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受封秦王
字數:17858 加入書籤
曹操剛剛離開許都兩日,秦華也離開長安城,不過他現在還沒有參與袁曹之戰的意思。
秦華這次的目的地是正在建設的洛陽城。
因為董卓西遷前的一把大火,洛陽城變的殘破不堪,雖然隨後趕到的諸侯聯軍實施了救火行動,但是這裏已經完全沒有了帝都的風貌。
此後洛陽城就被流民和盜匪所占據。
後來李傕、郭汜圍攻長安,被秦華所驅趕,再次回到了洛陽,對這裏有所修複。
但是以李傕和郭汜的能力,他們根本不可能把洛陽城修複起來,更何況他們也舍不得這麽多錢財。
這次秦華就是在原洛陽城的基礎上建造新的洛陽。
秦華等人達到的時候,洛陽的城牆已經修複打扮了,新的城牆比起以前更為高大雄偉,無數勞工在城中行走,看起來熱鬧非凡。
作為一個現代人,秦華雖然隻是一名普通人,但像是杠杆原理之類的還是有所了解的,滑輪升降梯之類的東西普遍運用在工地之上。
所以即使那些城牆的磚塊每塊都有數百公斤中,現場搬運起來卻也不算太過困難。
巨大的木材源源不斷的從城外運入,城牆的不遠處磚窯的煙火遮天蔽日。
“子脩,你看如何,叔父這城建的還是很快的吧。”
秦華站在城牆上,指著下方熱鬧的場景對著曹昂說道。
“我也見過當年許都修建的場景,但是比起這裏,卻還是相差許多。”
曹昂由衷的說道。
當年劉協被曹操帶到許都之後,曹操也對許都進行過一下修建,隻是許昌原本就是小城,縱使擴建也不過征發了數萬勞工而已。
而且以曹操當時的財力也不足以進行太大的工程。
最關鍵的是修建許都時是以徭役的名義找來的勞工,現場督工不時拿著鞭子督促工程建設,鞭子的聲音不時響起,那些勞工的臉上全是愁苦之色。
那裏像秦華這邊,雖然同樣是進行重體力的勞動,那些人的臉上卻是喜氣洋洋的。
具體原因曹昂其實也知道,因為這些勞工不但有工錢,最關鍵的是他們將會是這新洛陽城的第一批住戶。
他們並不是在修建帝都,而是在修建自己的家園。
“主公,按照工部的進度,今年年底洛陽城就能基本完工了。不過要想全部完工,估計還需一年時間。”
“無妨,這已經達到我的預期了。”
“關於錢款的問題,現在怎麽樣了?”
見秦華兩人開始聊起財務問題,曹昂很自覺的往後退了幾步。
秦華微微抬頭看了一眼曹昂,然後就開始繼續和荀攸聊了起來。
現在各大世家購買地皮的錢財大多已經到位,有些購買多的自然不可能攜帶足夠的現金,所以要等他們從家族中帶過來。
這事由涼州商會處理,所有的財物都會由商隊負責押送。
秦華的意思的不要銅錢,最好能夠全部換成米糧,因為他現在其實並不是很缺錢,缺糧才是真的。
見秦華兩人聊得起勁,又是敏感話題,曹昂幾次想上前打斷,又不知道怎麽開口。
袁紹大軍南下的消息他已經得知,這段時間不斷拜見秦華就是想請他出兵,但是秦華每次都打諢過去。
“子脩,是否感覺無趣了?要不要先回去休息?”
就在曹昂思考怎麽起頭和秦華說話的時候,秦華的聲音忽然傳來。
“不,不會。叔父談完了?”
“事情永遠是談不完的,我看子脩麵色焦急,莫非有何急事?”
“自然是我父親的事情,袁紹百萬大軍南下,唇亡齒寒,還請叔父速速出兵相助。我父隻有不足十萬軍隊,必然無法抵禦袁軍,一旦我父戰敗,袁紹必然席卷天下。”
到了這個時候曹昂也不想再繞彎子了,直接開口請求道。
他其實也知道秦華在有意回避這件事情,如果再不說,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子脩跟隨哪位先生讀書?學的是哪家的道理?”
聽完曹昂的話,秦華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問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我是跟隨文若先生讀書,學的孔孟之道。”
曹昂一愣,不過還是據實回答。
“荀彧啊,此人確實有大才。能在此人麾下學習,想來子脩的學問應該不錯,那我來問問你,你覺得現在天下如何?”
曹昂雖然焦急,但是回答了秦華的問題。
“當今天下諸侯割據,連年戰亂,百姓居無定所,民不聊生。”
“那你覺得叔父治下如何?”
“我雖未看過其他地方,但是就長安一地,頗有大漢盛世之風。”
“那如果由我來治理這天下,子脩覺得如何?”
