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 成功者的圈兒

字數:4522   加入書籤

A+A-


    吃完飯,廖娜和楊洋她們上樓回了房間,張彥明陪著大佬幾個來到準備好的接待室這邊,大家坐下來喝茶聊天,等客人上門。

    “你和這位接觸過沒有?”大佬點了根煙,隨意的和張彥明聊天。

    “沒有,久聞大名,從未謀麵。跟您說實話,我也不太想和他們接觸,我就一小老百姓,機緣巧合走到今天,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你這個說法就是些妄自菲薄了,英雄不看出處嘛,你能走到今天就說明你做的足夠好,你也並不比哪個差。

    不要看過去,要看未來,看現在,相對來說大家能在今天的位置上,你做的更多,也更有意義,這是經過證實的。”

    “您這話說完我心裏感覺就踏實多了。”張彥明笑著開了句玩笑。

    沒有公平的現實就是最大的公平,有的人生來貧寒,有的人一落地就什麽都有,這事兒張彥明其實看的相當開。

    人活著本身就充滿了未知,都是摸著向前,最有意思的不正是這種未知的變化嗎?

    就像張小悅,她出生的時候一無所有,甚至沒有家。這不就是命運的神奇嗎?

    “你的疑慮主要在哪裏?”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不同不相為謀,謀國於心,謀身舍智。”

    “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這個本來就無所謂,大家各做各的,國家這麽大市場這麽大,各自有各自的理念而已,不存在的。”

    大佬想了想,說“我感覺這個事情還是要找個時間大家坐下來說一說,說清楚。可能也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這個我知道,也認同。”張彥明點了點頭“但是你煮飯燃了柴火堆,不能說你煮飯的就沒有毛病。

    即然選擇了點火,那把火控製在一個範圍裏在點火的那一刻就成為了一種該負的責任,不是說你本人沒有那個意願就可以不負這個責任。

    我做每件事都會把他放在我所能夠控製的範圍內,如果不能控製我就把它毀滅掉,也不會用一句我也不想來應對後果。

    我並不是說每個人說話做事都要這樣,我也沒有那個資格,而且也不現實。

    但是即然我們有了現在的一切,站到了這個位置,是不是應該至少謹慎一下?在做事前多想一想,盡量多考慮一下後果?”

    張彥明的一些觀點和想法,上麵的這些大佬都知道個大概,他的一些文章或者說建議書內參上都有,大佬明白他的意思。

    “所以,你還是堅持你的四階論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你就這麽肯定一切會按照你的想法發生發展?”

    “對。其實您不是也相信了嗎?這個是明擺著的事情。”

    張彥明提出來的四階論,就是把地產分成四塊,第一是保障性住宅,第二是民生性住宅,第三是商業及住宅,第四是商品住宅。

    其實這個也不是他的發明創造,在往年的各種決定政策中也有相關的體現,隻是沒有這麽具體,也沒有嚴格的控製。

    這裏麵涉及到一個地區劃定還有比例的問題。

    再就是金融業涉入的程度問題,這個其實也是老生常談。說一千道一萬,就是監督執行的力度問題。

    至於像什麽公攤啊,商混啊,預售啊,對於這些本質上的東西來說都不值一提。

    老百姓看到的永遠都隻是表像。

    目前來講,張彥明可以說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已經引起了上麵的重視和關注。

    但這也引起了另外一些人的敵意,感覺他動了大家的蛋糕。就像當初的京地協。

    事實上,楠字係在這方麵還算是做的不錯的,至少得房率和質量上一直有底線,價格上多少也有控製,而榕字係和其他字係完全就是放飛自我了。

    張彥明也知道大部分事情其實是中下層搞出來的,但是這不能成為不管不論的理由。

    大多數國人總是逃不出一個圈兒,就是到了一定的地位以後,就開始把自己關在房子裏不再和外麵接觸,徹底的把自己和實際隔離開來,完全依靠文字和數據。

    這其實是一種意識上的飛升,自己神化了自己。

    這種現像相當普遍,和金錢地位有關係,但關係沒那麽大,很多小老板一樣是這個德行,天天拿個架子,躲在辦公室裏感覺可以操控一切。

    楊洋和廖娜她們回房間去了,給張彥明發了條短信。

    蓉城的二把坐了一會兒也找了個借口走了,看來是不想摻合這些大佬們的事情。其實他也摻合不進來,頂多混個臉熟。

    蓉城一把心裏有些不舒服,這個約會是通過他定的,要是等久了大佬不開心,他得承受結果。

    不過也並沒有等太久,大家喝了一壺茶,也就是不到二十分鍾,人到了。

    五個人,以南部為首,堆著笑臉走了進來。

    “元哥。”

    “來了,坐吧。什麽時候過來的?”

    “還是先給我介紹一下吧,今天有點事情,來晚了,有些失禮。”

    “沒什麽,都是自己人。這是張彥明,張副院長。彥明這是小南,你叫聲南姨。”

    張彥明伸手和南姨握了握,客氣了兩句,大家重新落座。

    “這是渝州吳小妹,這個是天眉,元根哥你應該認識。”

    大佬看了看南姨介紹的女孩兒,想了想才點點頭“有印像。記著你是出國了?”

    “是的伯伯,我今年回來的,九月初。”

    “這是完成學業準備回來大施拳腳了?”

    “沒有,我差著遠呢,現在還是學習,我爸說我至少要試煉十年。”

    “嗯,你爸爸對你還是蠻嚴格的,也是希望你成材,寄予重望啊。”

    “嗯,我努力,盡量不讓他失望。”

    張彥明看著這個女孩兒琢磨了一會兒,大概猜出來了她的身份,禁不住皺了皺眉頭。

    南姨來拜會大佬的目的其實不複雜,就是給這位吳小妹搭橋,主要是和蓉城這邊搭橋。這位就是中建科現在的老板。

    為什麽說是現在呢?她本來是個小雜誌的小記者,然後突然從京城返回渝州,一塊錢買了一個老廠。

    三年後,這個老廠和中建科合並,完成了股份改造。

    中建科是國企,還是高級國企,是建設部和科技委共同組建成立的公司。

    所以說一切都是傳奇。

    這一切就緣於這位南姨。

    張彥明縮在椅子上裝透明,聽著大佬和南姨聊天兒,南姨不時的把吳小妹和那個天眉扯進話題,確實是個頗有手腕的女人。

    “彥明。我就跟著叫你彥明吧,對於地產這一塊,您感覺未來會怎麽樣?”

    張彥明沒想到話題會甩到自己身上,看了南姨一眼,笑著說“您們聊,我年紀小懂的少,還是不發表什麽看法讓您見笑了。”

    “可別這麽說,楓城現在是名副其實的國內第一,您這麽說叫別人還怎麽說話?”

    “大家不是一個方向,楓城主要做的是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