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 大唐吉祥物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A+A-


    李忘憂一頭霧水,看著軍士們取了竹席,將收割下來的麥穗攤在上麵,然後手持木棒不斷敲打起來。
    他這才恍然大悟,接著一頭黑線。
    原來是在脫穀……他倒是忘了,大唐可沒有打穀機,脫穀這種事情,貌似都是用人力敲打麥穗,從而讓稻穀脫落。
    即便是到了後世,李忘憂都記得他看過一位旅遊博主拍攝的視頻,在印度的山區,農民居然還是用這樣的方式給稻穗脫穀。
    不過用這種辦法脫穀,得搞到猴年馬月去?實在是效率太低了。
    李忘憂也不廢話,和李二告了聲罪,立刻領著牛武跨上馬背,轉身便向村裏疾馳而去。
    他的目的地,自然是劉木匠家。
    李忘憂小時候,家裏用的都是木製的人力脫穀機。
    打稻穀時須用腳用力踩傳動踏板,手抓稻穗塞進快速滾動的打穀機中打落穀粒。
    直到後來慢慢村裏普及了機械打穀機,這些老式的人力打穀機才被慢慢淘汰掉了,成為擺設,擺在院子中的角落積灰。
    其實不斷用腳踏踏板也挺累的,不過李忘憂小時候卻是樂此不疲。
    雖然每次都累得雙腿不停顫抖抽筋,但農忙之時,他依舊會搶著去幫忙踩打穀機。
    在打穀機上忙活久了,少不得也要對打穀機進行維護,上上機油,換換皮帶什麽的。
    時間久了,李忘憂對打穀機的工作原理,自然也就一清二楚。
    而這種打穀機,還有種最簡易的,構造相當簡單。
    一個木製的箱體,用以盛接脫落的稻穀。
    箱體上安裝一個木滾筒,滾筒表麵釘上許多彎曲的鐵釘,再在滾筒側麵,安裝一個用以搖動的手柄,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雖然這種簡易的打穀機,效率沒有腳踏的高,更是累人,但李忘憂可管不了那麽多,反正又不是他幹活……
    再說即便手搖比腳踏的累,但畢竟比起用棒子敲打脫穀,無論是節約的人力還是效率,都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
    倒不是李忘憂搞不出腳踏的打穀機,主要是腳踏打穀機需要傳動裝置,顯然複雜許多,不是一時半刻能打造出來的。
    而手搖打穀機,李忘憂想來,憑劉家父子的手藝,花不了什麽功夫就能打造出來。
    事實也如他預料的那般,他隻是簡單用樹枝在地上給劉木匠畫了個草圖,劉木匠便領著家裏三個兒子,隻用了半個時辰,便打造出了一台手搖打穀機。
    雖然十分粗糙,甚至連木板都沒有刨光,但這已經足夠用了。
    李忘憂讓牛武和部曲們抬上打穀機,又讓劉木匠一家再打造數台打穀機出來,待會他讓人來搬運。
    三百畝土地的稻穀,顯然僅用一台手搖打穀機是不夠的。
    劉木匠自然滿心歡喜的答應下來,等李忘憂走後,劉大郎拿起鋸子就準備鋸木板,卻被劉木匠一巴掌扇在了腦袋上。
    “爹,你打我作甚?”
    “混賬東西,還不先去給祖師爺上香,感謝祖師爺和爵爺的恩賜!”劉木匠眼睛一瞪,罵著自己兒子。
    被劉木匠那麽一罵,劉大郎才趕緊領著兩個弟弟,洗幹淨手,跑去堂屋準備給祖師爺上香。
    木匠祖師爺,自然是魯班。
    .
    劉木匠家的堂屋之中,神龕裏也供奉這一尊魯班塑像。父子四人恭恭敬敬的給那塑像叩首,上香,感謝祖師爺保佑和爵爺恩賜,讓他們劉家,又學得一樣“神器”的打造方式。
    隻是那神龕裏的魯班雕像,卻怎麽看怎麽覺得眉眼很麵熟,倘若有旁人見到,一定會驚呼出聲。
    這特喵的不就是李忘憂的模樣嗎?
