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二十一章 北巡

字數:4319   加入書籤

A+A-


    東北大勝的消息傳到北京已經是神武十三年九月的事,朱宏三接到東北勝利的消息後鬆了一口氣。他知道東北必定取勝,自己不管在人數、武器、後勤、訓練上都要比俄羅斯強上不少,勝利是必然的。
    可是朱宏三知道東北能勝,但是朝中那些內閣閣老們可不知道。東北戰事拖了兩年,雖然規模不大,人數最多的時候前線也隻有五千人在,可是東北戰事花的錢一點不比其他地方少。
    福建方麵集結了上萬軍隊,軍艦上百艘,但是福建因為地處明朝腹地,補給很是便利,所以花的錢還真沒有東北多。反過來看東北,雖然人數較少,但是前線需要的一粒子彈、一發炮彈、戰士吃的一粒米、穿的棉衣等等都需要從南京起運,經過海運運到黑龍江口的特林,然後轉成內河船隻,才能運到戰士的手中。
    這還是東北有發達的水係,節省了很多運力,如果東北和西北一樣都是沙漠,朝中那些閣老們絕對不會同意朱宏三用兵的。
    想到錢的問題朱宏三也很頭疼,現在東北問題解決,福建那邊也差不多了,金門和澎湖已經攻下,鄭家就剩下台南一個府苟延殘喘,要不是朱宏三不想太過於殺戮,早已經一鼓作氣攻下台南了,畢竟鄭家那些水手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現在東北問題初步解決,朱宏三聽說歐洲那邊俄羅斯也碰到了問題,北歐強國瑞典和俄羅斯打得厲害,估計俄羅斯這時候沒時間東顧了,自己也可以放心一段時間。
    下一步就是要解決西北的準噶爾蒙古了,畢竟這幫家夥太厲害,現在已經占領整個青海和寧夏,東邊已經過了杭愛山,快要打到成吉思汗的老家斡難河了,這地方稍微往南一點就是蒙古察哈爾部,也就是後世的內蒙古,這裏距離北京隻有不到兩千多裏,已經實際的威脅到大明王朝,所以朱宏三堅決不能放任準噶爾部在發展下去。
    不過朱宏三也知道自己的問題,現在大明剛結束戰亂,中原內地死亡一半人口,同時這兩年戰事就沒停過。東北戰事兩年來一共用了二百多萬銀元,要知道大明朝一年才收入四五千萬銀元,這一下全年總收入的百分之五都用在東北了。
    西北和東北還不相同,東北隻是幾千俄羅斯老毛子,同時老毛子並不講什麽民族政策,在東北搞得天怒人怨,所以東北少數民族對老毛子並沒有什麽好印象,民眾基礎並不牢靠。可是西北的準噶爾可不一樣,準噶爾原本就是蒙古人的一支,反倒是大明朝成了外族,所以明軍到了西北平叛很容易引起當地蒙古人的反感。
    西北戰事雖然複雜,但是朱宏三早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下半身,哦不!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自己的小妾孟古青,這可是科爾沁蒙古大汗的嫡女,如果利用好了完全可以讓蒙古人打蒙古人,要知道朱宏三前世是鄉鎮幹部,最擅長的就是鼓動群眾鬥群眾。
    朱宏三這個主意在神武十二年就已經成型,隻是當時東北打的正熱鬧,朱宏三知道自己說要去蒙古朝中大臣一定不許,不過現在機會來了,東北贏了。朱宏三完全可以利用去東北封賞有功將士的機會,順路去一趟科爾沁草原。
    所以朱宏三接到東北的捷報很高興,趕緊讓小太監去內閣將首輔馮自用找來,和他商量一下如何封賞。
    接到陛下相召馮自用急匆匆的趕了過來,看到皇帝後行禮如儀,然後問道:“陛下,請問找臣來有什麽事?”
    朱宏三將手中的捷報交給小太監,再傳遞給馮自用,然後說道:“馮先生你看,這是東北剛送來的捷報,段飛這小子很不錯,打了一個大勝仗,俘虜了三千多俄羅斯人!”
    馮自用聽皇帝這麽說大鬆了一口氣,這兩年他被東北戰事都要搞出精神病了,隻要皇帝相召肯定沒好事,一定是東北缺錢了。現在馮自用聽東北戰事終於結束,心中自然一塊大石頭落地。
    “臣恭賀陛下開疆拓土,陛下如此武功可比秦皇漢武!”這倒不是馮自用拍馬屁,朱宏三的戰功確實比得上秦皇漢武,從廣東起兵到現在二十多年,一仗都沒輸過。
    朱宏三哈哈笑道:“那裏那裏,朕那能比得上秦皇漢武,也就比李世民強上一點而已!”
