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驃騎將軍
字數:8733 加入書籤
“參見陛下。”
“愛卿平身,愛卿不遠千裏前來護駕,朕甚感欣慰。”
“此乃微臣份內之事。”
劉協看著下方的男子,心中忽然有種真正成為皇帝的感覺,已經不知道有多久沒有這種割據一方的諸侯前來拜見自己了。
之前無論是在洛陽還是長安,自己一直都是戰戰兢兢活在董卓和李傕的淫威之下。
“聽聞陛下身體有恙,不知現在能否啟程?”
“隻是現在秦華已經將李傕趕出了潼關,他不日即將到達,如若現在離去”
“陛下無需擔心,我與秦華相識,相信此人絕非董卓之流。”
原來率先趕到弘農的居然是曹操。
自從荀彧出使秦華後,他雖然一開始沒有看清秦華的意圖,但是很快就猜測出了對方的意圖。
於是回到曹操麾下後立刻建議曹操速速出兵。
據荀彧分析,秦華對於出兵三輔之事肯定早有預謀。
加上他後來又收到那位“貝先生”為李傕的獻計,以及之後長安局勢的變化,荀彧發現秦華對於攻打長安之事勢在必得。
所以荀彧讓曹操攻破虎牢關後立刻分兵,由曹仁等將率主力四萬軍隊迎戰郭汜,自己則是率領一萬軍隊前來弘農,盡快將皇帝接回許昌。
這也是為什麽曹操能夠在秦華之前趕到弘農的原因。
就在曹操勸說劉協盡快啟程之際,忽然有人來報。
“秦華軍已經來到了城外。”
“什麽?這如何是好?”
劉協聽到秦華已經到來的消息,頓時有些慌神了。
那天李儒分析秦華的意圖之後,他就把秦華歸類到董卓、李傕之類的人,對秦華的印象非常不好。
反倒是這個曹操,第一印象讓劉協很滿意。
相比於被秦華帶走,他當然更願意隨曹操離去。
“陛下放心,微臣先去與秦華談一下,勸說其退兵。”
“那就勞煩曹愛卿。”
劉協早就聽說過秦華的武力不在呂布之下,他可不想直麵秦華。
事情緊急,曹操也不再多留,告辭離去。
“主公,那曹蒙德的軍隊已經入弘農了。”
“無妨,我本就無意天子,就讓他接去吧。不過可不能就這樣讓他們離去,總要留下點什麽。”
秦華雖然沒有預料到曹操會在自己之前趕到弘農,但這也無關緊要。
“報,青州牧曹操求見。”
“請。”
說著秦華坐回自己的主位之上,揮手示意眾人離去。
“玄虎,許久不見,可還安好?”
曹操一進來就和秦華熱情的打招呼。
“孟德兄,也一樣神采奕奕啊。”
兩人一陣商業互吹之後,終於進入了正題。
“陛下有意隨為兄前往許昌,不知玄虎意下如何?”
聽到曹操的話,秦華假裝沉思起來。
過了許久,他才對著曹操說道:“既然是陛下的意願,秦華自然遵從。隻是由一人乃是秦華的救命恩人,我想將他帶回涼州。”
“額,聽聞玄虎武力過人,居然還有人能救你?”
“當時董卓麾下有人想取我的性命,多虧此人相助。”
“不知是何人?現居何職?”
曹操心中也升起了好奇心。
“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當初是楊奉麾下金吾衛的都騎尉,現在所居何職,我也不是很清楚,還請孟德兄幫我尋回此人。”
“此事易也,隻要此人還活著,我必定為玄虎尋回。”
聽到這人隻是一名都騎尉,曹操也放下心來,這種事情自己還是能決定的。
“還有”
就在曹操準備告辭離開之際,忽然聽到秦華的話還沒有說完。
“聽聞朝中大臣有許多人想留在長安,現在長安已定,還請蒙德兄告知他們,可以安心留在長安。”
“如此倒也無妨。”
曹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現在他隻有一萬軍隊,即使加上張濟、董承等人的軍隊也不過兩萬,如何能是秦華二十萬大軍的對手(羌人軍隊已經隨北宮伯玉返回了)。
隻是曹操卻沒有想過要真的將秦華的話告知給那些文武百官,同是有雄才大略之人,曹操自然知道這些人皆是有才之人,怎麽能夠便宜秦華呢?
