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盜經

字數:4948   加入書籤

A+A-


    李知魚很快上了山。

    進入寺內,就看到校場中上百的僧人正在習武練功。

    呼喝有聲,拳腰合一,一招一式的比劃著拳腳,動搖四肢,是少林拳三十六式。

    這是少林最基礎的拳法,是少林寺千年武學的精華,千錘百煉,尤重打基礎,世上武學千百種,卻沒有一門可以比得上。

    李知魚早已練到絕頂之境。

    這裏一百多的武僧,卻沒有一人練到絕頂境界。

    “我需要上乘武功啊…!”

    李知魚感歎著,朝著內寺走去,穿過重重寶殿,佛塔,禪院,便看到一座雄偉的佛骨塔出現在眼前,絲絲縷縷的香火氣息飄蕩在風中。

    李知魚腳步一凝,落到佛骨塔前,拈了一炷香,焚於塔前。

    “師兄好…!”

    “是淨寶師兄啊…!”

    “師兄要去藏經閣謄抄經書麽…!”

    幾名清掃落葉的小沙彌上前打起招呼。

    李知魚一一回禮,而後朝塔後的藏經閣走去,徑直踏入大門。

    藏經閣本是少林存放秘笈經書的重地,自然不是想進就進的大學圖書館。

    因此,他早早謀劃,謄抄經文就是很好的借口。

    悠悠黃昏。

    周圍是古色古香的書架,散出檀香的濃鬱味道。

    這是一個小小的書房,名貴的金絲楠木隨處可見,周圍更是灑滿了防蟲的藥劑,可見少林高僧在保管經典上,的確是盡心盡力了。

    書架上是琳琅滿目的古籍,每一本中都記載了高深的佛經,甚至還有東渡帶來的珍貴典籍。

    李知魚伸了個懶腰,把謄抄好的經文放下,長身而起,他隨意走動著取來閱讀。

    這裏既沒有隱身藏經閣數十年的掃地僧暗中窺伺,也無深藏不露的少林高僧口喧佛號,突然駕臨!

    這個時代武學雖是低武,沒有內力。

    因而此世少林武功精華乃是對於肉身的錘煉,多是橫煉外功招式之類。

    沉香悠悠,漫步而行。

    實際上閣內看守也不算嚴密,小心一些便不會被發覺。

    李知魚一邊思考著,一邊取來經書閱讀。

    這經書倒不是什麽武功絕技,僅是尋常的佛經,因李知魚記起掃地僧曾經說過,金係少林七十二絕技,每一項都是淩厲狠辣,傷人性命的厲害功夫,練得越深,戾氣越重,因此需要以慈悲佛法化解,否則戾氣反噬,則必死無疑。

    金係七十二絕技自創立以來,唯有達摩祖師一人身兼七十二門,次之便是宋初一位高僧練到了二十三種,排在第三位是十三絕神僧!除這三者外,再無一人能練到十種以上!

    李知魚也認為有幾分道理。

    神通不敵業力,武道不敵劫數,神通越強,魔障就越多。

    佛陀在晚年,講大乘佛法在人間,不以神通顯示,凡是神通都是外道,神通等於魔障。

    不過,他更認同的還是心靈上的圓滿。

    戾氣,魔障,在李知魚看來,不過是在心靈漏洞之中產生的負麵情緒罷了!

    隻要澄澈心神,頭腦清明,不染塵埃,神魂自然通透潔淨,縱是心靈並不強大,但心中既無塵垢,哪怕是殺場戮戰,刀山火海之中修煉武功也能心魔不生,外魔不侵。

    雖不全認同掃地老僧的話,但這經閣之中,哪怕是尋常佛經之上也有曆代高僧的批注,備錄!亦是難得的智慧結晶,自然要看看。

    終於,李知魚看到了自己真正的目標。

    這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低武版!

    七十二絕技都是各有獨到之處,三十六硬功,三十六柔功。

    這個世界,沒有內功。

    不過,這些外功,對李知魚而言,也是美餐。

    若是放在大商軍隊裏,怕是還要不少軍功兌換。

    眼角掃了掃四周,發現沒人注意自己,李知魚直接抽出了《鐵頭功》《鐵臂功》《鐵襠功》等外功秘笈,這是一套十分有名的外功,《少林鐵布衫》。

    他的想法也很簡單,無論何時,保命最重要。

    這門橫煉外功,把全身的所有部位都練到了,相當於給自己穿了一身甲胄。

    大概就是,修煉之前,李知魚單挑boss會被一拳錘死,修煉之後就不同了,他還能搶救一下!

    李知魚又看向了其他的武功秘笈。

    這一次他專門挑選兵器秘笈,著重尋找刀法秘笈。

    刀,殺場利器。

    不一會兒,他抽出了一本刀譜,《破戒刀法》!

    “少林鐵布衫,破戒刀法,可以了!”

    又看了看四周,他將這些秘笈用包袱隱藏好,而後帶著抄錄的佛經悠然出了藏經閣。

    他準備晚上無人時來取。

    現在想要帶出藏經閣,根本就是不可能,除非徹底跟少林鬧翻。

    燈火闌珊,佛光普照。

    一聲聲敲擊木魚的悠悠聲傳來,慈和的念經聲更令人心情平靜,祛除雜念。

    覺遠看了一眼李知魚,木魚念經聲卻沒有停下來,反而更有一種令人心平氣和的氣場散出。

    李知魚盤坐在蒲團上,合上雙目,默默念經。

    良久之後,木魚聲,念經聲停歇,回複了安靜。

    覺遠誦了聲佛號,道“心中戾氣可平息了…?”

    李知魚合十道“多謝師傅,徒弟已經平靜下來…!”

    “究竟發生了何事?都細細說來…!”

    此世界雖然佛法不顯,但這些不理俗事的老和尚參禪修佛多年,論把握人心,體察情緒,無疑到了一種很高深的地步。

    於是,李知魚將心寶那三人的事情說了出來。

    覺遠眉頭凝起,睜開眼睛,喟然一歎“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無妄之災……”

    頓了頓,他又道“明日我便會向方丈說明情況,不會讓你有事的…!”

    “一人做事一人當!我自己可以解決,最多做過一場便是……”

    李知魚又道“另外,弟子決意明日去闖木人巷,還望師傅恩準…!

    覺遠麵色黯然,喃喃道“癡兒…!”

    李知魚拜道“求師傅恩準…!”

    “也罷…!”

    覺遠歎息一聲“為師能傳授的東西已經交給你了,進入江湖之後,希望你繼續修行,渡己渡人!”

    “弟子謹記師傅教誨…!”

    “如此,你去吧…”

    李知魚回到了寢室,躺在床榻之上,陷入靜默。

    念至覺遠十數日悉心傳授,不由黯然神傷。

    良久過後,他將情緒封存起來,未來還要朝前看,又想到明日闖過木人巷後,便可下山,從此快意恩仇,又有著期待。

    不知不覺中,夜至中天。

    李知魚心中計算一番時間,正是子時,當即蒙上麵巾,悄悄潛入藏經閣,將裝有秘笈的包裹取了過來。

    借著月色,解開包裹,所有秘笈映入眼簾,當即點燃油燈,開始背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