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千萬身家

字數:4853   加入書籤

A+A-




    全是托卓群的福,在郵市裏嚐到甜頭的人裏,還有許老板這一號。

    1997年的春節之後,由於行情始終處於上升通道。

    再加上許老板跟著卓群炒作的兩種“田村卡”又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

    “梅蘭芳”和“豬卡”向上攀升所帶來的利潤,用於支付高額利息之後,居然還有富餘。

    因此這位老兄立馬躋身市場上大郵商的行列。

    而且隨著價格持續上漲遠遠拋離了成本區。

    許老板頭段時間的惶恐情緒也全都扔到“爪哇國”去了。

    他對後市越來越看好,玩兒的越來越大膽,一直都沒有給卓群打過電話。

    甚至到了二月底,他直接就把自己的攤子交給妻弟來經營了,從此再不過問。

    而他自己,隻專心致誌的用籌借來的錢炒“田村卡”了。

    這也是很自然的事兒。

    像行情這麽好,價格天天在漲。

    這就像是天天有人在托著他騰雲駕霧的走。

    他根本不必費什麽勁,每天隻要坐等別人陸續送上門的錢,然後轉手換成“田村卡”。

    就有大筆大筆的利潤輕而易舉落入袋中。

    說白了,他的層次完全不一樣了。

    如今做的是長線投資的大買賣,已經成了在市場家喻戶曉一方人物。

    再不必像過去那樣守著櫃台,事必躬親,塊兒八毛的掙小錢了。

    尤其是進入1997年3月。

    郵市的行情變成了根本不回頭的瘋狂上衝,變成了不分品類的全線上漲。

    無論是誰,都是目瞪口呆瞅著自己手裏的貨。

    隨著小時,隨著分鍾,“蹭蹭”地往上躥升。

    這還是從未有過的現象,堪稱萬馬奔騰,那真是天上直接掉錢呀。

    隻要手裏有貨的,人人都是贏家!

    反倒是手裏的現金,一下子變成了人們焦慮所在。

    於是幾乎市場上所有人,都如同進入了四十大盜的寶庫一樣,迸發了極大的狂熱。

    大家夥像高呼“芝麻開門”的咒語一樣,齊聲歡呼著“買!買!買!”

    而許老板當然也與市場同步,豪邁無限的一路狂收上去。

    “梅蘭芳”,他從七千五元一直收到了一萬三千元。

    “豬卡”,他也從一千六收到了三千。

    這兩個前期熱門品種,雖然由於積累的漲幅過大,眼下已經不是跑在最前麵的了。

    但因為許老板囤貨較早,手裏貨非常足實。

    他從中所獲的利潤照舊是相當可觀,非一般人能比的。

    實際上,他反倒因為在市場裏的名氣越來越大。

    那些自己不敢炒,貪圖高額利息,主動給他送錢的人越來越多。

    他的資金量又跨越了一個很關鍵的門檻,進入了千萬級。

    這筆錢要換算起來,其實並不亞於二十年之後的十個億。

    那麽在當時的月壇郵市裏,他已經當之無愧屬於上層行列的大佬了。

    所以,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獲得晉級的許老板,也就像鯉魚跳龍門一樣加入了新的圈子。

    每天跟他打交道的人,變成市場上七八個同樣身家過千萬的大郵商,還有在郵市上手握大權的管理者裴主任。

    自然,更本質的變化,還有許老板的工作方式。

    對於此時的他來說,已經徹底變成悠閑式辦公了。

    每天上午,他就拿著個保溫杯去市場上溜達一圈,看看行情。

    這既為了抖抖大佬的威風,也為了讓那些把錢交給他的債主們放寬心。

    到了中午時分,再隨便吃個盒飯。

    下午,這位老兄就會跟著其他的郵市大佬們,前呼後擁著裴主任,鑽進了權金城洗浴中心。

    當然,開一個房間肯定不夠的。

    因為有想鬥地主的,也有想打麻將的。

    而且正事也不能耽誤啊。

    市場上的人如果要做大買賣,誰都知道跑這兒來找。

    那就還得空出一間房,備著專門來談買賣、做交易。

    咱們拿許老板為例,眼下少於二十萬的買賣根本不談,五十萬的才算正經事兒。

    所以這些能在這裏泡著的主兒,往往是每人出一萬,辦一張權金城的金卡,輪流做東。

    如此請客既有麵子,花錢還有優惠,再劃算不過了。

    而過上了天堂一般日子的許老板,如今內心隻有一個感悟。

    那就是賺錢要借力,還要運氣好。

    譬如打羽毛球,順風球輕鬆無比,如果逆風,那就成了艱難困苦。

    這是千古難得的大機遇啊!

    大風口上放風箏,憑風借力,掙錢是必須的。

    另外,誰讓他還遇到了卓群這個大貴人呢。

    遇到這小子就等於找到了一座金山。

    如果不是有這樣內幕消息。

    哪怕行情再好,他也沒膽量把身家性命全壓上,進行如此孤注一擲的豪賭。

    那肯定是低來低走,高來高去,小打小鬧的賺點有限的差價而已、

    所以從這一點說,他相當的感激卓群。

    也慶幸自己看慧眼識人,始終善待與卓群,才最終收獲了一份如此豐厚的回報,實現飛躍似的發跡。

    當然,在最早開始涉入其中的時候,他是怎麽也想象不到他的身價有朝一日會到達這個量級的。

    一想到卓群的人脈隻能靠窮學生去湊錢,而他卻有市場上的資金充裕的同行做後盾。

    他就不禁滿懷得意,心裏暗喜。

    他敢斷定,他和卓群之間,吃肉的和喝湯的其實是對調過來的。

    別看自己後發力,其實是跟著卓群撿錢的。

    但他的資金量大,摟錢的耙子就大。

    論收獲一定已經遠遠超過了卓群了,而且不止一倍。

    如此便證明了一個道理,做生意是需要運氣,但關鍵是要看運氣來的時候,你能不能就此抓住。

    而這麽一想,他也就徹底不在乎被卓群占的那點便宜了。

    甚至有點猶豫,是否該主動再聯係一下卓群了。

    年輕人氣性大,別為了一個月沒掙著他的錢再鬧別扭。

    嗯,也許該主動給這小子點甜頭了,哪怕不買消息呢。

    請他吃頓飯,聯絡一下感情也是很有必要的。

    結果天知道為什麽會這麽巧。

    就在許老板剛動這個心思的時候。

    卓群還真禁不住許老板的惦念,竟然出現在了月壇郵市的門口,主動來找他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