隻是讓曹操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從秦華軍營返回城內後居然發現城內各處都貼著秦華的“招賢令”。
很多文武大臣甚至直接收到了來自秦華的書信。
這時曹操才知道在這弘農城內估計也有不少秦華的人。
再次麵見劉協,曹操將秦華的要求轉述給他。
劉協也是少年心性,他沒有管秦華要招募他手下百官的事情,反而更在意那個秦華的救命恩人徐晃。
劉協一聲令下,徐晃就出現在了劉協的麵前。
見此人舉止穩重,身形威武,相貌堂堂,劉協也不由心中感歎。
隻是這是秦華指明要的人,他也不好強留,直接將秦華的話告訴給了他了。
徐晃也不是貪慕虛榮之人,他雖然也聽說過了秦華軍力強大,但卻並沒有直接前往。
而是對著劉協說道:“臣乃漢臣,一切皆聽陛下命令。”
聽到這話,一旁的劉艾心中微動,想不到董承手下那些無能的軍隊中也有這樣忠心漢室的人才。隻可惜現在形勢比人強,這人是保不住了。
劉協並沒有劉艾想的那麽多,但是他知道一點,現在秦華勢大,作為秦華指名要的人,他最好還是不要強行留下為好,即使是徐晃自願的。
“聽聞你於秦華有救命之恩,如今他想報答與你,朕也不好阻攔,你且隨他去吧。”
“是。”
對著劉協再次再次行了一禮,徐晃告辭離開。
對於自己被當成禮物送出去,徐晃心中也有不滿。
相比於對自己禮遇有加,還以平輩對待自己的秦華,徐晃對劉協更為不滿。
即使他知道劉協現在不過是一個十歲出頭的孩童,但是自己依然表麵忠心,他卻還是將自己送了出去。
徐晃走後,屋內變的安靜下來,無人率先開口說話。
這時還是曹操打破了這裏的寂靜,他可沒時間在這裏耗著。
“秦玄虎的要求依然兌現,還請陛下速速隨我離去。”
“那秦華果然願意放行?”
“天下之人此時皆看著此處,秦玄虎不敢不放行。”
“那好,傳令收拾行裝,我等明日就出發。”
“且慢。”
劉協剛剛說完,就被人打斷了,這時候敢打斷劉協的也隻有他的皇叔宗正劉艾了。
“陛下,隻是如此,我怕秦華不滿足。當初李傕迫使陛下封他為大將軍、郭汜為驃騎將軍,樊稠為車騎將軍。如今他們的賊人身份已定,應當剝奪他們的封號。微臣建議將驃騎將軍之職封給秦華。”
“如此就依皇叔所奏。”
劉協此時隻想早點離去,他也不在乎封秦華為驃騎將軍。
在他看來這幾個職位不時就會換個人,也沒有什麽了不起的。
曹操剛想說點什麽,但是見滿朝文武無人反對,他也不好說什麽。
第二天,劉協的隊伍就離開了弘農城,向著許昌的方向走去。
秦華也收到了自己的被封為驃騎將軍的詔書,為了表示自己的感謝,他讓軍隊擺開陣勢為劉協送行。
從秦華二十萬大軍中間穿過,看著秦華軍嚴整的軍容,統一的服裝,劉協心中很是震撼。
但是很快就變得緊張兮兮起來,躲在自己的車攆之中,不願再看外麵。
“陛下,微臣來為陛下送行。”
走到一半的時候,隊伍被一道聲音喊停。
原來在路的前方出現了秦華以及他身後的三千玄甲精騎。
劉協勉強的拉開帳幕,算是對秦華的尊重,隻是寒暄了幾句,他又躲了回去。
主要是秦華身後的軍隊看起來有些嚇人。
經過之前的大戰,玄甲精騎作為殺敵最多的部隊,到現在看起來依然殺氣十足,甚至還有淡淡的血腥氣飄散出來,根本不是一個兒童可以承受的。
“為陛下開路。”
秦華甚至都沒有下馬,隻是在馬上行了一禮。
見劉協也不願意理睬自己,秦華也不想生事,直接對著玄甲精騎大喊道。
“諾。”
隨著玄甲精騎一聲大吼,躲在車攆中的劉協心髒猛地的跳了一下。
秦華拉著馬韁,指揮黑子轉頭,三千玄甲精騎整齊的分開一條道路讓秦通過,然後他們也調轉馬頭,跟在秦華的身後。
隨著玄甲精騎的移動,劉協的隊伍也再次緩緩移動起來。
跟在劉協背後的文武百官在看到道路兩側的軍隊,以及秦華親自率領的玄甲精騎後,心中有些開始後悔,自己是否應該像那些人一樣留在長安呢?
