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朝廷封賞

字數:7103   加入書籤

A+A-


    這個人滿寵並不認識,僅僅是兩人無意中在驛館通道裏遇上了而已。這個人似乎是個自來熟,一看見滿寵,就主動向他打招呼,絲毫不生分。滿寵出於禮貌跟他簡單交談了一下,卻意外得知這個人居然就是青州牧趙二的主簿簡雍!



    



    出於公務機密,雙方都沒有向對方打探此行的目的,不過簡雍的出現卻令滿寵感到很不安。待到滿寵終於見到了天子,向天子表明了自己來意後,果然出現了不妙的事情。



    



    一開始,天子同意了冊封曹操為兗州牧的請求,對於袁紹的事,天子也表示朝廷這邊會予以考慮。當然,這還需要袁紹那邊親自派人過來上表稱臣才行。



    



    問題出在了最後關於泰山郡的事情上,天子遺憾地告訴滿寵:在幾天前,青州特使簡雍剛剛上表朝廷,請求把泰山郡正式劃歸給青州。而天子已經同意了。



    



    原來早在去年,泰山太守孔融就曾上書趙二,向趙二表示:自己雖然已經帶著泰山郡投靠了青州,但是泰山郡畢竟在行政上還屬於兗州,並不歸青州管。現在孔融不向兗州刺史劉岱交稅,反而向青州交稅,於禮製不合。他雖然不會改變投靠趙二的決定,但卻希望趙二能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隻不過那時候朝廷還是董卓秉政,趙二雖有心解決,但卻沒有辦法。



    



    如果趙二隻是給治下官員表舉個官職什麽的,董卓根本不會幹涉,直接交給三公去解決,事情好辦。但趙二若要向董卓提出把其他郡並入青州,那李儒八成會出麵阻止。李儒的目的是要讓關東諸侯互相牽製殘殺,而不是放任他們被某個諸侯吞並統合起來。趙二作為關東最強大的諸侯,尤為需要限製,可不能讓他隨意吞並其他人領土!



    



    後來董卓身死,朝廷改由李傕、郭汜秉政時,事情才有了轉機。而劉表又在去年底上表朝廷,求得了荊州牧的職位。這就給了趙二一個啟發,想到了解決的辦法。於是他果斷效仿劉表,命簡雍攜帶大量金銀珠寶和青州土特產前往長安朝廷,向天子表示效忠。在為青州眾人求取官職的同時,還希望能夠將泰山郡劃歸給青州。



    



    趙二知道現在朝廷主要是李傕說了算,於是專門讓簡雍帶著禮物和一封信去了李傕的私人府邸。信中夾了一張趙二命人繪製的青、兗二州地圖。趙二在文中表示:“我覺得泰山郡這個地方吧……劃分得不太合理。你看,這泰山的主峰是在泰山郡境內沒錯,而泰山的餘脈呢,卻並沒有向兗州方向延伸,反而去了青州與徐州的交界處,這不合適。” 



    



    事實上,泰山及其餘脈的覆蓋範圍是很大的。除了泰山郡外,周邊的青州濟南國、齊國,兗州濟北國、東平國,豫州魯國、徐州琅琊郡……都有覆蓋。趙二在信嘴胡扯忽悠李傕而已,地圖也是被趙二刻意修改過的,故意把泰山餘脈全畫青州去了。



    



    信中又說:“青州隻有六個郡,而兗州有八個,這不公平。把泰山郡給青州,就是七個對七個了,公平合理!” 



    



    李傕才懶得去看地圖,也不關心哪個州有幾個郡。他隻看到了簡雍帶過來的無數金珠寶物,而且簡雍還特意挑撥道:“李將軍,在下可是就單來了您府上!至於那郭汜府上,在下壓根就不打算去!”



    



    李傕大喜,心說這個趙二太會做人了!當即一口答應了趙二的請求。



    



    這才有了之後的一幕。 



    



    曹操聽完了滿寵的講述後,舒了一口氣。他別的不怕,就怕朝廷拒絕封自己為兗州牧,那樣一來,自己可就又要背負汙名了。現在隻是失去了泰山,還是可以接受的。



    



    於是安撫道:“伯寧辛苦了,這泰山郡就讓趙雙飛拿去好了,咱們不在乎!隻要兗州牧的職位到手,伯寧就是大功一件!”



    



    旁邊荀彧亦附和道:“主公英明!隻要主公的兗州牧得到了朝廷的正式認可,那麽主公在兗州的地位就會固若金湯,不會再重蹈劉公山的覆轍了。”



    



    程昱問道:“那袁本初那邊……”



    



    荀彧想了想,道:“彧可書信一封給荀友若,他會替我們解釋清楚的!”



    



    “那就再好不過了!”



