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瓜分南陽
字數:6893 加入書籤
A+A-
龐季在當初劉表進入荊州時,曾與蒯越一起說降了張虎、陳生。這才讓劉表有了初步的兵力,進而收複整個荊州(除了南陽),可謂功勞不小。
而龐季本身也以口才見長,讓他去與外人談判,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而張繡這邊,也在和賈詡商議:“文和先生,我軍接下來的戰略,還請先生為我點明!”
賈詡見張繡如此信任重視自己,也不再做無用的客套,直接分析道:“小將軍若想擴張,就需要先考慮周邊諸侯的形勢。我們目前占據了弘農、南陽二郡。潼關以西為李傕郭汜等人的地盤,手中兵強馬壯,又有朝廷大義名分,我們此時不僅不宜同他們開戰,反而還要在名義上支持他們。”
目前張繡勢力名義上奉張濟為主,故而賈詡稱張繡為小將軍。
“北麵河東郡勢力空虛,僅有大量白波賊和匈奴人在作亂,此正是我軍平亂安定的好機會。更關鍵的是,可以借機獲得河東衛家的支持!”
張繡想了想:河東衛家?那不就是蔡文姬的夫家麽?蔡琰她好像現在還在那裏!我要不要把她收了呢?
賈詡不知張繡在想什麽,繼續道:“河東治安不寧,而衛家雖然為大世家,但在guān chǎng上卻早已沒落,隻是在地方上有點勢力罷了。這樣的家族,正需要我們為其保駕護航,維護他們的財產與性命。而我們呢,一旦獲得了他們支持,也會從他們手中得到大量的民政人才,以彌補我方的短處!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他們不會不答應。”
張繡點了點頭,覺得是這個道理。雖然他受“那些書”的影響,天然對世家極為反感,甚至產生過誅除天下世家的想法。但是賈詡的意見不能不尊重,也隻得先暫時與衛家合作,待日後再收拾他們。
賈詡又分析道:“河東郡以東,為河內郡,是建義將軍張太守的地盤。張楊雖然實力弱小,但其與袁紹走得頗近,如果我們貿然進攻他,很可能招致袁紹的敵對,這並不明智。好在張楊野心不大,隻滿足於他的一郡之地,所以對我們來說沒有威脅,可以暫時與他hé píng共處。”
“弘農東麵是河南郡,現如今河南郡殘破,人口又大多在當年被董卓強行遷往關中,基本上沒什麽人煙,占之無異。況且此地又是關中與關東諸侯之間的戰略緩衝區,更不宜占領。”
“東南方向為豫州,孫堅號稱江東猛虎,在據有豫州後更是獲得大量當地人的支持,實力強勁。我軍目前尚無力同其抗衡,故而同樣應該與其保持hé píng。”
張繡心中有些不屑,心說這個本該早早死去的家夥,現在居然這麽難對付了,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南麵就是劉表的荊州,劉表本人無甚軍略,全靠手下蒯越支撐。雖然劉表獲得了荊州蒯、蔡、黃、龐四大世家支持,頗得當地民心,本來是比較難對付的。可惜他盲目聽從袁紹命令,與孫堅結下了大仇,招致孫堅屢屢攻伐荊州。這次孫堅已經是第三次大規模攻打荊州了,荊州雖然殷富,但經過孫堅這麽一折騰,已然開始有衰敗之相,難以長久了。”
張繡皺了皺眉,心說劉表已經變得這麽不堪了麽?以前那些書裏可是都把劉表當成不宜輕動的角色啊!
“不過這並不代表我軍就要繼續攻打劉表,占據荊州。至少在拿下河東郡,與衛家建立合作之前是不適合的。現在我軍缺少民政人才,治理南陽尚且不足,更逞論整個荊州了。就算我們拿下了荊州,短時間內也很難穩固下來。而旁邊孫堅早已把荊州視為他的囊中物,我們奪荊州等同於向孫堅宣戰。到那時我軍力量分散,空有龐大領地,卻發揮不出實力,隻會敗亡。”
“最後就是西南方向的益州了,益州兩個勢力劉焉和張魯,一據益州腹地,一據漢中。兩人勢力皆有天險為屏障,難以攻克。不過他們同樣沒有外擴之心,亦是可以留在日後再打的。”
最後,賈詡總結道:“所以,我軍目前的戰略應該是:表麵服從長安朝廷,與劉表談和,北進河東,之後安心發展,以待天下形勢變化。”
張繡聽了賈詡的這一番分析,點了點頭,他相信賈詡的才略,即使與自己想得有些不同,但也不會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他天然覺得賈詡就是比自己強,自己不能不聽他的。
張繡隻是問道:“那麽文和先生認為,我們應該主動派人去與劉表和談嗎?”
賈詡笑著搖了搖頭:“這倒不必。劉荊州懦懦之人,這次被小將軍一番教訓之後,再也不敢染指南陽。甚至還會懼怕小將軍進一步南下。他現在被我軍與孫堅兩麵夾攻,巴不得立刻跟咱們停戰。如果詡所料不差,那荊州的和談使者,應該已經在前往這裏的路上了!”
