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
字數:934 加入書籤
馬未都博客
小時候跑跑跳跳是件快樂的事,跳有兩個物理指標很誘惑人,一個高度,一個長度。男子跳高紀錄第一次被國人關注的是倪誌欽,1960年他以2.05米打破男子跳高全國紀錄,到了1965年他就能跳2.25米,離世界紀錄隻差3厘米;跳遠我能想起的運動員叫比蒙,美國人,當年{1968年}他在墨西哥奧運會上縱身一躍,跳出8.90米,被稱為“跨世紀的一跳”,在我們的童年眼中,這比蒙不是人,是神。
現在公共區域很少看見沙坑了,當然也就看不見在沙坑裏跳進跳出的孩子們。過去沙坑是最實用的鍛煉身體、嬉戲的地方,長方形的沙坑橫向一般有兩個立柱,可調節,放上一根竹杆就可以跳高了;縱向地麵會嵌入一塊木板,那是起跳的踏板,我們幾個孩子要不就約著跳高,要不就約著跳遠,一跳一下午是常有的事情。
我們跳高沒有什麽技術,就是傻跳,過杆為贏,後來稍稍學會了規範自己的動作,都是業餘式----剪式,據說第一個世界跳高紀錄就是剪式,英國人,隻有1.70米,我們都把這一標準作為人生目標,我狀態最好時偶爾也跳過1864年的世界紀錄,沾沾自喜了很久;跳遠就沒什麽戲,我們拿根皮尺,把比蒙的跳遠紀錄量出,發現太長了,都出了我們玩的沙坑,我如果沒記錯,我最遠跳過5米多,從未達到過6米,可我有一個發小,他跳過6.10米,讓我從心底裏特嫉妒。
跳高跳遠的代價是餓,回家後特能吃,往往吃完還覺得能再吃一頓;更要命的是鞋中的沙子,盡管每一次都在操場上又倒又拍搭,回家後仍挨母親的嫌棄與斥責,褲兜裏,褲角上,襪子裏,鞋墊下,都能再倒出一些沙子,每次遭遇都一樣,在母親的斥責聲中洗手換衣,然後撲向熱氣騰騰的飯菜。
馬未都博客
擴展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