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改革(上)

字數:7942   加入書籤

A+A-


        “那麽該怎樣改革呢?”李澤成輕聲說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萬聰也是在一旁翹首以待,兩人並沒有表現出特別激動的樣子。

        改革固然神聖,但真的不是那麽簡單的一件事情,而且類似的話語林狼已經和他們說過了數次。

        現在,當下,最重要的是怎麽讓師說網被家長所接受,以及如何讓師說網吸引龐大的師資力量。

        周華興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對著李澤成說道:“想必,你們林總知曉我的到來後,應該有所交代吧?”

        李澤成短暫的愣了一下,隨後笑道:“果然什麽都瞞不過周老。”

        隨後,李澤成便將筆記本的屏幕轉向周華興,隻見上麵的一個文檔裏寫著兩排文字:

         tv1:廣告。

         tv10:教育專欄。

        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是最為有效而直接的方法。

        周華興非常清楚,央視新聞在華夏人民心中的分量有多高,林狼也很清楚。

        如果說有哪個公司或者品牌把廣告打在了央視上,那一定是經過嚴格審核的,具有絕對的可信度。

        同時,如果哪個公司被央視點名批評,那完了,聲譽將會一落千丈。

        在這個智能機還尚未如後世一樣普及的年代,電視就是大多數人的一個消遣時間的方式。

        飯後的晚間新聞、睡前的電視劇定點播出

        也許,這個年代青少年看電視的時間和頻率已經非常低了,網絡對他們而言更有吸引力,可是看電視的家長仍在多數。

        而決定家庭大事,管教孩子的都是大人,在華夏,小孩子們做不了什麽主,也改變不了什麽。

        所以林狼的想法很清楚,先在央視一台打廣告,讓家長們開始了解並接觸最後信任師說網,同時也能吸引師資力量。

        然後在央視十台,也叫央視科教頻道,合作推出一個教育欄目,介紹各種行業的魅力,紀錄那些追夢人的艱辛和最後夢想實現的感受。

        “真是一箭雙雕啊!你們林總簡直就是天生的教育家,也不知什麽時候可以見上一麵,如果你們的師說網最終能成,那將是華夏的一大幸事!”周華興將目光從筆記本上收回,看著李澤成說道。

        李澤成微笑著回道:“借周老的吉言,等兒子中考完林總就會過來了,以後肯定會見麵的,他對您早就仰望許久,知道您對教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也知道您每年都會去龍陽村支教。”

        “噢?”周華興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龍陽村是華夏川省的偏遠山村,名不見經傳,川省類似的貧困村實在是太多了,因為地震頻發的緣故,這裏妻離子散的家庭也不在少數。

        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周華興來到了龍陽村,這是一個災後重建的村子,村子裏有幾十個失去父母的孩子。

        周華興看到他們孤苦而又頑強地生活著,很多十一二歲的孩子都會下地幹農事,七八歲的孩子也能幫點小忙。

        雖然生活艱辛而貧困,但每次有外麵的好心人,帶來好吃的、好喝的、新衣服、新玩具、新書包的時候,他們臉上依然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算上今年,周華興已經堅持4年前往龍陽村支教了,每年支教一個月,雖然吃喝住的條件差了一些,但是他也不在乎,因為他小時候就是這麽過來的,而且每次聽到孩子們歡樂的叫他“周爺爺”的時候,他感到非常幸福。

        隻是,周華興很好奇林總是怎麽知道的,他支教是一件秘密進行的事情,除了村子裏的人,就隻有同來支教的人才知道啊,相處多了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但也約定不外傳。

        難道那位林總也是其中的一員?可是周華興記憶裏好像沒有誰符合呀。

        哎!不管如何,林狼在周華興心中的分量又上了一個台階。

        看著自己麵前兩人深切的目光,周華興笑著道:“你們放心,我回去就立馬召開會議,央視這條線我會幫你們牽上的。”

        “謝謝周老!”

        “感謝周老!”

        萬聰和李澤成都露出了激動的笑容,雖說周傑倫的代言萬聰已經談妥,可那是針對年輕人的,在華夏決定孩子的更多的是家長,如果央視這件事成了,那距離師說網發揚光大的那一天也不遠了。

        隨後,兩人親切友好的將周華興送上了飛機。

        一路上,周華興的助理都滿懷疑惑,什麽時候周老和兩個年輕人這樣交談甚歡?

        

        qs縣,溫馨家園小區,某住戶書房內。

        林狼正看到李澤成給他發來的喜訊,一個簡單的手勢:ok。

        林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雖然這一次他也是十拿九穩,但真正事成的那一刻還是止不住的高興。

        前世林狼就知道周華興這個人,教育界的前輩,當時已經是他逝去的時候了,林狼是在新聞中看到他的故事,去龍陽村支教也是那時曝光了出來。

        按照前世的發展,周華興活到了90歲,而這支教也是堅持了0年,當初他所教授的孩子們也都已長大成人。

        你能相信一個人0年每年都去貧困的偏遠山村支教一個月的場景嗎?