    反正劉大郎知道,自己家中原本供奉的祖師爺塑像,自然不是這般模樣。
    但自從爵爺教會他父親打造水車、四輪馬車等物後,某次回家,他便發現家中神龕中的祖師爺塑像變了樣子……
    也不知道李忘憂要是得知,劉木匠把自己雕成了塑像擺在神龕之中,是何想法。
    他領著牛武等人,將那新鮮出爐的打穀機抬至稻田時,那些軍士還在嘿呦嘿呦賣力用木棒捶打著稻穀呢。
    李忘憂一看他們的成果,不由樂了。
    半個多時辰,十幾名軍士,才捶打出最多一分地的稻穀,效率實在慢得可怕。
    李二等人還在等軍士們將稻穗脫穀,好稱量重量,看看李忘憂田地的產出如何。正等得有些不耐煩時,見李忘憂領著人,抬著一個稀奇古怪的東西回來,不由好奇發問。
    “子憂,你抬個木箱子回來作甚?”
    “嘿嘿,叔叔,這是小侄方才見軍士們打穀實在艱難,特地讓人打造的打穀機。”李忘憂很不要臉的,將打穀機的“發明權”,又攬到了自己名下。
    “哦?此物是打穀機?如何使用?”聽李忘憂如此說,李二與房玄齡等人都來了興趣,圍聚到打穀機旁仔細打量。
    “十分簡單,隻需轉動這個搖柄,然後將收割下來的稻穗、麥穗放在這個滾筒上,片刻時間,稻穀便能脫落,掉在下方這個木箱之中。”
    李忘憂邊說邊示意牛武去轉動那搖柄,自己則抓起了一把稻穗,塞入打穀機中。
    快速旋轉的滾筒,那彎曲的鐵釘不斷與稻穗碰撞,很輕鬆的將稻穗上的稻穀一顆顆打落,稻穀翻滾著一粒粒脫離,掉入下方的木箱之中。
    三兩下功夫,李忘憂手中那一把稻穗,便被收拾得幹幹淨淨,甚是輕鬆。
    李忘憂還找到了孩童時的幫著爺爺打稻穀的感覺,手腳麻利的又抓起了一捆稻穗,塞入打穀機中。
    沒用多少功夫,一分地的稻穀便完成了脫穀,一粒粒金黃色的稻穀鋪滿了打穀機的箱底。
    這讓李二等人看傻了眼,覺得此物太神奇了。
    僅僅兩個人,而且最多用了一炷香的時間,居然與那十幾名強壯的軍士,花了半個多時辰的效率一樣……
    而且用棒子捶打過的稻穗,明顯打得並不幹淨。肉眼都可見到,尚有許多稻穀還在被捶打過的稻穗之上,並沒有被打下來。
    而李忘憂這邊,李二隨手抓起一把打過的稻穗,上麵幹幹淨淨,一粒稻穀都見不到。
    “哈哈,好!子憂你這打穀機果然厲害!兩人之力,居然低得上數十人力。更難得的是此物甚是簡單,可在我大唐各處推廣。”
    房玄齡也撚須讚歎道:“陛下,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果然沒錯,這打穀機不知能節省多少人力,必須立即推廣,此乃神器也!”
    杜如晦、長孫無忌、戴胄這些大佬,也皆是稱讚不已,尤其對於李忘憂,已經快將其誇上天了。
    “哈哈,正當如此!來人,傳令工部,命工部立即仿製這打穀機,送至各州郡縣,命當地著手推廣。嗯,朕看著打穀機,便叫‘忘憂打穀機’,諸公覺得如何?”
    “大善!”一眾大佬又是鼓掌又是跺腳,隻有李忘憂滿臉的黑線。
    特喵的,自己真成大唐吉祥物了嗎?連打穀機都要冠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