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篡奪揚州

字數:6788   加入書籤

A+A-


    揚州,九江郡,州治曆陽。



    



    袁術坐在刺史府正廳內的主位上,身旁站著楊弘、閻象等文士,下首兩排則是袁術麾下的武將們:紀靈、劉勳、橋蕤、陳蘭、雷薄、荀正、陳紀、梁綱、樂就……



    



    而在廳堂正中央位置下跪著的,則是揚州刺史……確切的說,是前揚州刺史陳瑀。



    



    袁術厲聲質問陳瑀:“陳瑀,你可知罪?”



    



    陳瑀心中不斷臭罵袁術,心說你不告而襲奪了我的揚州,現在反而問我何罪,簡直是無恥到家了!



    



    袁術見陳瑀不回答,冷冷一笑,道:“別以為本將軍不知道你在想什麽!你可是認為我貪圖你的揚州,所以才奪了你的位置?”



    



    “不敢!”陳瑀雖然憤恨袁術虛偽,但嘴上卻不敢頂撞對方,畢竟現在人在矮簷下,不得不低頭。



    



    “哼!”袁術冷哼道:“別不服氣。你可不要忘記了,你的揚州刺史是本將軍任命的,就算本將軍真搶奪了你的位子也是理所應當。更何況你背叛了我!”



    



    陳瑀一聽這話不由哆嗦起來,他本來想著:這揚州已經被你奪了,你羞辱我兩句,然後把我趕走就是了。沒想到你居然還不滿足,給我扣上個背叛的帽子!我要是連這個也認了,那你就不是趕走我那麽簡單了,你這是要殺我啊!



    



    袁公路,你好狠毒!



    



    陳瑀當即下拜求饒道:“冤枉啊!袁將軍,在下何曾背叛過您?您說話要講證據啊,可不能行此不義之舉!”



    



    他表麵是在求饒,實際卻是在說:你不給出證據,那就是冤殺我,這對你的名聲有損,到時候你也吃不了好!



    



    “證據?”袁術忽然大笑道:“嗬嗬嗬嗬……哈哈哈哈!你居然還要跟本將軍要證據,好!那本將軍就問你,這陰陵縣的軍隊怎麽回事?這九江郡太守又是誰?”



    



    原來自從袁遺赴任揚州途中被殺後,袁紹並沒有放棄,而是改派周昂前往九江,赴任九江太守,目前屯軍在陰陵縣。周昂自從當初赴任豫州刺史不成,被孫堅擊敗後,袁紹並沒有因此而處罰他,反而給了他戴罪立功的機會。



    



    而周昂也頗為爭氣,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在當上九江太守之後,厲兵秣馬,整頓出了一支精銳之師,戰力頗為強橫。



    



    陳瑀哭喪著臉答道:“將軍呐!那袁紹派出的周昂可是帶著軍隊強行進入九江的,又有其兄丹陽太守周昕相助。在下身為刺史,卻無兵可以抵禦,實屬無奈啊!”



    



    袁術才不信,嘲諷道:“嗬,你堂堂一個揚州刺史,握有一州大權,卻對付不了轄下一個太守?你覺得本將軍會信麽!”



    



    現在時局不同以往,刺史與州牧隻有名稱上的區別,其實際權力已經沒有多大差別了。



    



    陳瑀便解釋道:“將軍不知啊!在下這揚州刺史一職雖然是您所任命,但是這揚州各郡卻並不買您的賬啊!揚州六郡中,除了州治所在的九江郡外,其餘丹陽郡、lú jiāng郡、會稽郡、豫章郡、吳郡都隻尊奉各自郡守之命,並不承認在下這個刺史的職位。就連這九江郡,在下能調動的資源也有限。隻來得及收攏了部分九江郡的原郡兵而已,那些人用來維持下境內治安尚可,若要指望他們去對付周家兄弟的悍卒,實屬難為他們了!”



    



    陳瑀這話確實沒說錯,袁術任命陳瑀領揚州,僅僅是讓陳瑀有個揚州刺史的名頭罷了。偏偏這個名頭還不是朝廷承認的,而是袁術私封的。揚州下麵各郡的郡守當然不承認,更何況九江郡、丹陽郡二地的太守是標準的袁紹黨羽,更不可能聽命於陳瑀了!



    



    另外,當初孫堅擔任豫州刺史時的情況,其實與陳瑀也差不多,隻有潁川郡和汝南郡是實際承認孫堅統治的,這還是在袁術本人就在旁邊南陽施壓的前提下。至於豫州的陳國、梁國、沛國、魯國,他們可都不承認孫堅的豫州刺史位。



    



    但是孫堅這人手腕高明,人望也高。他在杜襲、陳群等人的輔佐下,利用袁術、趙二、陶謙等人對他的支持,以及自己個人的魅力威望,成功折服了豫州各郡,讓這四個藩國或自願、或被迫地表示支持孫堅的統治。



    



    其中陳國的國王劉寵還與孫堅相談甚歡,要知道這陳王劉寵當初可是參與了討董聯盟,其威望甚高,本來是不願意屈尊在這位袁術的附庸之下的。但是經過一場公開的比武之後,二人盡釋前嫌,反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這個劉寵可是整個東漢王朝中,國王中的異類。他是漢明帝劉莊的玄孫,陳敬王劉羨的曾孫,陳頃王劉崇的孫子,陳孝王劉承之子。在其父劉承死後,繼承陳王爵位。自幼勇猛過人,善使gōng nǔ,箭法高超。



