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2章 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

字數:4516   加入書籤

A+A-


    “裏麵有……那個,殘疾的孩子嗎?”周大姐低聲問了一句。

    “有。”張彥明點了點頭“所以我們把托老所和青訓營開在醫院旁邊。被遺棄的孩子裏需要治療的是多數。”

    周大姐抬頭看著園子裏的設備施施,還有不遠處活潑的孩子們。

    從醫院出來她就恢複了正常狀態,雖然和張彥明顯得還是比較親膩,也是在合理範圍內。

    張彥明其實能夠理解,她心裏壓力有點大,孩子對她來說是一種無力的恐懼,而剛才他就是她是全部的依靠。

    或者還有點別的東西,就像工作帶來的巨大驚喜,可以擺脫日常的各種麻煩的那種喜悅。反正挺複雜的。

    “你們接受社會捐款嗎?”

    “不,不接受。我們的基金還有基金下麵所有的項目都是封閉的,不管是物資還是捐款都不需要,也不想需要。”

    “為什麽?”

    “獨立性。比起帶來的各種麻煩,保持獨立性更能讓我們安靜的做事。”

    “你還怕麻煩?”

    “我怎麽就不怕麻煩?而且完全沒有必要,一年也用不了幾個錢……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就越多,很多時候我代表的不僅僅是我自己。”

    周大姐扭頭認真的看了張彥明一眼,這個記憶裏曾經被自己忽視的小男孩兒,現在已經是一個電話就能把自己安排到某辦的大人物了。

    這還真是世事無常。周大姐也說不清這大半天自己是個什麽狀態什麽心情,不過,是真的好,有一種從裏到外的輕鬆。

    這就是有了依靠的感覺吧,隻是出現的有點晚,不隻是年紀的問題,時間也不對。

    周大姐一瞬間想了很多,甚至連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都想了些什麽。自己那個傻妹妹喲,到底是放棄了什麽?

    這些話她不會說出來,年近四十的她經曆過很多,也明白很多。有些人有些事,過去就是過去了,提起來也隻能是無趣。

    “那,我把孩子放在這裏,算是什麽?寄養?托兒?怎麽收費?”

    張彥明扭了扭眉毛“收費?”他還真沒想過這方麵的問題,青訓營裏的孩子向誰收費去?所有支出都是基金消費。

    “收不收?”周大姐看向張彥明“我兒子又不是孤兒,我平時也會來陪他,不收費不合適。”

    “沒想過這事兒。”張彥明實話實說“平時大夥把孩子放在這邊也沒收過錢,反正都是自己員工,也不是常住。”

    “你這邊的員工不休息啊?”周大姐指了指帶著孩子的兩個青訓營職工,實際上是這裏的體育老師。

    青訓營雖然不是學校,但配置各方麵相當全麵,護工,文化老師,生活老師,體育音樂美術,手工勞動,都有。

    養隻是一個方麵,重點是培。

    張彥明要做就做最好的,要把更多更好的給這些孩子,讓他們能快快樂樂的成長,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他沒想過將來可以怎麽怎麽樣,孩子長大了回來報答什麽的,他隻希望這裏走出去的每一個孩子將來回憶這裏的時候,能是幸福的,快樂的。

    “這裏是輪休製,保持一年到頭每天都有人陪著孩子,照顧他們。”

    “現在這些不都是這裏的吧?”

    “嗯,一大半是職工的孩子,晚上就接回去了,算半個職工幼兒園。”

    “現在有多少孩子?”

    “十幾個。我們這邊成立的比較晚,是剛開始……渝州那邊孩子要多一些,有五十多個。”

    “你這個,上限是多少?”

    “當初建的時候是按三百人。我希望永遠也別住滿,最好是空著收不著人來才好。”

    “我就……一年交兩萬吧,管著夠不夠的就這樣了。”周大姐想了一下做了決定“要單間啊,我兒子東西有點多,混住不方便。

    再說偶爾我還要來呢,興許就在這陪他住幾天。要是條件夠,你們給安排去上學?”

    “嗯,各方麵允許的情況下,我們這邊會安排他去上學,那些你都不用管,這邊有專人和學校那邊對接,接送都有車。”

    “小學都沒正經念,能直接進初中嗎?”

    “啊?”張彥明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

    可不嘛,周大姐都快四十了,她兒子可不是十多歲了,他還一直想著是幾歲大呢。

    其實她女兒張彥明是見過的,那會兒還沒上幼兒園,想一想,也就是和張小悅差不多年紀。

    他聽周欣冰說過,大姐的兩個孩子中間差了五年,剛開始那會兒大姐不敢再生了,後來隔了五年才又要了一個。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那就有十一二歲了。

    “為什麽要直接上初中?係統的補習一段時間,然後從五年級開始不行嗎?”

    “那不是比同學都要大?”

    “大一歲半歲的有什麽不一樣的?初中和小學的知識結構完全不同,總要有個過渡。要好一點兒。”

    “那行吧,你看著安排吧,這方麵說實話我也不太懂,以前也不敢想。上學不能被同學嘲笑啊?”

    “不會,其實孩子之間還是比較單純的。開玩笑這種肯定是有,不過我覺得這方麵不應該避諱,而是要讓他去麵對,去學會不在意。”

    “我就是怕傷著孩子。”

    “越在意越敏感,不在意了也就不去關注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了,那才是健康心態。”

    “行吧。我什麽時候帶他來?找誰?”

    “走吧,我帶你去見見園長,把房間什麽的安排一下,然後你就回去搬吧,你也先住在這兒。正好要做呃……那個。”

    “行。”

    張彥明帶著周大姐進了主樓,按著指示牌找到辦公區,來到園長辦公室。

    青訓營的園長還兼著托老所所長,兩邊其實是一套班子在管理。是王洪剛的家屬。話說這邊的職工大部分都是家屬。

    “嫂子。”張彥明敲了敲門叫了一聲。

    “哎?哎喲,彥明啊,你怎麽來了?快進來。”

    “嫂子,這是我姐,姓周。姐,這個你叫嫂子,是王哥的媳婦兒,在這邊做園長。”

    張彥明給兩個人介紹了一下,“嫂子,我姐工作忙,平時沒時間照顧孩子,我讓她把孩子寄在咱們這邊,你給安排個地方。”

    “多大?男孩兒女孩兒?”

    “十二了,男孩兒,”周大姐回答說“我兒子先天性的下肢發育不全,不能走路,以後得麻煩嫂子你們多費心。”

    “哎喲,太可惜了,看了沒有?”有張彥明在,王家嫂子也沒拿周大姐當外人,直接問了出來。

    “看過,他爸就是外科大夫,沒辦法。”

    “嘖,那你可是真心不容易了,又要工作又要操心。

    那就接過來吧,正好我們專業就是做這個的,保證把孩子照顧的開開心心白白胖胖的,你就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