秦華沒有停歇,繼續問道。
“什麽,叔父莫非有謀逆之心?大漢皇室尚存,我父輔佐天子,剿滅不臣,此時雖未顯成效,但我相信父親必定能匡扶漢室。”
“哈哈哈”
聽到曹昂的話,秦華不由大笑起來,這讓曹昂有些惱怒,但是形式比人強,他也不好發作。
“叔父為何發笑,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拿去看看吧。”
說著秦華從懷中拿出一張絹帛交給曹昂。
曹昂不解的打開一看,頓時臉色大變,這居然是劉協的密旨。
上麵不但有劉協的私印,還有一個黑色指印,想來應該是用血印上去的,而密旨的內容就是要秦華配合袁紹,一同誅滅曹操,完成之後秦華不但可以受封大將軍,還能獲得一大片的封地。
“陛下這不可能,陛下怎麽會”
曹昂沒想到劉協居然會下旨要秦華攻伐曹操。
“據我所知,袁紹也收到一封,還有袁術,袁紹是大司馬之位,袁術則是太尉。現在你還想說你的父親是在匡扶漢室嗎?”
“這不可能呢,陛下為何會如此忌恨父親,我父親一直都在殫精竭慮保衛大漢江山。”
“嗬嗬,子脩莫不是從未參與過朝政?”
曹昂沒有回答,他確實還未真正參與過朝政,一直以來還是以讀書為主。
“那叔父是否要攻打我父親?”
曹昂也不是蠢人,他聽到秦華之前話,結合起來看秦華應該不會聽從劉協的話才對,於是準備再次請秦華出兵相助曹操。
“放心,我不會遵從這旨意的。”
聽到秦華的話,曹昂頓時放下心來,剛想再次請求,就聽到秦華繼續說道“但是我也不會相助你父親。”
“這是為何?袁紹百萬大軍,我父親絕不可能擋下,到時袁氏兄弟會師一處,叔父必然是他們下一個目標。我聽聞叔父與袁術有舊怨。”
曹昂的話剛剛說完,秦華就感覺自己之前斷掉的手指微微疼了一下,不過很快就恢複了過來。
“哈哈,子脩太小瞧你父親了。據我所知,孟德麾下兵甲不下三十萬,除去駐守各地的守軍外,能夠調用的軍隊也不少於二十萬,其中更有十餘萬精銳的青州兵,那是你父親起事之時就跟隨在身邊的精銳部隊。”
曹昂心中一驚,沒想到秦華居然對自己父親的勢力了如指掌。
“何況你父親可不是普通人,豈是袁本初之流可以比擬的,就連我都在你父親手上吃過大虧。”
秦華再次提起徐州之事,曹昂頓時啞口無言了,他最忌憚的就是秦華提起此事。
“放心吧,現在你父親應該已經前往黃河邊上了,短時間內戰爭不會結束。這段時間子脩就在身邊當個從事吧,這樣你就能知道袁曹之戰的情況了。”
“這那就多謝叔父了。”
能夠留在秦華身邊固然是好,不但可以迅速的知道自己父親的情況,也能再找機會勸說秦華。
曹昂現在非常不解,秦華為什麽會如此淡定。
秦華的實力是很強,這點曹操多次對曹昂說過,曹操將秦華定為最需要忌憚的人,威脅程度還在袁紹之上。但是麵對擊潰曹軍後袁紹,難道秦華真的有信心抵擋?
隻是靠著洛陽這些關隘,還不足以抵擋吧。
結束巡視洛陽之後,秦華回到了府邸中,現在才要真的開始討論當前的形勢。
“袁紹軍前鋒部隊已經占據黎陽,隻是大軍行軍緩慢,還需數日才能達到。”
“那曹操的軍隊呢?”
“白馬的曹仁接收了黎陽的潰軍,正在白馬死守。顏良十萬先鋒部隊圍困白馬,樂進的援軍也快到了。”
“顏良這人傲慢自大,我思絕不是曹操的對手,必然會被曹操所敗,兩軍應該會在黃河兩岸對峙。”
“袁術那邊呢?”
“曹操以天子的名義下令劉表攻伐袁術,現在兩軍正在交戰中,徐州大將全部調往了前線,隻有陳登帶領兩萬不到軍隊守衛徐州,不過袁術應該分身乏術,因為江東孫策也在攻打他。”
“這劉表這麽聽話?他不是一直厭惡曹操的嗎?”
“聽說曹操將袁術擁有傳國玉璽的事情告訴他了。”
“原來如此。”
就在秦華等人商討袁曹之戰的時候,忽然有一人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荀攸從來人手中接過書信,臉色微微一變。
“許都急件。”
秦華急忙打開書信一看,麵色也是一變。
“主公發生了何事?”
“我被封為秦王了。”
“恭喜主公。”
“恭喜主公。”
一幹謀士都在恭賀秦華,隻有荀攸的臉色不是很好看。
“閉嘴。”
荀攸難得的大喝道,一幹人全部安靜了下來。
“主公,現在該怎麽辦?要改變計劃嗎?”
“荀大人,此言何意?主公封王乃是大喜啊。”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你們都忘記高祖說的話了嗎?高祖立下白馬之盟後,除了呂後給他的家族子弟封過王,還有何人被封王過?包括高祖那一代在內,這些異姓王可有什麽好下場?”
