史上任前,隻是徐州的次要威脅。陶刺史憑借臧霸之力,清除了徐州主要威脅的黃巾賊寇,這才能將功補過,獲得眾人諒解。可波才呢?”
“現在兗州主要的敵人就是波才,與兗州之人仇深似海,這哪裏是一個歸順能化解的?”
“況且那徐州臧霸他們,在歸順之後,亦在琅琊郡各種為非作歹,匪性十足。這波才歸順了又能好哪裏去?”
“臧霸他們得到了琅琊。而他劉公山又打算割讓哪個郡給波才?”
“哼,哪個郡國也不會願意的吧?原本泰山倒是挺合適,不過現在泰山歸了青州,他劉公山敢公然向趙二宣戰?”
正當他們議論紛紛時,朝廷的詔書下來了,封波才為騎都尉,李偷瓜為巨野湖行軍司馬。而歸順的黃巾軍……駐紮在陳留。
此詔一出,兗州上下一片嘩然。
東武陽,郡守府。
荀彧笑著對曹操說道:“主公,我們一統兗州的機會來了!”
曹操亦笑著點了點頭,附和道:“劉公山此舉實為不智,他接受匪首波才的歸順,乍一看是解決了一大患,還得了一力助。卻不知這樣得罪了整個兗州的世家與平民!”
戲誌才亦笑道:“黃巾匪寇畢竟是匪寇,雖然一時勢大,但終難長久。君不見當年陳勝吳廣乎?雖然聲勢浩大,但最終卻隻能為他人作嫁衣。”
荀彧又補充道:“收降黃巾賊也就罷了,偏偏還令他們屯居陳留。若是劉公山選了咱們東郡,頂多就是引起主公不滿,主公起兵的話,也難以得到兗州其他幾郡響應,而袁紹就算想幫咱們,也會因為家眷在劉岱手裏,而束手束腳。而陳留就不一樣了,陳留張邈素與兗州其他郡國的郡守/國相交好,一旦得罪了張邈,那麽就等同於得罪了至少半個兗州,他劉岱還能坐穩兗州麽?”
戲誌才諷刺道:“哈,我看他才不怕,畢竟他現在有波才了!”
曹操點了點頭,而後說道:“好了,別嘲笑他了,咱們還是來說說接下來咱們該怎麽辦吧!”
於是三人商議了一番後,決定先不公開表態,而是暗中派人去聯絡兗州其他幾個郡守國相。隻要他們都同意站出來反抗劉岱,那麽就相約一齊動手,讓兗州換個主人!
曹操問荀彧:“文若素有薦賢之能,不知應派何人為使?”
荀彧便推薦道:“本郡從事陳宮可以!”
陳宮字公台,東郡東武陽人。現在是東郡從事,在本時空,曹操刺董逃離時,沒與陳宮發生什麽接觸。曹操上任東郡太守後,在家鄉隱居的他被曹操征辟為從事。曹操覺得這人挺有才能的,不過這個時候他已經有了荀彧這種早早聲名在外的“王佐之才”,故而對陳宮沒有過多重視。
荀彧又補充道:“陳宮素與張邈有私交,派他為使最為合適!”
於是曹操當即答應,派陳宮去見張邈。而張邈此時正在府中氣得大罵,屋子裏各種盤碟磁瓦被他摔碎了一地。
張超他們知道張邈正在氣頭上,根本勸不動,隻能在屋外候著,等什麽時候張邈氣消了一些後,再進去勸他。
這時候下人來報說一個叫陳宮的來求見,張超剛開始猶豫要不要放他進來,就聽屋裏張邈大吼道:
“不見!本官誰也不見!”
下人隻好回去拒絕陳宮,不想不一會兒,下人又回來了,對著屋裏大喊道:“大人,那個陳宮說了,他有辦法解大人的氣!”
正當張超奇怪這個仆人怎麽這麽大膽時,卻見屋裏沉默了一會兒,而後傳出張邈的命令:“來人,為我更衣,本官要見一見這個陳宮。”
仆人得令,而後摸了摸懷裏的錢袋,露出一臉喜色。
會客廳內,陳宮見到了衣冠整潔的張邈,拱手問候道:“孟卓,你我許久不見,近來可安好?”
張邈麵色冰冷地看了他一眼:“公台若隻是來找本官敘舊的,那就請回吧!”
陳宮嗬嗬一笑,道:“當然不是。宮聽聞孟卓兄心中不順,特來為兄解憂爾!”
“哼,你知道本官有何憂?”
陳宮故作訝色道:“全兗州皆知兄有何憂,難不成唯獨兄不知否?嗬嗬嗬……孟卓你也別作態了,那匪首波才即將屯軍陳留,孟卓你就實話說,願意不願意吧!”
張邈歎了口氣,道:“不願意又如何?難不成為兄我還要公開把他們趕出去不成?”
陳宮一捋胡須:“宮自有辦法!”
張邈這才放下身段,起身湊到陳宮近前,急問道:“請公台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