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四輪馬車二
字數:3990 加入書籤
其實四輪馬車並不複雜,關鍵就在轉向機構之上。
轉向機構也不難,隻是一層窗戶紙,一旦點破便不再神秘了。
四輪馬車的前車橋,通過旋轉的樞軸與底盤連結起來,這樣前輪便可以轉動方向。
馬車前輪比後輪小,前輪負責轉向,後輪承重。
由於是四輪,本身車輛的載重能力就會高於兩輪,這是毫無疑問的。
至於後世馬車那些減震避震彈簧什麽的,李忘憂就不奢望了,反正是用來拉貨的馬車,也不用考慮什麽舒適性的問題。
他之所以知道這馬車的構造,倒並不奇怪,小時候村裏便有合作社運貨的馬車。
幾個熊孩子最喜歡的便是坐馬車,而那馬車壞過幾次,每次修理的時候,李忘憂都眼巴巴的在一旁看著,一來二去,也就搞明白這馬車到底是怎麽回事。
劉木匠與三個兒子的手藝確實不錯,加上家中正好有幫人打造牛車,車輪什麽都是現成的。
他帶著三個兒子,用了一個時辰,便用木頭加工出了一套馬車的轉向裝置,找來牛車的底盤,安裝了上去。
不多時,簡易版的大唐第一輛四輪馬車便造好了,由於是臨時用牛車的底盤與輪子改的,看上起有些怪模怪樣。
老村正圍著這“四輪馬車”轉了幾圈,一臉不相信:“小郎,這就是你說的,能拉三十石的馬車?莫鬧咧,這根本不可能嘛。”
李忘憂嘿嘿笑道:“試試便知了。”
眾人一起將這簡易到極點的四輪馬車,推回了李忘憂家中,倒是引起村裏不少人的圍觀。
“這是什麽車?怪模怪樣的?怎麽有四個輪子?”
“這四個輪子如何能用?”
“許是李家小郎弄的什麽新奇玩意,看看便知了。”
四輪馬車推到李忘憂宅子門前,李忘憂也顧不得心疼自家那兩匹馬,連楊纂和隨從騎來的兩匹馬也牽了過來,讓劉木匠給套上了。
接著便招呼牛家兄弟幫忙開始搬運糧食,家裏儲存了三百多石糧食,讓他們搬出三十石進行實驗。
這些糧食都是用麻袋裝好的,一袋便是一石。村裏看熱鬧的村民也過來幫忙,很快便壘了足足三十石糧食到那馬車上,高高聳起堆成了一座小山。
這更讓看熱鬧的村民們發出陣陣議論之聲。
“李家小郎這是要做什麽?不會想用這四匹馬拉動這馬車吧?”
“不可能,三十石糧食呢,用四頭犍牛也拉不動!”
“可不是嗎?誰見過用馬拉那麽多東西的?何況這車還怪模怪樣的,四個輪子,嘖嘖,還真是奇怪。”
“我打賭這馬拖不動,神仙顯靈了還差不多。”
楊纂與老村正也同樣不相信,即便他們看過李忘憂畫的那馬車圖紙,也親眼看著劉木匠父子打造出這馬車,可他們卻也不認為四匹馬可以拖動這麽多糧食。
李忘憂一把拉過牛武:“二郎,你會趕車不?”
“會啊。”
“那你坐上去,驅趕馬車試試。”李忘憂推著牛武上馬車。
牛武一臉古怪:“郎君,真去啊?這怕不是要累死這四匹馬?我可舍不得。”
.
一旁的老管家李衡更是一臉心痛,家裏的兩匹馬他更是寶貝的不行,哪裏舍得讓它們來拉車,更何況還要拉三十石的糧食。
李衡看向李忘憂的眼神都帶著哀求,李忘憂隻當沒看見,隻是催促牛武快點坐上馬車。
牛武被逼得沒有辦法,隻能爬上了馬車。這臨時趕製出來的四輪馬車,基本就是一個底盤加四個輪子,其他什麽都沒有。
他隻能一屁股坐在裝糧食的麻袋上,雙手拽住了韁繩,又扭頭看向李忘憂。
“郎君,我真的趕了啊?”
“對,對,快點!磨磨蹭蹭的幹嘛。”李忘憂再次催促道。
牛武無奈,伸手抖動了韁繩,口中發出“駕”的聲音,驅趕馬匹發力。
就在眾人們詫異的目光中,卻見那四匹馬脖子向下一垂,四足發力,跟著馬車居然奇跡般的開始慢慢挪動了起來!
“動了!動了!這馬車居然真的動了!”
“我的老天爺,四匹馬居然真的能拖動三十石的糧食?孩他娘,我是不是沒有睡醒啊?”
“李,李家小郎,怕真的是神仙吧?這是給這馬車施了仙法了?”
“你們快,這馬車真的跑起來!”
牛武駕駛著裝滿糧食的馬車,居然在村中道路上小跑了起來,圍觀的村民們全部呼啦跟了上去,就想看看這馬車到底為何如此神奇。
“郎君,這車如何轉彎啊?”牛武忽然在馬車上大聲吼道。
“和普通馬車一樣,沒啥區別。”
牛武駕駛著馬車在村中跑了一趟,又在村口榆樹下轉了方向,重新跑了回來。
“郎君,這馬車太神了!真的能拖動三十石的糧食,而且駕馭起來和普通兩個輪子的馬車沒什麽區別,哦,不,應該是更好駕馭,剛才轉彎比兩個輪子的馬車還輕鬆呢。”
牛武勒停馬車,興奮的從馬車上跳了下來,大聲喊道。
楊纂與老村正,都被這一幕給驚呆了。
“明府,這調春天的徭役,是必須服滿二十日嗎?如果我們提前完成這運糧任務,又當如何?”李忘憂見四輪馬車成功,忽然想起什麽,連忙拉住楊纂問道。
“那自然不用,你們這次徭役便是運糧,糧食運到便算完成徭役了。”楊纂漫不經心的回答道,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那四輪馬車。
下一刻,楊纂激動的一把拽住李忘憂的胳膊:“子憂,你居然真的能造出這樣的神器?我大唐要是都是這樣的馬車,你可知能起多大作用?快快將馬車圖紙給本縣,本縣要上奏朝堂!”
李忘憂無力的翻個白眼,尼瑪,自己有點什麽好東西都想搶走,要點臉行不?
這大唐的官員怎麽都這德行?
“明府,這四輪馬車圖紙還不能給你。”
“這是為何?”楊纂不解。
李忘憂嘿嘿一笑:“等我們服完這次調春天的徭役再說。”
楊纂一愣,想到他剛才那問話,忽然明白了,指著李忘憂笑道:“子憂,你啊你!行了,本縣明白了,那本縣便多等些時日便是。”
李忘憂的話,讓楊纂立刻明白他想做什麽了。
不過他卻並不準備反對,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李氏先用出這等無恥手段,那李忘憂小小反擊一下也是應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