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 殺豬飯三

字數:3936   加入書籤

A+A-


    這些莊戶們與自己有什麽仇什麽怨啊?
    要是把這幾百碗米酒都喝下去,估計就不是大醉一場的問題了,而是得酒精中毒了。
    即便米酒度數再低也架不住這數量啊,大唐應該開沒有開展洗胃急救這項業務吧?
    “諸位,先敬楊明府和劉主簿一碗。”李忘憂很無恥的直接禍水東引,甩鍋楊纂與劉瀟。
    他的話讓楊纂與劉瀟的臉也都黑了,上百名村民排隊敬酒,這誰也受不了啊。
    好在老村正有眼力,看出三人的尷尬,連忙出麵攔住了熱情的村民。由他出麵代定周村一百多戶村民敬了李忘憂與楊纂、劉瀟三碗水酒,才算讓那些村民消停了下去。
    一頓殺豬飯,吃得定周村五百多村民笑逐顏開,大呼過癮。
    牛家兄弟算是村中見多識廣的,卻依舊被李忘憂這頓殺豬飯給折服。
    “大兄,沒有想到小郎居然如此厲害,這豬肉居然也能做得如此美味,比之長安城中的酒樓可強上許多啊。”
    牛勇點頭:“不錯,小郎果然非凡人!”
    那些村民更是嬉笑顏開:“這殺豬飯應該叫神仙飯,如此多的美食,給個神仙也不換。”
    趙小娘與她母親也在席間,她十分孝順的給母親布菜:“娘,你快嚐嚐,這都是咱們家養的豬呢。”
    “好好,我兒養的豬果然肥美。”趙小娘的母親一邊吃一邊流淚,還不忘大聲朝周圍的村民說道:“這是我家小娘養的豬。”
    “哈哈,趙小娘果然能幹,以後哪家的漢子娶了你真是有福了!”
    “老夫有個侄兒,甚是能幹。趙家娘子,不如我們結個親家如何?”
    “趙家娘子休聽他胡說,我家四郎你是知道的,老實本分,一直沒有說親……”
    趙小娘已經十三四歲,卻因為長得瘦弱,一直沒有媒人登門。一頓殺豬飯,連帶養豬的趙小娘都被村裏人關注起來,不少人跑去找趙家娘子說親,到成了這頓飯的意外之喜了。
    “李家小郎不愧是李公之子,這讀書人就是厲害,做得這飯菜也比普通廚子美味的多。”
    “讀書人就是讀書人啊!這神仙殺豬飯隻有李家小郎這種讀書人才做的出來咧。”又一位喜好篡改的,李忘憂的殺豬飯變成神仙殺豬飯了。
    更有村婦一把拉過家裏的娃子,大聲囑咐:“娃子,以後娘咬牙也送你去學堂讀書,讀了書才能像李家小郎一樣,能做這神仙飯咧。”
    她的話讓李忘憂聽到了,忍不住麵皮抽抽,啥時候讀書和做飯的手藝能夠掛鉤了?
    孔老二的棺材板恐怕都要摁不住了!
    倒是李衡與佩蘭一臉狐疑,自家郎君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啥時候變得那麽厲害了?居然連這等美味的飯菜都會做,難道李家的祖墳冒青煙了?
    不過狐疑歸狐疑,兩人倒也沒有多想,更不會想到此李忘憂非彼李忘憂……
    總之,一頓殺豬飯吃得眾人皆歡,定周村比年節時還熱鬧。
    此事隨著村民之口擴展到周邊村鎮,引起不小的轟動。
    定周村的村民無論是去趕集還是走親戚,被問及最多的便是這場在大唐堪稱空前的殺豬飯。
    而莊子裏無論是那些關中漢子還是婆姨,隻要一說起這頓飯,再寡言少語的人都變得滔滔不絕起來,向人詳細介紹殺豬飯吃了些啥。
    .
    每個人都會詳細描述那些美食,覺得皇帝老子都未必吃過這種佳肴。在引得旁人一陣驚呼後,才會心滿意足的離開,臉上滿是驕傲之色。
    酒足飯飽,李忘憂將楊纂與劉瀟請回自己宅院,胖子仇昆腆著臉在一旁作陪。雖然他是商賈之子,不過長安仇家生意做的極大,連楊纂他們都有所知曉,所以倒也沒有歧視他這商賈身份。
    “明府,請問今日來訪所謂何事?”
    李忘憂的問話,倒讓楊纂和劉瀟扭捏起來,好半天不好意思開口。
    李忘憂追問半天,才終於搞清楚楊纂和劉瀟來意,不由默默翻了個白眼。
    原來他在長安城內幾天的所作所為早已傳開,連身在戶縣縣衙的楊纂與劉瀟都已經聽聞了。
    李忘憂在曲江池詩會所做的幾首詩詞,都讓他們讚歎不已。楊纂更是對他逼著李忘憂去參加詩會得意不已,這次戶縣出了一個大大的風頭。
    不過讓兩人沒有想到,李忘憂不禁文采出眾,居然連算學也如此精通,那棋盤擺米讓人歎為觀止。
    而那道盜賊的問題,楊纂和劉瀟兩人琢磨了兩天都沒想明白到底如何解題,那四個盜賊究竟如何分辨他們誰說的真話,誰說的假話?
    被折磨了幾天的兩人,得知李忘憂已經回村,幹脆直接殺來了定周村,打算親自問問那盜賊究竟是怎麽回事。
    得知堂堂縣令與主簿居然為了那麽一點小事跑來定周村,李忘憂也無語了。
    不過他沒馬上回答楊纂的話,反而嘿嘿一笑:“明府,你是否覺得自己忘記了什麽事情?”
    “何事?”
    “小子拿下詩會頭名的獎勵啊。”
    李忘憂不提這事還好,一聽他說起此事楊纂就氣的吹胡子瞪眼。
    “你這疲怠小子還好意思說?師長派人送信於我,你這混賬小子當日好生生的飲什麽酒?把自己喝得爛醉,最後在……在師長麵前胡說八道。”
    楊纂差點說出李忘憂在李二麵前胡亂吟詩,想到虞世南來信吩咐此事要對李忘憂保密,才連忙改口。
    “我當時說啥了?”李忘憂也有些緊張,自己到底有沒念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啊?
    楊纂也不理他:“說了什麽自己想去!”
    “那這一百貫的獎勵明府你還給不給啊?”李忘憂眼巴巴的看著楊纂問道。
    楊纂很有拿靴底抽這小子的衝動,強忍著才沒揍他。冷哼一聲,沒好氣的讓衙役搬進來兩個藤箱。
    大唐銅錢做工精良,一貫銅錢重五公斤,一百貫就是五百公斤的重量。
    百貫銅錢便裝了滿滿兩藤箱,倒是讓李忘憂喜出望外,這楊纂不錯,是個好人!
    李忘憂心裏給楊纂發著好人卡,一邊忙不迭的召喚李衡進來,將銅錢搬去庫房。
    “小郎,現在可以把那盜賊過河的事情說清楚了吧?”劉瀟笑道。
    百貫銅錢楊纂都給了,李忘憂自然不會藏私,一五一十將那題講給兩人聽,到讓兩人呆滯了半天。
    琢磨明白其中關鍵,這才恍然大悟,可笑兩人卻被那題折磨了許久,實在是難以啟齒啊!
    楊纂與劉瀟都怒視李忘憂,覺得這小子實在是太可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