話音剛落,下麵人來報說荊州使者龐季求見。
張繡當即稱讚道:“文和先生真是鬼神莫測之才!真讓先生說中了!”
很快,張繡就見到了這位荊州的外交官。聽到了龐季的名字後,張繡努力回憶了一下,依稀記得劉表麾下似乎是有這麽一號人物,自己以前看過的書裏有過記載。隻不過龐季具體做過什麽,有什麽才能,書裏就沒寫過了。
好在這龐季並非無名之輩,張繡跟賈詡一打聽,便得知了龐季是什麽樣的人才,當即起了拉攏之心,對龐季的來訪展開了熱烈的接待。
他心想:如果我日後擊敗劉表,龐季歸降的話,我的陣營裏就會多了一個外交人才了!
而龐季看張繡對自己十分熱情,並不知道對方是看上了自己,隻覺得對方可能是積極想跟劉表談和,實際上是在對“劉表使者”熱情,而非對自己。
在客套了一番後,雙方正式進入談判環節。
張繡自知自己不是談判的料,便準備把這事交給賈詡處理,賈詡卻說這事交給杜畿來做更合適。於是便由杜畿來與龐季談判,張繡隻是在旁作陪。
張繡身後則矗立著他麾下四員大將:姚瓊,孔信,李俊,王靈。他們是張繡從西涼軍中提拔上來的將領,之前擊破蔡瑁時,後續湧出的騎兵隊、步兵隊的指揮官也是他們。
龐季首先向張繡提出要求,說南陽本來是荊州的一部分,先前袁術占據南陽,也是有朝廷的正式任命的。現在張繡攻占南陽,於理不合,應該撤出南陽。
龐季當然知道張繡不可能撤,他隻是在打著“落地還錢”的把戲。
杜畿當然不同意,聲稱南陽既然之前沒有被劉表所直接管轄,那麽之後也沒道理讓劉表直轄。現如今袁術“棄”南陽而去,那麽他們來要這無主之物,並無不妥。
龐季便說,朝廷已經正式冊封劉表為荊州牧,南陽在法理上就是歸劉表管,“你們是要無視朝廷,藐視聖上麽?”
杜畿嘿嘿一笑,說:“我們當然不會藐視天子,我們一向很尊重朝廷。既然你要談法理,那麽這也好辦。我們之前已經上書給朝廷了,請求冊封張繡為南陽太守。朝廷的決定很快就會出來,龐特使可以在此多等幾日。如果朝廷批準了,那麽龐特使就請回去,承認南陽歸張繡所有。如果朝廷沒有同意,那麽張繡自然會撤出南陽,如何?”
龐季心想,這張繡是張濟之侄,而張濟跟把控朝廷的李傕、郭汜是穿一條褲子的,八成朝廷就會答應了。到時候自己這邊就徹底沒理了。
於是龐季換了個角度來談:“你們手中兵力就這麽多,也沒有什麽官員來治理南陽,這麽大一個南陽你們也吃不下。不如把南陽瓜分一下,劃為兩部,宛城以及宛城以北的地區歸你們,宛城以南歸我們,如何?”
杜畿嗤笑道:“龐特使好大的口氣,一句話就想拿到南陽大部分的土地,想得也太美了!”
龐季冷冷一笑,說:“難道你們以為憑手中這些兵力,真的能守住南陽全土麽?我們荊州的部隊,雖然論精銳程度不及你們西涼軍,但數量卻完全碾壓你們。我們多路出擊之下,你們難道還能把每個縣都守住麽?”
杜畿亦不饒人,說:“我們當然沒必要處處防禦,我們隻需要集中兵力拿下襄陽即可!”
雙方由談判漸漸開始向爭吵方向轉化。
隨後在賈詡的調解下,才重新平複下來,開始心平氣和的討論。
經過幾天的討價還價之後,最終雙方決定,南陽南部幾縣,即鄧縣、蔡陽、朝陽、新野等縣,歸劉表所有,以為襄陽屏障和緩衝。雙方以武當縣-新野縣-襄鄉縣為界。
而這些名義上歸劉表的南陽諸縣,劉表隻能享受其賦稅,卻不可以在裏麵駐兵。這些地方的治安由當地人組成鄉勇來維持,無論是劉表還是張繡都不得幹涉。
之後雙方正式停戰,在之後至少一年內不得擅自開戰。
見商議完畢,龐季便告辭,張繡對其又是一番籠絡,並直言自己很欣賞龐季這個人,龐季這才意識到張繡是想拉攏自己。
不過龐季並沒有當做一回事,在他看來,張繡武夫出身,此次能得南陽亦是僥幸,實在難成大器。
--
姚瓊、孔信等四人是曆史上涼州刺史韋康部下,在馬超殺了韋康後,幾人曾起兵反叛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