“哎,此事怪我,沒有能夠阻止父親的影衛,有一支隊伍怎麽也找不到蹤跡,現在看來極有可能是被曹操的人拿下了。”
“曹操此舉應該是想將主公拉到他那一邊去。讓天下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主公的身上。”
“罷了,此事也不算什麽大麻煩,縱使沒有這個王爵,此戰之後我也是無冕之王。”
說著秦華再次閱讀下麵的內容。
書信上並不隻是這一件事,還有一件事情也讓秦華很是惱怒。
許都的夜鷹分部被連根拔除,就連夜鶯也有受到很大的波及。好在兩支部門的聯係並不是很緊密,隻有一部分受到了牽連。
許都的夜鷹分部算是秦華的重要關注點之一,沒想到一夜之間居然被連根拔除了,難道曹操早就在調查他們了?
不過很快秦華就明白了過來,許都的夜鷹是受到了李儒的連累。
因為沒過多久秦華就收到了董白的來信,信中多是像自己表功,秦華封王這事她出了很多的力氣,甚至還暴露了李儒。
現在李儒已經來到了長安,但是為了脫身,董白調用了全部的夜鷹力量幫助他,這也是許都夜鷹被連根拔起的原因。
“這女人越來越放肆了。”
秦華陰沉著臉說道,不過現在也不是追究她責任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等到袁曹之戰後再清算吧。
三月中旬,曹操趕到白馬,並且一舉擊潰顏良的先鋒部隊,陣斬顏良。
而與此同時,袁紹主力也來到了黎陽,袁紹將大營建立在黃河以北,與曹操大軍隔河相望。
袁紹親率主力,準備搭建浮橋南下,曹操當然是依托黃河天險,阻擋袁軍。
在火箭的侵襲下,袁紹數次渡河都以失敗告終。
於是沮授獻計,由文醜率軍十萬,從黃河上遊狹窄處渡河,夾擊曹軍,袁紹欣然同意。
曹操的細作很快就發現了文醜的動向,曹操親率十萬軍隊前去阻擋。
雖然最終擊潰了文醜大軍,並且擊殺了文醜,但是袁軍主力也乘著曹軍空虛之際一具度過黃河。
當曹操率軍返回白馬之時,袁軍已經全部抵達黃河南岸。
眼看著袁紹即將發軍攻打白馬,戲誌才卻不建議曹操死守,而是乘著袁軍剛剛度過黃河失去警惕之時夜襲。
結果自然是大破袁軍,斬殺數萬人。
但袁軍有著絕對的兵力優勢,很快就恢複了過來,擋住了曹操的襲擊,並且在大戟士以及烏桓騎兵的活躍表現之下,曹軍也留下了近兩萬具屍體。
兩員愛將被殺,剛剛度過黃河後又遭遇偷襲,袁紹自然大怒,不等軍士恢複就就下令攻打白馬。
在這種人數差距之下,曹操死守白馬無異於死路一條,於是他又再次發動夜襲,期望收獲奇效。
不過這次卻讓曹大失所望,被袁軍死死拖住,最終陷入了正麵戰場。
依靠著絕對的兵力優勢,以及烏桓騎兵的勇武,袁紹此戰大敗曹操。
曹操帶領不足八萬人灰溜溜的逃回白馬,會和白馬守軍也已經不足十萬之數了。
而袁紹的損失由在曹操之上,前麵兩次先鋒部隊被擊潰,後又遭遇夜襲,加上此戰,袁軍足足損失超過二十萬人,其中不乏烏桓騎兵。
擊潰曹操之後,袁紹立刻在軍中大擺筵席,犒勞眾人。
唯有沮授一人不斷勸諫袁紹速速出兵,剿滅曹操。
但是袁紹卻覺得自己勝券在握,根本無需著急。原本是七十萬對二十萬,現在變成了五十萬對十萬,兵力對比自己占據優勢。
後來架不住沮授苦苦勸諫,一時酒勁上頭,袁紹直接讓人將沮授囚禁了起來。
酒醒之後袁紹也感覺自己不該如此對待沮授,但是如果直接放了又顯得自己很沒有麵子,於是沮授就這麽一直被關了起來。
被囚禁起來之後,沮授每日唉聲歎氣,他知道其實袁紹並沒有絕對的獲勝機會。
袁軍本身的素質就在曹軍之下,而且最初戰死的那二十萬軍隊中大部分就是袁軍除了大戟士和烏桓騎兵外的精銳了,這並不是單純的數字所能體現出來的。
而在白馬的曹操,此時感覺心灰意冷,他和袁紹的想法差不多,感覺自己必敗無疑。
好在曹操是能聽進去話的人,在聽完戲誌才對兩軍的分析後,曹操再次重整精神,一麵從麾下各地調兵,一麵向後撤退。
先後撤退到烏巢、官渡、中牟,以此拉長袁軍補給線。
按照戲誌才的說法,曹操的軍隊一直是一個整體,但是袁軍卻不行,雖然看似丟了一大批的地盤。
但是每占領一個地方,袁軍的補給線就會增加一分;每占領一個地方,袁紹就需要派兵駐守,他能戰的軍隊就會減少一分,等袁軍達到官渡之時,就是兩軍決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