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字數:914 加入書籤
馬未都博客
彈球之“彈”念“談”,不念“蛋”。今天的小孩子不彈球,一看這倆字第一反應念“蛋”。我小時候,北京的大街小巷廣場野地,凡是能挖坑的地方,無冬曆夏地都有兒童聚眾彈球。尤其三九天,有的孩子凍得鼻涕過了河,邊脦{tè}肋著大鼻涕邊認真地彈球,這景象充滿喜感。{脦肋是北京土話,意為快速吸入。}
彈球既可以當動詞,又可以做名詞。名詞之“彈球”是大拇指大小的玻璃球,有彩芯的,也有素色的。我們這代人童年的時候,玻璃球是至愛,與今天孩子們喜愛的手機遊戲有一拚。擁有較多玻璃球的孩子氣勢上都高人一等,身邊總有許多追隨者,一旦出門,呼朋引類,呼嘯來去。
彈球的玩法多種多樣。規矩的玩法需要事先挖坑作壘,一路打關入禁,過五關斬六將,最終獲勝;野路子玩法就是不管不顧打野仗,滿地追逐打擊,以命中目標為勝。彈球講究手法,初學者易犯毛病有二:先是執球方式不對,將球塞入彎曲的拇指與食指之間,俗稱“大努”;二是彈射時未用拇指發力,而是連胳膊一起用力發出,屬於賴皮。真正高手是將彈球懸空於拇指食指之間,利用拇指足夠的力量將球彈射,講究穩準狠。我小時候彈球兩三米開外,甚至四五米都常常一擊中的。今日想起還頗為得意,可見當時有多麽囂張了。
我直到成人以後還對玻璃球戀戀不舍,很多時候拉開抽屜看見玻璃球滾動一下,思緒立馬回到兒童時代。一個小小的玻璃球,圓潤、五色斑斕、大小適中,置於手中隨時可以發射出去,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然後落地高速滾動。這小球不論滾動多快多遠,都是一代人的幼年夢想。這夢想與地球一起轉動,才有了我們的今天。
馬未都博客
擴展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