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知音相遇

字數:3798   加入書籤

A+A-




    周瑜忽然開口質問,眾人紛紛側目,目光跟著他看向門外。

    周瑜來到門口,劍眉微蹙,沉聲道:“汝怎會我的長河吟?”

    這對話怎麽聽著有些耳熟?

    孫策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三氣周瑜的場景來,快步來到門口,隻見廊下一位白衣勝雪的年輕人獨坐一桌,正在低頭撫琴。

    這人氣質儒雅,麵如冠玉,頭戴綸巾,劍眉入鬢,坐在那裏如青鬆挺拔蒼勁,又如深穀幽蘭恬靜深遠。

    孫策不由心中一陣狂跳,兩種截然相反的氣質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卻絲毫不覺得為何,莫非這就是諸葛亮?

    隻見他十指勾動琴弦,十分嫻熟自如,所有的賓客此時全都噤聲,隻聽得琴音深沉悠遠,仿佛聽見江河奔騰,波/濤陣陣。

    周瑜雙目眯成了一條縫,死死地盯著那張古琴,初時的不滿很快轉為詫異和震驚,嘴巴微微張了開來。

    魯肅悄然來到周瑜身旁,正要開口解釋,看到他的神情吃了一驚,隻好暫時停住。

    不覺一曲撫罷,餘音嫋嫋,令人回味不覺,就是孫策這個不懂音律的人,也感覺站在江岸之上,看著長河落日,蕩氣回腸。

    周瑜緊握著酒杯,緩緩問道:“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魯肅回過神來,幹笑道:“此乃子瑜兄弟,諸葛孔明是也!”

    “哦?”周瑜劍眉一挑,上下打量著諸葛亮,問道:“你便是臥龍?”

    “南陽一耕夫而已!”諸葛亮長身而起,隻見他身長八尺,比周瑜略高了一頭,體態修長,雙目明亮如星辰,拱手笑道:“亮昨夜偶觀公瑾琴譜,銘心傾慕,此來別無長物,獻此一曲聊表敬意,獻醜了!”

    魯肅連忙解釋道:“昨夜閑來無事,我與子瑜討論/公瑾的長河吟,正好孔明也在,未料他竟學會了。”

    “一夜便練成?”周瑜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旋即冷笑道:“末尾一段,汝改了我的宮調,卻是為何?”

    “曲有誤,周郎顧,果然名不虛傳!”諸葛亮慨然點頭,抱拳道:“公瑾乃一代豪傑,風雅超群,如今人生得意,盡顯鯤鵬之誌,似乎卻未曾想過,這大江東去,畢竟曲折轉圜,終將入海歸流,人生何嚐不是如此?”

    周瑜冷然一笑,傲然道:“那又如何?”

    諸葛亮笑道:“自古成大業者,無不聚賢納才,如海納百川,方成其大。吾鬥膽將宮調改為羽調,人如滄海一粟,深感自身之渺茫,方可戒驕戒躁,以酬壯誌。”

    “果乃金玉之言也!”周瑜嘴角的一抹不屑忽然消失,若有所思,躬身抱拳道:“不想先生竟能深解吾《長河吟》之寓意,改得巧妙,受教了。”

    在場賓客無不大驚,平日裏都是別人彈琴有誤,周郎修正,沒想到今日卻是諸葛亮改了周瑜的琴譜,這臥龍果然名不虛傳。

    孫策想不到這兩個原本各為其主,相敬又相爭的人竟會如此見麵,心中大感欣慰。

    三國之爭,周瑜臨終前“既生瑜、何生亮”的無奈感歎,臥龍吊孝的悲愴誠摯,都說明這二人惺惺相惜,卻又無奈爭鬥,怎不令人惋惜?

    見此情形,上前大笑道:“正所謂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二位今日以琴音相會,公瑾又添一喜。”

    “今遇知音,當盡歡而散,”周瑜朗聲一笑,再次抱拳道:“先生指法精妙,既通音律,想必也有佳作,乘興請教一曲如何?”

    諸葛亮點頭笑道:“吾躬耕南陽,睡臥自足,譜有《臥龍吟》一曲,恐難登大雅之堂,在周郎麵前班門弄斧,怎好出醜?”

    周瑜眼睛一亮,笑道:“先生隱種山林,不應世事,必獨得古琴之妙,自當洗耳恭聽。”

    孫策笑道:“讓臥龍獨坐廊下,實非我江東待客之道,請到室內再撫雅曲。”

    魯肅對諸葛亮也格外親近,竟自走過去抱起古琴,笑道:“我來搬琴!”

    諸葛亮向周瑜和孫策抱拳道:“恭敬不如從命。”

    “哈哈哈,請!”周瑜上前,一把抓住諸葛亮的手臂,二人相攜入室。

    孫策看著抱琴的魯肅,失笑道:“這個公瑾,遇了知音,便將你我兩個摯交忘在腦後了。”

    魯肅慨然笑道:“能以琴音折服公瑾者,隻此一人耳!”

    周瑜拉著諸葛亮到了大堂,命人在堂中擺下桌椅,請其入座,親自在桌案上焚香,然後靜坐一旁。

    隻見諸葛亮略微調整絲弦,整個人變得飄然出塵,輕撫古琴,一陣悠揚縹緲的聲音在大堂內回蕩。

    所有人或坐或立,靜靜欣賞,唯有龐統還在那裏自斟自飲,旁若無人。

    此時再聽諸葛亮的琴音,與剛才的波瀾雄渾大不相同,如涓涓小溪流於山澗之中,月明雲淡之間,閑庭信步,讓人不自覺渾身放鬆。

    一曲結束,滿堂靜默,有人還閉著眼睛回味,這等悠遠清妙的琴聲,非高手不能彈奏,確實有繞梁三日之感。

    啪啪啪——

    周瑜在一旁深深地注目著諸葛亮,拍手叫絕:“妙妙妙,實在大妙,此琴曲清響絕倫,月明如水,閑散而不失清高之誌,獨得古人之妙也!”

    諸葛亮搖頭笑道:“亮在山林之間,整日皆為冗冗俗事,偶爾撥弄冰弦,聊寄幽情罷了。”

    龐統舉杯大笑道:“今日能聞吳侯詩詞,臥龍琴音,實乃人生快事,不虛此行!”

    眾人也都紛紛點頭讚歎,龐統又大聲說道:“久聞周郎不僅精通音律,也擅長舞劍,今日二位新郎,吳侯作詩以酬賓客,周郎若不舞劍,豈非不公平?”

    賓客們也都跟著拍手起哄起來,此時又覺得這個醜漢順眼了許多,畢竟周瑜舞劍,並不是人人都有資格能見到的。

    諸葛亮也不急於離席,點頭笑道:“吾當為公瑾撫琴助興。”

    周瑜見盛情難卻,隻好起身拔劍立於堂下,抱拳道:“如此……便獻醜了!”

    諸葛亮抬手撫琴,周瑜立刻隨樂起舞,二人雖然從未交流過,但此時琴音和舞蹈卻是相得益彰,偶爾四目相對,會心一笑。

    舞到高興之處,周瑜忍不住放聲高歌,唱道:“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所有的賓客都被舞樂感染,以箸敲著杯盤,搖頭晃腦,沉浸其中不能自拔。(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