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蠱惑人心
字數:5740 加入書籤
由於未來的世界裏,形形色色各路傳銷案件層出不窮。
作為一名靠新聞吃飯的人,從相關報道中,卓群對此類騙局的共性早已了如指掌。
所以他給大家編造的故事就很圓滿。
具體情節是這樣的。
卓群聲稱自己有一個“財院”畢業的親戚,去年為留京分配的事,找自己家裏借過六百元錢。
後來這個親戚去了瑞士一家銀行設在京城的調研機構。
近期這家調研機構推出一項規模在二十萬元的金融指數分析投資基金。
不為盈利,隻是為了給這家銀行即將在共和國正式開展的某些業務,提供一些實驗性的參考數據。
可惜這個基金規模太小,又是實驗性短期項目。
盡管具有保本,百分之十月息回報的好處,這家銀行卻無法向常規客戶推薦。
於是經研究,銀行決定辦成助學基金,由高校在讀學生參與。
為的是在收集數據的同時,也能對大學生群體有一些經濟幫助。
因此卓群這個親戚,得知這個項目後。
就把本來打算要歸還卓群家的六百元,自作主張幫卓群投進去了。
因為怕卓群心裏沒底,差不多快到一個月了才告訴他。
果不其然,卓群得知此事,心裏卻直打鼓,生怕這事兒沒譜,鬧了好幾天情緒。
但他沒想到的是,投資時間一滿整月。
親戚居然把他叫去,真的給了他一百二十塊。
所以他今天才會有錢請大家吃飯。
可怎麽會是一百二呢?
理應是六十呀。
卓群跟親戚再一打聽。
這才得知這個基金而且不光有投資收益,還有推廣的獎金。
具體說來就是二百塊為一股,投資為期三個月。
每月投資人都可以拿到百分之十的分紅,期滿還能拿回本金。
此外,投資人還能身兼推廣人。
如果自己投資同時同時介紹別人也來投一股,還能獲得額外百分之十的推廣獎勵。
其實卓群的親戚是把自己應得的六十元也給了卓群。
要是這麽算下來,就等於是二百塊存三個月,能拿到八十元錢了。
這是多麽高昂的利息?
百分四十的回報啊!
銀行整存一年才給百分之十。
但最妙的是,這個基金暫時還沒滿額。
親戚建議卓群,說他大可以介紹其他同學來參與。
既能幫同學掙錢,自己還能從中再掙點推廣獎勵。
這可比勤工儉學強多了。
所以卓群就趕緊把這事兒告訴大家了。
當然,他是不會掙大家錢的,也會像親戚一樣把推廣獎金還給大家。
甚至大家去拉別人來,獎金也是大家自己的。
這純粹就是為了有福同享。
還別說,卓群這麽一介紹完,這一桌子的男性,幾乎全被吊起胃口來了。
要知道,未來在我國相當知名兩家美國直銷公司,如今才剛剛開展初步業務。
國內大部分人對“老鼠會”這樣的經濟模式全都不了解。
這乍一聽,誰都覺得這還真是件“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你想啊,連沒錢都不怕,如果誰能拉人頭來,也一樣掙錢啊。
隻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可比暑假當家教,幫老師抄論文強多了。
特別是卓群還懂得室友們身為學生的心理。
他既給自己頭幾天反常找到了合理解釋,又故意把時間限定在了三個月。
就是為了讓大家覺得時日不長,能趕在寒假之前拿到本金,打消掉所有後顧之憂。
另外,這幫還沒走入社會的大學生哪兒見過這麽“正規”的合同書啊?
卓群這天下午還特意跑到中關村。
找到一家公司,花了二十元租用了人家的電腦。
然後靠自己打字,自己p圖,又花了十元錢打印。
整出了一套像模像樣的“試驗助學基金”介紹書和投資授權書。
這就更把大家夥兒唬得一愣一愣的。
李凱最興奮,他愛這個“空手套白狼”的掙錢辦法。
“那個,卓群,你說真的?別開玩笑啊,我拉來別人買,真的能拿到錢?”
而喬健的性子最急,當場就明確表態,做了第一位投資人了。
“幹啊,幹嘛不幹。這麽好的事,我買一股。哎,卓群,要是下個月真能拿到錢,我也請你喝酒。”
許雲濤呢,作為宿舍大哥,覺著自己也理應盡量幫忙。
“卓群,要這能這樣,確實是好事。那我也買一股吧。不過,我買也是為了支持你。推廣獎金你就拿著吧,總不能讓你白忙。”
卓群可沒那麽傻,他還要靠兄弟們鼎力支持呢,那才是核心利益所在。
哪兒可能為這點小錢“不仗義”呢?
馬上就堅定的表示,一定把“仗義”進行到底,堅決不掙大家的錢。
誰要是不肯拿推廣獎金,幹脆就買煙買酒當公共福利得了。
好,這下更得大家喝彩。
可就在形勢一片大好,所有人都蠢蠢欲動的時候。
偏偏郭玥這個有心理潔癖的姑娘卻受不了世俗的歡呼雀躍了。
終於忍不住出聲喊停,而且以極不情願的聲音抱怨。
“哎呀,你們不是學新聞的嗎?怎麽成天就聊這些啊,錢錢錢的,太俗了吧?跟銀行裏天天盯著利率的大爺大媽似的。就不能聊聊別的嗎?”
跟著還冷冷的打量了卓群一眼,對他這個始作俑者表示尤為不滿。
姑娘的話,特別是漂亮姑娘運用激將法,對這幫多數還沒女朋友的小子們當然管用啊。
這一盆冷水潑得大家熱情降溫,都不好意思起來。
甚至意誌薄弱的顧維嘉和何旭馬上“投敵叛變”。
“是是是,你批評的有道理,談這個,確實有點俗。那行,咱就換個不俗話題。”
“哎,可那聊什麽啊?要不你起個頭,你說說你們學校現在都流行幹什麽呢?”
恰到好處的捧場,讓郭玥的表情柔和起來。
“我們學校現在正傳著看《廊橋遺夢》的英文版圖書呢,中文的你們看了沒有?”
何旭接話,“電影我們都看過,書還沒有?”
“電影?電影哪兒能跟書比?”
眼瞅這一眾男生都露出悉聽高論的模樣。
郭玥語氣帶上了小興奮,繼續給大家論述自己的觀點。
為什麽書的內容比電影好。
為什麽英文原著又比粗糙的中文譯本更令人感動。
確實,1996年最大的文化熱點現象恐怕就是《廊橋遺夢》了。
這部中年人婚外戀為主題的電影傳入我國引發了巨大轟動。
得到了眾多中年關注和高知階層的認同,繼而圖書也跟著暢銷起來。
說實話,把話題轉到這方麵,這既是郭玥率真表現,也是她天性的選擇。
作為了解她的卓群很能理解。
而且他也知道這部作品在郭玥心裏的位置。
其實並不亞於《飄》或《簡愛》這樣的傳世經典之作。
以前他們相戀的時候,郭玥就常常喜歡把他們倆置於劇情中進行人性設想和愛情討論。
可問題是郭玥這樣的表現,現在等於是拆他的台啊。
他這頓飯連煙帶酒菜算下來,得一百多了。
這麽大的花費,他的目的就是為了拉資金啊,可不是給郭玥辦“文談會”的。
他怎麽可能心甘情願吃這個啞巴虧呢?
何況以他現有的底子,也實在是吃不起這個虧。
於是找了個插話的機會,卓群開始跟郭玥抬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