        並且,這0年還是從60歲到90歲的高齡期!

        無法想象!

        哪個人不想著安享晚年,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休閑生活,可他的一生終是完完全全獻給了教育、獻給了後輩,直至教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隻能說,周老就是華夏未來花朵們最辛勤的園丁。

        這一點,林狼都自愧不如。

        當時支教事情曝光的時候,無數華夏人沉默了。

        很多支教一個星期就匆匆回來、還到處宣傳自己支教事情的年輕人,這一刻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感覺都遮擋不住自己臉上羞愧的神情。

        年輕人活在名分裏,老年人卻活在行動中。

        這真是社會的悲哀!

        所以,這一世,林狼要更快地站出來。

        他之所以,將師說網的創建和發展進行得這麽快,就是因為時間!

        任何一個國家的強大都需要時間的沉澱,而這種沉澱過程中包含著與時俱進的發展決策、夯實過硬的基礎建設、源源不斷的人才培養

        而林狼想要做的,就是人才培養,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甚至是周老有生之年,幫助祖國建立一個完美絕佳的教育體係,從而走出無數個優秀的人才,進而讓華夏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次日,京城,教育部大樓。

        位於8層的會議室內,莊嚴的紅木桌旁,正圍坐著一群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全是教育部內的高層任職幹部。

        落座最上方的,正是教育部部長周華興。

        “近些年來,九年義務教育的推出和實行在大範圍內還是比較成功的,如今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兩件,第一,爭取將其做到全國範圍內的全麵普及,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書可讀,不論他生於農村還是城市,也不論他在大山還是高原,隻要他是華夏人,就要獲得他這個年齡該獲得的教育知識。”

        頓了頓,周華興喝了一口桌上茶杯裏的涼白開,繼續對著麥克風說道:“第二,就是改革。大家都知道改革是一件牽扯眾多耗費巨大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簡單完成的,現在大家先看看自己桌上的筆記本裏上麵師說網的詳細介紹信息,它就是我們改革方向的第一步。”

        話音落下,這群教育行業的資深工作者們都看向了自己麵前的筆記本電腦。

        每個人都較為熟練的操作起來,翻看著頁麵上的信息。

        隨著時代的進步,他們的辦公工具也在進步,與幾十年前的書本相比,電腦確實是快捷方便了許多。

        不一會兒,每個人都對這個師說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當然,也有人早就知道這個網站的存在,隻不過沒有說罷了。

        周華興也清楚,任何一個部門裏總會有兩個派係存在,他們這兒自然也是如此,說不上誰對誰錯,隻能說大家的理念不同。

        因為人總是會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所有人都想的一樣。

        但是這一次,沒有誰可以阻擋他改革的決心,而且他也知道哪些人會反對他。

        果然,一個周華興想象之中的聲音出現了。

        “周部長,雖然這個師說網上描繪的宏圖的確不錯,各種想法也都有根有據,方方麵麵也都考慮清楚,但是真正實現起來得花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首先,電腦本就不是家家都有,接著讓讓每個初中高中甚至小學都建立各種興趣社團、招收各種興趣老師,配上各種運動、音樂等器材、器具,這要花費多少?雖然我國目前經濟實力起來了,但需要用錢的地方還是太多了,軍事、科技甚至很多基礎建設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現在大花費的去投入到教育之中,這合適嗎?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嗎?”

        張副部長非常實際的話語,讓在座的人全都微微點頭,不過這些話也在周華興的意料之中。

        他當即回答道:“沒錯,對教育投資永遠都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可是教育難道不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嗎?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大家都忘了嗎?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也都是從少年時期走過來的,是國家對我們這代人的悉心培養,我們才得以學有所成,報效祖國。

        是的,目前華夏進步巨大,在很多方麵甚至都是全球領先的地位。

        可是,教育真的已經落後太多了。

        曾經周總理說了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無數學子有了清晰可見的目標,才得以刻苦用功、學有所成。

        才得以做到幾乎零基礎的研究出原子彈,才得以做到成為全球第三個載人航天的國家

        現在呢?幾個孩子知道為什麽讀書?就為了將來的學曆和畢業證?為了那塊進入好單位好公司能獲得穩定工作的敲門磚?

        雖然從小就有自己清晰目標、並為之學習努力前進的人有,但相比諾大的華夏而言,僅僅隻是極少數罷了,絕大多數孩子都不是非常清楚自己人生的理想和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