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卓眼未來
字數:5550 加入書籤
隨著卓群財富的迅速擴張,龐大的財務工作和法律需求也在迅猛增加。
很快,就絕不是他單純依靠外聘律師和財務公司的辦法,所能消化掉的了。
於是進入1999年,卓群決定要開辦屬於自己的公司。
為了體現出他獲取財富的奧秘,公司被他命名為“卓眼未來投資谘詢公司”。
選址就在亮馬河畔的京城大廈的頂層。
這座大廈是1991年落成的超高層智能化大廈。
地上52層,地下4層。擁有3.4萬平方米高檔寫字樓。
每層使用麵積1400平方米,241套豪華公寓設計獨具匠心。
另有全套歐洲名廠生產的廚房備和完備的家私。
精心設置的酒店式公寓服務進一步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延伸了寫字樓公寓的理念。
雖然183.5米的京城大廈總高度,比當時被譽為“京城之巔”的京廣中心要矮上27米。
可它勝在距離卓群住的凱賓斯基飯店非常近。
從此處到彼處,總共不過七八百米的路程,步行十分鍾即可走到。
而且最關鍵的,京城大廈還是隸屬於卓群開戶證券公司的產業。
卓群每天要去的證券營業部就在這裏。
如此一來,卓群作為證券公司老客戶,不但包下頂層的費用,得到了最高優惠九折的價錢。
樓下的證券營業部還專門在卓群的樓層為他設置了終端機,連接好了交易係統。
並且每個交易日都會派工作人員來值守,專門為其提供服務。
在這還沒辦法用電腦交易的時代,可說是絕無僅有,全方位超規格的vip待遇。
而這樣一來,卓群今後隻需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就可以做證券交易了。
毫無疑問,交易環境的私密性和舒適性,都由此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提升和保障。
當然,既然決定要辦公司,卓群絕不會忘了向他的哥們兒們伸出橄欖枝。
事實上,許雲濤、顧維嘉、何旭和李凱,作為為數不多,卓群能充分給予信任的幾個人。
他也隻肯把部分涉及利益核心的工作交給他們來替自己分擔。
所以在租下這層大廈的第一時間,卓群除了帶著自己的女朋友康妮來一睹為快。
跟著就是叫來了他的四個曾經的同窗,為他們開出了極為優厚的招攬條件。
卓群表示具體需要他們幫忙處理的工作隻有兩種。
一是繼續尋找四合院的房源。
二是在他分身乏術的情況下,代替他去見部分客戶,商談並處理借款事宜。
而他給他們開出的條件就是。
如今在校期間算兼職,月薪暫時五千元。
畢業後如果願意來正式就職,月薪一萬,還免費提供高級公寓。
他們今後促成每筆房產交易和每筆借款業務的獎金,都提升為五千元。
此外,他除了會給他們配備手機,買西裝、皮鞋、報銷全部打車費和電話費。
還會給每個人一間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立辦公室。
為他們印製的名片均冠以副總的名義。
如果他們日後能夠考下駕照,甚至還會為他們每人配一輛汽車。
至於唯一對他們所提出的限製性的要求。
那就是為了維護公司形象,他們從此時此刻開始,打車不許再坐麵的,隻能坐夏利或富康。
天哪!像這樣優厚的條件,有誰能想的到?
這就等於讓他們幾個,沒畢業就提前實現了普通人窮極一生也未準能達到的職場夢想。
那不用說,這四個402的室友又怎麽可能不動心,怎麽可能會拒絕呢?
那必定是欣喜若狂,感恩戴德,要為卓群大唱讚歌啊。
什麽“你一直是我們追趕的人,卻永遠難以望其項背。”
什麽“哥們,我們認識你,真是三生有幸啊。”全甩出來了。
尤其是當402的四位新任副總,各自站在他們未來的辦公室空間。
或叉腰,或端著咖啡杯,或噴雲吐霧俯視街景,暢想未來時。
一種難以描述的滿足和欣喜,讓他們已經擁有成功人士的感受了。
他們每一個人都對卓群感激不盡,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他們堅信無所不能的卓群,必定會提攜著他們,一起走向人生的輝煌。
不過別看公司硬件條件這麽好,給幾位同窗待遇這麽優厚。
可有意思的是,說到公司的主體業務,卻很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
因為雖然在名義上,公司的主要經營內容,分為房地產投資和證券投資,以及相關谘詢業務。
但實際上這個公司卻沒有聘請專業人員組建投資團隊,也不從沒有過任何以公司名義進行的實質投資行為。
卓群所雇請的其他正式員工,除了接待、後勤、保安之外,全部都是法務人員和財會人員。
說白了,這個公司真正的客戶隻有一個,那就是卓群自己。
這家公司存在的實際意義,就是卓群想為自己打造的一個,提供全方位法律和財務支持的私人團隊。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卓群要避開“非法集資”的罪名。
所以他根據非法集資的法律定義,做出了一係列規避法律責任的措施。
比如說,他接手的資金從來隻是以私人借款名義,走民間借貸的形式。
既不涉及他公司的賬目,也不以書麵形式約定任何借款限定期限和有關回報比例。
由於他的客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朋友介紹的。
真正的條件從來隻存於口頭,全憑個人信譽維係。
而這個公司聘用法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就是為了保證他以個人名義簽署的一切文件或合同,嚴謹無漏洞。
盡量避免他承擔額外的法律風險,或被人鑽空子的可能。
說到財會人員的工作,那就更簡單了。
他們除了負責計算出每個月卓群個人賬戶的進賬與收支的數據報表。
就是每個月卓群要及時給付的每一筆利息,並且代為存款和轉賬。
至於牽扯到稅務方麵的工作,都遠比其他公司要簡單多了。
因為出於利潤最大化的考慮,卓群買到的房產,完全都掛在他個人名下。
股票投資方麵,也是在用卓群和他四個哥們的個人賬戶在進行。
而公司的賬目是隻出不進,看上去完全是賠本買賣。
全靠他個人注入資金來維持運轉。
那麽按照此時的法律規定,證券交易方麵,卓群就連個人所得稅都不用繳納。
是既安全又劃算,再合適不過了。
說起來唯獨有點欠缺的地方,那就是卓群這個公司實在人少。
法務部六個人,財務部十二個人。
再加上他的一個專用秘書,兩個內勤,兩個保安,兩個前台,兩個司機。
所有雇員滿打滿算,哪怕加上四個哥們兒,也就是三十一個人。
那可想而知,一千四百平米的辦公空間會有多麽空曠。
所以他的每個員工都不用拚接的辦公桌,而是獨立的大班台。
公司內部裝修也豪華至極,普通公司的茶水間,在這裏宛如一間咖啡廳。
此外除了大小不等三間會議室,還有獨立的娛樂室、閱覽室。
甚至包括開放式廚房在內的一個大餐廳。
而公司給雇員們提供的免費午飯,是每天讓底商的茶餐廳上來擺三十二人份的自助餐。
那能來這裏就職的每一個人,無不是幸福滿滿啊。
自然,無論男女,無論多大年歲。
全把卓群這位大方的老板視為上帝一樣的存在。
公司外麵的人可千萬不能來。
因為隻要來過一次,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