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馬周被忽悠瘸了
字數:4005 加入書籤
李忘憂的驚呼讓馬周有些詫異。
他表情疑惑:“小郎認識我?不知小郎如何稱呼?”
李忘憂啞然,心道我自然認識你,不過是在後世曆史書上認識你。
自己居然能在這驛站偶遇馬周,還真是巧了,這大唐名人今天是又見到一位“活”的了。
馬周可是大唐貞觀年間的傳奇人物,他年少時就成了孤兒,家境貧寒。但馬周卻是天才,學業有成後曾經擔任過博州助教。
不過這貨因為貧困失意,而放浪不羈,整天酗酒,最後幹脆辭職不幹,跑去了長安,借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
貞觀五年,李二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馬周上書獲得李二賞識,以此入朝為官。後來馬周一路高升,最後還坐到了大唐宰相的位置,必須承認這是一位大牛級人物。
李忘憂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馬周的話,連忙轉換話題:“賓王兄還沒吃晚飯吧?牛武,把我們的幹糧取來,讓賓王兄墊一墊肚子。”
牛武答應一聲,便去取來了幹糧,又幫馬周打來一碗水,讓他吃晚飯。
馬周訕笑一下,很不好意思,正想推辭,卻聽見自己肚子發出了雷鳴般的聲音,這更讓他尷尬了。
李忘憂笑著將幹糧塞到他手裏,坐到他身旁攀談了起來。
“賓王兄,我是戶縣李忘憂,表字子憂。這次是調春天,運送官糧去銀州。”李忘憂先自我介紹道。
“子憂老弟,多謝了。”馬周也重新見禮。
“賓王兄,你這是準備去哪裏啊?”李忘憂算算時間,這會馬周應該還寄住在中郎將常何的家中,怎麽跑到這驛站來了?
馬周笑道:“我去延州探望一個朋友,貪圖趕路,差點錯過了驛站。”
延州便是後世的延安,在長安去銀州的半路上,倒是與李忘憂他們同一方向。
李忘憂看看馬周拴在牲口棚中那頭老驢,不由笑了:“賓王兄,你這頭老驢速度還沒人走路快,這到延州還有二百多裏路,你騎著它,那得花費多少時間啊?”
馬周聞言,也是臉上一紅。
他自從辭去了博州助教差事,現在一直借住在常何家中。雖然能衣食無憂,卻也是寄人籬下,當一名門客,又哪裏有多少銀錢。
這頭老驢都還是他借來的呢,雖然慢是慢,但總好過自己步行吧。
“讓子憂老弟見笑了。”馬周訕笑一笑。
李忘憂看著眼前落魄的馬周,心裏卻打起了小算盤。自己運氣那麽好,能在這時偶遇馬周,自然要與他搞好關係嘛。
能夠結交未來的大唐貞觀宰相,何樂而不為。
甚至李忘憂在心中琢磨,看馬周現在這樣子,在中郎將常何府上顯然也不受重用。
自己是不是有可能先將他拐去定周村?
等渡過蝗災,他與蘇長卿腦海中規劃了不少的產業,而自己家中就隻有那麽些人,人手不足啊。
無論是牛勇牛武兄弟兩人,還是老管家李衡和佩蘭,都不是能夠獨當一麵的人才,至於仇家送的那四位婢女,就更不用說了。
要是能把馬周這未來大唐宰相,拐去自己那裏,那可真是美滴很!
無論是大唐還是二十一世紀,什麽最寶貴?人才!
.
馬周便是這樣的人才!
越琢磨這事,李忘憂越覺得可行。不過李忘憂可不覺得自己身上會散發什麽王八之氣,可以讓馬周倒頭拜服。
就連牛家兄弟,也是因為自己救了牛勇一命,才讓他們兄弟兩人有了報恩之心。
李忘憂露出八顆潔白的牙齒,一臉燦爛笑容:“賓王兄,既然你我有緣,不如就將這老驢寄養在驛站,你坐我們的馬車走吧。我們的馬車速度快,明日便能將你送到延州。”
“這……”馬周有些遲疑。
自己的這頭老驢卻是很慢,從長安出來,一路行到這驛站,三百來裏路程,他卻已經在路上風餐露宿了三四天了。如果真能搭個順風車,馬周自然是樂意的。
但他與李忘憂素昧平生,此時大家隻是萍水相逢,如何好意思這樣厚著臉皮搭車?
“賓王兄,一路上我還可以請教你詩詞歌賦,你就不要推辭了。”李忘憂又加了把火。
這話倒是讓馬周微微一驚,他以為這小郎隻是普通莊戶,怎麽也懂詩詞?
戶縣李忘憂?馬周這才反應過來,這名字很耳熟啊,仔細一琢磨,他霍然起身,躬身揖禮。
“敢問郎君可是寫出《上楊纂》、《俠客行》那幾首詩的李子憂?”
李忘憂抄襲的幾首詩詞,早已傳遍了長安城,儒生士子沒有不會吟誦的。
馬周更是喜歡得不得了,將這幾首詩都抄寫了下來,整日誦讀。他一直遺憾沒有機會認識那李子憂,常常感歎究竟是何等今世絕倫的才華,才能寫出這等傳世名作。
他剛才聽李忘憂自我介紹,一時沒反應過來,眼前這被征調服徭役的莊戶少年郎,便是那幾首詩的作者。
李忘憂也起身,還一禮:“正是我的拙作,還望賓王兄指點一二。”
確認眼前的少年郎真的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李子憂,馬周都有些手足無措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能夠寫出那等傳世名作的詩詞,會是這樣的少年。
“不敢,子憂的詩詞磅礴大氣,又精妙絕倫,應該我向子憂請教才是。”
李忘憂心中嘿嘿一笑,就準備展開忽悠大法,不將馬周忽悠去定周村,那可不算成功。
上次忽悠藥王孫思邈未遂,這馬周無論如何也不能放過了。
李忘憂拉著馬周,也顧不上睡覺了,兩人坐到篝火旁開始交流起來。
作為一名現代穿越人士,雖然李忘憂隻是名普通大學生,但經過後世信息時代爆炸化的信息衝擊,他腦海中的知識量放在大唐,已經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與馬周的一番暢談,李忘憂充分發揮出了大學時代寢室中,眾人熄燈夜談磨煉出來的口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一頓天下地下的忽悠,成功的將馬周給忽悠瘸了。
馬周將李忘憂引為天人:“子憂,你有這等經天緯地之才,為何不入仕呢?”
“哈哈,我隻願寄情山水,對官場沒有任何興趣。倒是賓王兄,我看你有宰輔之才,今後必能入閣拜相。”
“子憂過譽了,不過啥叫入閣拜相?”馬周不解問道。
李忘憂一時語塞,他忘記了,明代才有殿閣大學士,這大唐哪裏有入閣拜相一說啊。
第二天一早,馬周毫不遲疑的將那頭老驢寄放在了驛站之中,手腳麻利的爬上了李忘憂的馬車,生怕錯過與李忘憂的對話機會。
四輪馬車車隊從驛站魚貫而出,一路向著銀州疾馳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