    



    中平年間黃巾起義,郡縣官兵都棄城逃走,當時劉寵擁有數千張強弩,於是征召境內兵士,屯駐都亭,守衛陳國。陳國人平素知道劉寵善射,因而懼怕他,不敢叛變。陳國的國相、會稽人駱俊一向很有威望,當時天下饑荒,諸封國的王、侯拿不到自己的租賦收入,反而不斷遭到搶掠,有的兩天才能吃上一頓飯,流離在外,甚至死於荒野。隻有陳國仍很富強,鄰郡的百姓紛紛前去投靠,駱俊拿出全部資財賑濟他們,使他們得以保全性命。陳國擁有的部眾達到十餘萬人。



    



    初平元年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劉寵率軍屯駐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絲毫不顧忌朝廷的忌諱。眾所周知,漢朝眾藩國的國王都是隻享有境內食邑的虛君,實際並不掌握權力,他的種種舉動可以說是相當違製了。若是在太平時期,他早就受到皇室的忌憚,而被處理了。但是現在處於漢末天下大亂時期,居然也就沒人說什麽了。



    



    話回原題。



    



    袁術見陳瑀狡辯,也懶得跟他扯嘴皮。他直接用眼神示意楊弘,楊弘會意,將幾封書信恭恭敬敬地放在陳瑀身前,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陳刺史,您自己看看吧!”



    



    陳瑀頓覺不妙,隨意拿起一封信打開一看,冷汗便流下來了。



    



    因為這些信不是別的,正是陳瑀這些年來與袁紹之間的私信。



    



    袁術質問道:“陳瑀,你靠本將軍的抬舉當上揚州刺史,卻又與袁紹那廝勾結,其心可誅!這些信沒冤枉你吧?”



    



    陳瑀這下心中叫苦不迭。心說自己當初寫這些交好袁紹的信,完全是打著兩麵xià zhù的主意。畢竟袁紹與袁術這兩兄弟南北對峙,誰也說不好哪方會取得最終的勝利。陳瑀隻是在給自己留條後路而已。



    



    結果現在這條後路卻斷送了自己的生路,變成了對付自己的shā shǒu鐧。



    



    他喏喏不敢言,好一會兒才緩過來,不斷叩首求饒道:“罪人自知難逃一死,還望將軍放過我的家小。”



    



    袁術見他認罪,也不願再難為他,大度地表示道:“這是自然,本將軍不是嗜殺之人,就答應你好了!”



    



    軍士將陳瑀帶下去後,袁術詢問楊弘:“大將,依你之見,我們接下來該如何?”



    



    楊弘捋了捋胡子,道:“夫舉大事者,非據一州,無以自立。眼下周邊各地中,唯有揚州可以立足。而主公若要立足於此,就必須讓六郡屈服,而後由主公麾下心腹分任郡守方可。”



    



    說到這,楊弘命人拿過地圖,指點道:“我們現在的位置九江,南麵是lú jiāng,東麵是丹陽。其中lú jiāng太守陸康為朝廷忠臣,隻欲自守而無向外攻伐之心,故而我們可以延後再對付他。而九江太守周昂和丹陽太守周昕這兩兄弟皆為袁紹黨羽,二人皆為我等心腹大患。其中周昂倒也罷了,那周昕坐擁丹陽之地,麾下丹陽精兵無數,對我軍威脅極大!我軍應當先攻周昂,後除周昕。隻要除掉了這兩兄弟,主公就可以在揚州紮下根基。而後其餘四郡可徐圖之,隻要沒有外人幹涉,那麽揚州之地徹底落入主公手中,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袁術拍手讚道:“好!大將大才!就這麽辦!”



    



    閻象卻沒有楊弘那麽樂觀,他提醒道:“主公,雖然周昂無甚才略,但畢竟手下也有不少精悍之卒。反觀我方,為了突襲陳瑀不被他發覺,故而隻帶了不到千人前來曆陽。主公的大部隊尚在汝南,而陳瑀手裏的郡兵又實在不堪一用,僅憑手中這點力量,想對付周昂,難啊!”



    



    “這……”袁術剛欲開口,楊弘打斷道:“閻主簿此言差矣!”



    



    隻聽楊弘侃侃而談道:“周昂無能之輩,昔日在陽翟坐擁一州之地,麾下兵馬無數,卻被孫堅小兒一支疲敝孤軍輕易擊敗,淪為笑柄爾!而反觀主公麾下,紀靈、張勳、橋蕤等人,皆勇略過人之輩,豈不強過周昂百倍?俗語有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主公麾下有諸多良將輔佐,兵力多寡又有什麽要緊呢?”



    



    閻象心說楊弘你說的這什麽屁話!那紀靈等人是否是良將另說,你拿這不到千人的兵力去打周昂的上萬大軍,就算孫武再生也難為無米之炊啊!



    



    “主公,不可……”閻象剛要反駁,卻沒想到袁術立刻打斷了他。



    



    袁術不悅地對他說道:“大將所言正合我意,周昂無能之輩,不足為慮。閻主簿不必多言!”



    



    “散了!”



    



    眾人散去後,閻象不由痛罵道:“楊弘,奸邪小人也!今以讒言壞主公大事,我等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