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新年禮物

字數:4459   加入書籤

A+A-




    “明年見!”

    和鄭佳道了別,童瑤和許諾二人提著行李上了155路公交,她們得去城西長途汽車站,坐回天雲縣的班車。

    兩人坐車回到天雲縣,看時間還早,童瑤又拉著許諾開啟了采買模式。

    從衣服到鞋子,從裏麵到外麵,從吃的到喝的,童瑤給母親買了幾大包,最後買完了才發現兩人根本把一大堆行李帶不回去。

    拿著這些東西坐線路班車,人家根本都不讓上。

    所以後來沒辦法,又隻能打了個的士,給的士後備箱、後座都塞滿了,80塊錢直接把兩人拉到了楊樹村。

    “媽!我回來了!!!”

    “阿姨,救命!”

    陳慧珍從裏屋出來,許諾扛著兩大包東西直喊救命,待陳慧珍要接的時候她卻又繞過去了。

    “後麵還多著呢……”

    陳慧珍跑到出租車那一看,差點都懵了。

    “這……這都帶的什麽啊?”

    “給你買的禮物,還有咱們家過年需要準備的東西。”

    童瑤提著兩個大塑料袋笑著解釋。

    陳慧珍還想問什麽,結果童瑤已經快步走進屋了。

    她隻能無奈的搖著頭幫著從車裏往家轉移東西。

    三個人來回兩趟,童瑤正要付出租車的錢,結果無奈的就看到母親去和出租車司機討價還價去了。

    “哎呦,從縣城來這才多少路啊,平常出租車到我們這最多50塊,就算過年也不能漲這麽多啊,最多給你60塊……”

    “60不行,人家都100呢,我才要80……”

    “那就各退一步,大兄弟,大過年的咱也別為這點錢生氣,我就給你個吉祥數,68!後麵帶個8,以後肯定發……”

    ……

    童瑤尷尬的看了看許諾,她覺得母親這種斤斤計較的行為有些丟人。

    不過突然她又皺起眉頭了,心說自己什麽時候開始嫌棄母親這種細水長流、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

    難道是上了大學之後的改變嗎?

    還是因為自己現在能賺錢了?看不上母親節省的這點小錢了?

    就在她反省自己問題的時候,母親已經和出租車司機談好了價格,最後兩人以70塊成交,直接節省了10塊。

    然後就看到母親把早就準備好的100塊錢遞了過去,司機找回三張十塊。

    陳慧珍拿著錢一張一張的數著、看著,似乎在看有沒有假錢。

    這一幕,讓童瑤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

    “走吧,傻楞著幹啥,趕緊回家,外麵怪冷了,可別感冒了。”

    母親的聲音打斷了童瑤的思緒,童瑤笑笑,嗯了一聲,挽起了母親的胳膊。

    許諾這會要走,被陳慧珍留了兩次沒留住。

    “阿姨,我也剛回來,還沒回家呢。”

    “嗬嗬,那你呆會過來,阿姨今天剛好烤了紅薯,可香了。”

    “好嘞。”

    許諾答應一聲,笑嗬嗬的朝著自己家走了。

    回到家後,童瑤迫不及待要給母親展示一下自己買的禮物,卻被母親硬拉到廚房去了,先給她展示了一下烤紅薯。

    “路上肯定沒吃吧,趕緊的,先吃個紅薯墊墊肚子,媽這就給你做飯。”

    童瑤接過母親遞來的紅薯,不禁神色黯然。

    母親的性子她太了解了,這紅薯肯定是母親中午的口糧,為的,隻是節省一點糧食,節省一點微不足道的錢而已。

    這紅薯當然也不是買的,更不是種的,而是撿的!

    是的,是她和母親一塊撿的。

    因為每年九月份紅薯成熟的時候,她都會和母親提著籃子去隔壁村地頭等著,等人家紅薯田挖幹淨後,母女兩人才會進去翻找。

    找那些小一點人家不要。

    找那些被挖的時候鋤頭鋤爛掉的。

    找那些掉在紅薯秧中別人沒發現的。

    ……

    這些紅薯拿回家後,母親會把好點的蒸熟給自己吃,砍爛的則會被切成紅薯片曬幹留著以後吃,小一點則被儲藏起來過冬用。

    現在拿到手裏的,就是今年母親撿來的,自己不在家,母親平常就吃這個?吃了多久了?一個月?兩個月?還是一直都是?

    想到這裏,童瑤眼圈泛紅,看著在廚房忙碌的母親,把手裏的紅薯三兩口吃幹淨,然後抹了一把眼淚,上去拉著母親的胳膊。

    “媽,別做飯了,我今天買了熟食……不吃就壞了。”

    不吃就壞了,這是童瑤對付母親的殺手鐧。

    聽了這話果然,陳慧珍扭過頭歎了口氣,雖然責備了兩句浪費,但還是止不住滿臉的喜悅。

    童瑤從幾個塑料袋裏翻找,然後很快就拿出了在縣城熟食店買的東西。

    “媽,這是鹵牛肉、這是燒雞、這還有豬蹄、鹵菜、還有……”

    陳慧珍本來想斥責幾句浪費,可話到嘴邊又止住了,她知道,童瑤買的這些不光是熟食這麽簡單,這堆熟食裏麵包含的意義她懂,她都懂……

    “媽,你瞧這是什麽?”

    “哎呀,媽有手套,你寫能賺幾個錢啊,瞎買!”

    “你那破手套早就該扔了,這是皮的,裏麵還有羊毛呢,可暖和了呢……”

    童瑤晃了晃,把手套放在旁邊,又開始翻找起來。

    “還有這個,你腰不好,聽說這東西插上電可以按摩腰呢,這可是新鮮玩意,我都沒見過呢……一會咱們去試試。”

    “這是熱水袋,不用裝熱水,插上電幾分鍾就能熱,以後你出門就抱著它,保準羨慕死別人呢……”

    “還有這個,這是我從縣城專門排了好長的隊買的……”

    ……

    童瑤一樣一樣的往外拿,陳慧珍笑著一樣一樣的接過去,臉色的笑容越來越多,眼睛卻不自覺的流下淚來。

    這一刻她突然發現,或許女兒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自己可以依靠的人。

    “媽,你瞧這是啥?”

    “錄音機?哎呀!你買這幹啥啊,這得多貴啊!!!”

    2002年,城裏人已經都不玩錄音機了,但這玩意在農村仍然是主流的娛樂工具,甚至很多家庭仍然舍不得買。

    尤其是童瑤家,能吃得上飯就不錯了,更別提錄音機了。

    一百五十八,這個價格對於陳慧珍來說,並不是接受不了,但如果有這一百五十八,她絕對不會拿去買台錄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