    馮自用聽朱宏三在這不要臉吹噓自己,不免心中直撇嘴,也就比李世民強上一點?你個昏君除了戰功能比李世民強,治國手段給李世民提鞋都不配啊!
    朱宏三不知道馮自用在心中貶低自己,笑著說道:“馮先生啊,你看現在東北打贏了,內閣是不是應該下旨封賞一下有功將士?絕對不能讓將士們流血又流淚!”
    馮自用聽朱宏三這麽說臉都綠了,段飛手下可是五千多人,再加上幫忙的少數民族武裝,還有吉林、沈陽各地負責後勤運輸有功之臣,都加上足有上萬人,這要如實封賞還需要幾百萬銀元。
    馮自用想了想說道:“陛下,立功了自然要封賞,但是現在國庫空虛,可否用土地來補償呢?”
    馮自用打的算盤很好,錢沒有,但是東北、華北的土地很多,不行再往南河南、山東也行,反正就是不準備掏錢。
    馮自用說完以為皇帝能生氣,但是那想到皇帝想了說道:“也是,這幾年戰事頻繁國庫空虛,這樣吧,給有功將士三倍的土地怎麽樣?”
    馮自用聽皇帝同意鬆了口氣,隻要皇帝答應給土地就行,反正荒地那麽多,不賞賜給人也要撂荒。
    “既然陛下同意,那臣就下去安排禮部準備封賞!”
    馮自用說完就要躬身退下,他原本以為事情結束了,但是哪想到皇帝卻叫住自己。
    “馮先生慢走,你看東北的將士立了大功,他們都是朕的子弟兵,朕想要去東北看看這些有功之臣,你說怎麽樣?”
    馮自用一想也可以,反正剛才皇帝已經說了用土地補償銀元,皇帝要去看看也沒什麽不妥。但是馮自用留了一個心眼,皇帝你要出去遊玩行,但是國庫可沒錢。
    “陛下,現在國家百廢待興,福建和南洋戰事未決,國庫實在沒錢。但是如果陛下動用內帑,臣就同意陛下去!”
    朱宏三聽到馮自用這麽說恨得牙根直癢癢,這幫臭老九就是惦記自己的私房錢。不過朱宏三想到這次去東北事情重大,沒辦法隻要咬牙說道:“好,朕這次動用內帑!”
    皇帝要花自己的錢出去旅遊,馮自用自然沒什麽意見,這件事就算定了下來。
    現在是神武十三年九月,北京已經結冰,東北更是大雪紛飛,這個時節自然不能去東北。所以朱宏三定的是神武十四年的三月出發,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
    皇帝是一個國家的首腦,出行自然要隆重,雖然朱宏三是開國君主,和那個土木堡被抓起來的朱祁鎮不同,但是皇帝的威儀怎能少了半點。
    這次出行禁衛軍三萬人自然要全部帶上,同時從前軍都督府中又抽掉了兩個師進行護衛工作,這樣新軍就達到了六萬規模,還有隨行的一萬錦衣衛,再加上七七八八的隨行人員,一共七八萬人,真是浩浩蕩蕩。
    朱宏三這次名為去東北,實則要去科爾沁蒙古,所以小妾孟古青自然要帶上,至於大玉兒布木布泰,這時候已經五十多歲了,朱宏三實在沒心情玩弄一個已經絕*經的老太太,所以自然沒帶。
    不過孟古青正是青春年少,現在也隻有二十四歲,正是一個女人最好的時期,所以深受朱宏三喜愛。孟古青隨行,她為朱宏三生的孩子自然也要跟隨,孟古青這幾年為朱宏三生了一兒一女,長女今年八歲,兒子六歲。本來朱宏三因為孩子年紀小不想帶了,但是孟古青非要帶上,說要讓孩子看看外公。朱宏三被孟古青上下兩張嘴纏的沒辦法,隻好答應。
    除了孟古青的一兒一女外,朱宏三還將長孫朱升鐸和老四朱淵帶上,帶上朱升鐸是朱宏三喜歡這個孫子,想讓他去塞外見見世麵。至於朱淵,完全是想找個由頭將這個倒黴兒子重新恢複王爵,畢竟朱淵這兩年十分老實,每天不出門就在府中讀書。
    皇帝要去旅遊京中朝政不能停擺,監國的自然還是太子朱海,太子今年已經三十歲,正是年富力強,朝政也處理的很及時,朱宏三很放心。所以朱宏三在臨走時下了聖旨,京中太子監國,但是所有事物由內閣決定,如果內閣無法決定就要上報上帝,同時整個京師的防務朱宏三交給了自己的小舅子馬如風。
    都安排完畢後,朱宏三帶著嬌妻幼子,在三月十五日的中午,離開正陽門正式出發。
    朱海跪在地上看到父皇的儀駕慢慢遠去,起身對身後的大臣們說道:“父皇出門,以後朝政就依仗諸位大臣了!”
    朱海身邊的秦王朱江看到哥哥一副小人得誌的模樣,心中罵道:老大,父皇這次走了,就是你倒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