    



    青州。



    



    趙二與劉備他們熱烈地歡迎了簡雍的歸來,而簡雍則笑著向眾人表示,自己完全不負眾人的期待,完成了使命。隨他同來的還有朝廷的天使,天使拿出了詔書,向趙二宣布了朝廷對趙二的任命:



    



    “加封趙二為右將軍,封萬年侯,授予假節,並督青、冀、兗、徐四州軍事。” 



    



    除了假節和督四州軍事外,基本上就是把已死的樊稠的軍職和爵位轉給了趙二。



    



    這個任命雖然看起來很不錯,但是比起劉表的待遇卻要差上一些。主要是由於劉表是第一個向朝廷表示效忠的諸侯,算是千金買骨。後麵的人就很難跟劉表比了。 



    



    雖然從李傕的角度來看,這麽封純粹是偷懶。但朝廷卻是為此花了一番心思的:考慮到趙二已經是州牧了,比劉表原先的刺史高太多了,又是地方上政權最高的存在。於是便不再官職上更改,而是在軍職上做了大幅度的提升。原先趙二的軍職為樓船都尉,在受封青州牧後取消了。如果按照正常的升遷,應該是都尉升校尉,再到中郎將,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再往上才是前、後、左、右將軍(即四方將軍)。



    



    趙二的軍職可以說是直接提升了liù jí,可以算是高規格待遇了。反觀劉表,他的鎮南將軍別看聽起來威風,實際上就是個雜號將軍罷了。



    



    漢朝的將軍製度和後來魏晉時期的將軍製度不同,鎮南將軍在魏晉時代,屬於四鎮將軍之一,二品官。算重號將軍,地位要比其他雜號將軍高。但在漢朝,尚還沒有四征、四鎮這種重號將軍的說法,四征四鎮被算作雜號將軍,其地位與什麽建忠將軍(張繡)、破虜將軍(孫堅)是一樣的。也就比偏將軍高些,不如四方將軍高。



    



    可以說,現在趙二的軍職在關東眾諸侯中,算是最高一級的,隻與後將軍袁術並列。至於袁紹那個車騎將軍……自封的玩意,沒多少人承認!



    



    假節也是個好東西,現在趙二可以隨心所欲地處死境內任何人,而不用擔心不合法度。



    



    至於督青、冀、兗、徐四州軍事倒是無所謂,青州不用說,徐州陶謙性情隨和,應該不會介意。冀州的袁紹和兗州的曹操雖然會不高興,但是不高興他們也沒辦法。那劉表督交州、揚州、益州,也沒見劉焉說什麽。



    



    最後是開府辟召,儀如三公這種待遇,卻是沒有給趙二。因為李傕起了私心:如果趙二可以開府辟召,那以後趙二再給手下封官,就不用去上表朝廷了。那樣一來,趙二就不用再給李傕送禮了,李傕就少了一份收入。



    



    不過李傕也對簡雍大度地表示:以後趙二想表舉誰做官,他都絕對會答應,隻是辛苦簡雍多跑幾趟而已!而且也不讓簡雍白跑,他每次都會給簡雍回扣!



    



    趙二對前麵那些封賞都沒什麽感覺,唯獨這萬年侯……



    



    萬年?



    



    千年王八萬年龜……怎麽這朝廷在封爵上淨給我往老汙龜上扯!



    



    喵了個咪的!



    



    …… 



    



    罷了罷了,好歹是個縣侯,受著吧!



    



    而朝廷那邊也算負責,專門派人把印綬、符節之類的玩意送了過來,聖旨也是蓋了皇帝大印的,十分正宗。



    



    天使宣讀完聖旨後,除了要發給趙二東西外,還需要從趙二這裏收回東西。其中主要就是收回趙二的關內侯金印。



    



    畢竟一個人不能同時享有兩個爵位,既然趙二已經升格成了萬年侯,那麽之前的關內侯就自然要取消掉。



    



    趙二對這個老汙龜形象的金印沒有絲毫舍不得,很爽快地就交還給了天使。結果等新的萬年侯金印發給趙二後,趙二又忍不住想罵人了,因為這萬年侯的金印……



    



    還是老汙龜!



    



    喵了個咪的!



    



    按照舊例,趙二把印信之類的全部扔給劉備掌管,自己隻拿了個萬年侯金印。雖然這金印形象差了點,但至少代表著縣侯的榮耀。最關鍵的是,劉備拿了它也沒用處。



    



    劉備拿那些州牧印、將軍印,是為了處理政務用。縣侯印劉備根本用不上,關內侯印好歹還能收上兩戶人家的錢糧。而萬年侯印……就真的隻能當擺設了,李傕是不會把萬年縣的錢糧給趙二送過來的,除非趙二願意把青州的賦稅交給朝廷。



    



    消息很快傳到了南麵徐州,陶謙一看趙二都對李傕的朝廷表示認可了,自己也眼紅了。於是派別駕趙昱帶著一箱金珠前往長安向天子劉協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



    



    於是陶謙被封為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連帶著趙昱都被封為廣陵太守。



    



    消息又向西傳到了豫州,孫堅聽聞後亦不甘示弱,命陳群帶著一箱財寶前往長安,向天子表示臣服。



    



    李傕這下高興壞了,在這麽短的時間裏,已經有五個州都向自己表示臣服了,不錯,不錯!



    



    李傕是高興了,但朝裏的大臣們可就發愁了。因為按照之前的例子,朝廷自然也要對孫堅進行封賞,不過卻由此產生了一個問題:該如何封賞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