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睚眥必報
字數:3659 加入書籤
東吳眾將圍著黃忠,又是敬服,又是勸慰,如此團結的氛圍,讓黃忠大受感動,才到掌燈時分,已經喝得酩酊大醉。
孫策命人扶著黃忠下去歇息,讓黃蓋和陳武整頓兵馬,由淩操守益陽及洞庭防線,大軍押送俘虜明日返回長沙。
孫河問道:“主公,那韓玄還關在後衙,要如何處置?”
孫策言道:“此人還有用處,將他帶來見我。”
不多時韓玄戰戰兢兢被帶到府衙,下午得知劉磐兵敗的消息,讓他徹底絕望,本還抱有一線希望劉磐能救他,這下全軍覆沒,徹底完了。
正想著是否要投降的時候,卻見孫策笑道:“韓從事,離開襄陽有些時日,我想劉表聞報,必定急盼軍情,你可願回去報信?”
“回去?”韓玄一怔,旋即驚喜道:“吳侯願意放在下回襄陽?”
“不錯!”孫策點頭道:“我與劉表的恩怨,隻找涉事之人報仇,與荊州大小官員並無幹係,韓從事此番回去,需幫我辦成一件事方可。”
韓玄以為此番就算不死,也要受盡折/磨,沒想到孫策給他這麽個差事,頓時大喜過望,忙道:“吳侯盡管交代,在下必會盡力完成。”
孫策言道:“你此番回去,告知劉表,若想救劉磐,需用一個人來交換。”
韓玄臉色微變,如果要換黃祖報仇,恐怕沒有可能,小心問道:“不知君侯要換何人?”
孫策言道:“魏延!”
“魏延?”韓玄有些意外,他在襄陽根本沒有聽過這個人。
“不錯,此人乃是義陽人,字文長!”孫策詳細解釋道:“當年家父經過襄陽隻是,此人/大放厥詞,曾羞辱過我叔父,說我們孫家必將一事無成,本侯要與他好好理論一番。”
“啊……這?”韓玄有些啼笑皆非,沒想到孫策竟然如此記仇。
先前就曾聽說孫策在壽春時被中原文士所笑,取江東之後派最博學的張紘到許昌麵聖,也是為了彰顯江東才俊,出一口當年的惡氣,原本還有些不信,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暗自失笑的時候,也暗暗告誡自己,孫策此人非但睚眥必報,而且喜歡翻舊賬,千萬不可與他有什麽過節,這要被惦記上,那還能有安生日子過?
想到這裏,不由開始為劉表和黃祖的命運擔憂,小仇都記得這麽清楚,那殺父之仇,必是非報不可的!
正心念電轉之時,卻聽孫策說道:“那魏延就在襄陽軍中,韓從事能否做到?”
韓玄忙說道:“在下一定盡力而為,隻要他果真還在軍中,定會將那魏延送來荊南!”
孫策點頭道:“為表誠意,我可命人將張允和令侄的屍首送還,由你帶回襄陽安葬,這也是還劉表當年交還家父屍首之恩。隻要魏延帶到,我馬上放回劉磐。”
“好,一言為定!”韓玄大喜。
他還正愁回去之後劉表遷怒於他,不好交代,有了張允的屍體可就好辦多了,將過錯全推在張允身上就好。
至於魏延,不過是軍中小卒,用他來換劉磐一命顯然是極其劃算的,劉表必會同意。
這趟差事不但好辦,還能撿回一條命,怎能不高興?
第二日一早,孫策領兵轉回長沙,城中軍民夾道相迎,都為小霸王歡呼喝彩。
麵對咄咄逼人的張允和劉磐,孫策僅用了半月時間就將其消滅,這是何等的威風?
人逢喜事精神爽,張羨聽到前軍大勝的消息,居然病情大有好轉,親自到府衙迎接孫策。
一行人到了衙內,桓階早已擺下酒宴為眾人接風,其中就有名醫張機張仲景。
應付著大家寒暄和吹捧,孫策卻注意著這位被後人尊稱為“醫聖”的神醫,張機年紀四十上下,麵容清雋,留著一撮山羊須,為人謙遜和善。
因為每月定時開堂坐診,為百姓治病,張機在長沙也深得人心,自從讓出長沙太守之後,便精研醫術,搜集各種藥方整理醫書,整個人都顯得沉默寡言。
酒宴散後,孫策單獨將張仲景留下,言道:“先生治病救人,不為官場所動,淡泊名利,實在令人欽佩。”
說起來這一點華佗和張機正好相反,一個想求官而終生不得誌,一個卻棄官專心學醫。
這兩人的所作所為,何嚐有時不是圍城現象?
張機無奈歎道:“戰亂頻繁,人命如草芥一般,每逢大戰,必有瘟疫流行,又連累諸多無辜之人,在下也隻是略盡綿薄之力,不知何時能夠天下太平!”
孫策點頭道:“如今諸侯各立,不服王命,隻恐征伐不休!先生治病救人,我等卻在廝殺害命,實在慚愧。”
張機卻搖頭道:“自古征討,皆有正邪,將軍興義兵而保護百姓,此乃大義之舉,就如眼前的長沙,若非將軍來得及時,城中百姓又不知要有多少人喪生。”
“能保護境內百姓安樂,吾所願耳!”孫策言道:“聽聞先生正在著述醫書,博采眾方,根治傷寒,控製瘟疫,不知進展如何?”
張機歎道:“古方極多,要去偽存真,又要實踐所用,我如今尚在搜集古方,尋求古訓,廣積資料之時,距離著書相去甚遠。”
孫策問道:“不知先生有弟子幾何?”
“弟子?”張機一怔,搖頭苦笑道:“藥劑之學,浩繁而雜亂,又無功名進身之用,反倒被士人所不恥,能識文者不願從此賤業,願隨我學醫者又大多不識字,藥方古籍,隻能由我一人搜尋整理。”
“偏見,這都是偏見啊!”孫策也是無奈一歎。
中國古代獨尊儒術,不止是醫學,什麽工匠等等,都屬於賤業,被高高在上的士人所排擠,一直發展不起來。
如果不是醫生能治病救人,達官貴人他們還會頭疼腦熱,用得著這些人,恐怕醫學也會和工匠一樣被打壓得一文不值。
這也是導致中國科技一直發展緩慢的原因,雖然有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但都沒有真正利用起來,整日鑽研經學和八股文,作繭自縛。
甚至到後來即便造出大炮火槍,卻又被雪藏銷毀,直接出現科技倒退,結果被別人反手一頓狠揍,想起來就讓人生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