在文武百官之後的是曹操,他倒是沒有被秦華的軍隊嚇到,他更多的注意放在了秦華的玄甲精騎上麵。
“這支騎兵如果洪荒猛獸一般,必是玄虎麾下精兵。我也應該組建一支這樣的騎兵出來,就叫他虎豹騎吧。”
送行十餘裏,走到了道路兩側軍隊的末尾,秦華才讓開道路,讓劉協自己行走。
“好了,這裏的事情搞定了,下麵是並州了。”
秦華有些感歎,現實中的三國和以前自己玩遊戲的時候還真不一樣,不是說有軍隊就能打下地盤的。
不過好在這次的收獲也不錯,不但拿下三輔之地,還收獲了大量人才。
武將這邊以徐晃、徐榮為代表,徐榮差點被李傕殺害後,他就東躲西藏準備逃往涼州,後來見秦華率軍前來,他也就主動前來投靠了。
文臣這邊雖然沒有什麽特別有名的,但是大多是以前在朝中為官的,雖然隻是小官,但是就工作經驗來說,比起涼州那些通過科舉出仕的人要好上不少。
讓秦華以外的是皇甫嵩父子都留了下來。
皇甫嵩雖然差點被董卓殺了,但是他的兒子堅壽卻與董卓交好,所以董卓死後,因為皇甫堅壽的關係,皇甫家的地位有些尷尬。
在聽說秦華招賢令後,皇甫嵩父子決定留在長安。
一來皇甫嵩的年事已高,已經不再是那個能夠征戰沙場的將領了,二來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能有一份前途。
最終皇甫嵩雖然拒絕了秦華的邀請,但還是願意在涼州書院任職,教導後人。
皇甫堅壽被秦華任命為馮翊郡的郡守,也算沒有虧待皇甫家。
將弘農這邊的事情都處理好後,秦華就開始回兵,準備去處理並州的事情。
就在這時,他收到了一個消息。
“牛輔死了。”
當初李傕和郭汜再次聯合,他們瓜分了牛輔手下的軍隊。
因為擔心李傕時候要害自己,牛輔決定帶上郿縣的財寶前去投靠秦華。
隻是沒想到走在半路的上的時候,自己的軍隊中出現了逃兵。
在那種情況,出現幾個逃兵甚至會導致整個軍隊大亂。
因為事情是半夜發生的,牛輔隻是聽聞軍中有變,還以為整個軍隊都叛變,就下令胡赤兒與自己的親兵帶著一些珠寶匆忙逃離。
沒想到半路上,胡赤兒見財起意居然殺了牛輔。
後來秦華大勝的消息傳來,胡赤兒擔心自己會被秦華報複,於是帶著珠寶和牛輔的人頭前去投靠李傕、郭汜。
秦華和牛輔算是連襟,兩人關係也不算差,加上這次牛輔是想來投靠自己才被殺的,於是秦華就決定為他報仇。
不過秦華卻沒有想攻打李傕,他和郭汜留在洛陽還能為自己充當屏障。所以秦華隻是修書一封,要求李傕將胡赤兒的人頭送來。
還要把牛輔的人頭也也送來,好讓牛輔能有個全屍。
見信中的意思似乎隻要自己遵從秦華的要求,他就不會來攻打自己,李傕當即命人砍下了胡赤兒的人頭。
隨同牛輔的人頭一同送往秦華處。
他可不想因為胡赤兒就再次麵對秦華的大軍,之前那次戰鬥真的把打怕了,他萬萬沒有想到秦華的軍隊實力居然如此強大。
即使最後那兩支軍隊沒有出來,隻是秦華最初的那十萬軍隊也不是李傕所能抗衡的。
將牛輔安葬後,秦華就返回了武威城,他要開始籌劃遷移的事情。
既然已經拿下長安,秦華的治所就不能再放在武威了,需要盡快遷移到長安去。
軍隊則是交給了張遼,由他率領那十萬正規軍前去抵擋並州的三方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