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帝王之欲
字數:384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大宋皇帝係統 !
趙佶趙佶聽了嘎嘎直樂,老太太的想法他都明白,自己的兒子爭氣了她自然也高興。
“行了,你們留在這,我自己過去。”趙佶對童貫說道。
趙佶走到福壽宮內的一個小房間,隻見老太太一個人跪在蒲團上,絮絮叨叨的在說些什麽。
“趙旭,你看你的兒子個個都很爭氣,特別是佶兒,今天竟然在兵馬上勝過遼國。”
“你在下邊也有臉麵跟你的爹跟你的爺爺吹牛皮了,而且佶兒也很孝順,對我就好像對他親生母親一樣。”
“可惜呀,你這個老東西走的早隻留下我自己在這世上孤苦伶仃。”說著老太太的眼淚都流了下來。
趙佶趕緊走過去把老太太扶起來,伸出袖子為老太太擦了擦淚。
“母親,您並不是孤苦伶仃,還有兒子陪著你呢。”
向太後無比欣慰的拍了拍趙佶的手破涕為笑,搖了搖頭。
“佶兒啊,母親我已經是黃土埋了半截的人了,說不定哪天就隨你的父皇而去了。”
“以前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現在好了你有能力照顧好自己了,而且娘相信你也能將大宋治理的井井有條,我這個老東西也可以安安心心的走了。”
“你也有能力服眾了,大慶殿以後我也不回去了,那道珠簾就撤了吧。”
趙佶連忙打斷老太太的話笑著說道:“娘,這是哪裏的話?像你這麽好的人,自然會長命百歲。”
“我知道娘素來喜歡吃羊肉,但中原的羊大多膻味兒太重,我聽聞遼國上京城的羊個個鮮美無比又沒有膻味。”
“等哪天我請娘親堂堂正正的去上京城的皇宮吃一回涮羊肉。”
老太太推開趙佶的手嚴肅的說道:“佶兒,你有雄心大誌我非常欣慰,可是戰端一起苦的還是百姓。”
“興亡皆是百姓苦,我希望你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輕啟戰端,戰爭永遠沒有贏家。”
趙佶仔細品味著老太太的話,這兩句話他初中的時候就聽過,可其中的含義他一直都不是很理解。
他認為如果一個國家強大擁有諾大的疆土沒有外族的騷擾,這樣百姓就能安居樂業,而且遼國對大宋早已虎視眈眈。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遼國自己是一定要打的,不過趙佶也不好反駁老太太。
當即笑著說道:“娘的教訓極是,兒子記下了,兒子向你保證以後絕不輕啟戰端。”
老太太歎了口氣,轉身找了個座位坐下無奈的說道:“你是個什麽秉性我最清楚,你也不必向我做什麽保證。”
“而且宋遼之間的矛盾我也很明白,我並不是勸阻你不要開戰,而是能免則免,你明白了吧。”
趙佶點點頭,“我明白了。”
老太太笑道:“嗯,明白就好,你來我這兒有什麽事呢?”
“這不剛跟遼國掰手腕的掰贏了嗎,特來向母親報告這件事。”趙佶很是得意的說道。
“哦,那這樣你就不必來了,高俅已經派人跟我說過這件事了,你回去吧。”老太太說道。
趙佶被老太太噎得說不出話來,自己來就是向老太太要點獎賞,老太太倒好壓根兒不提這茬直接攆起了人。
趙佶站起身搓著手說道:“那個兒子這麽出息,娘你應該是不是表示表示?”
“你讓為娘怎麽個表示法?”老太太笑著問道。
“比如誇獎我兩句,或者給點物質或者人之類的獎勵。”趙佶厚顏無恥的說道。
老太太不耐煩的說道:“我不是在神宗的牌位前麵誇過你了嗎?這難道還不算獎勵?你還想要什麽?”
“那個兒子最近睡得不太好,童貫這家夥不怎麽會伺候人,兒子用著不舒服。”趙佶說道。
“哎,你這麽說就不對了,童貫挺會伺候人的,當年還是我把他派給先皇呢。”老太太反駁道。
“童貫他太過粗枝大葉,看不懂兒子的心思。”趙佶繼續說道。
老太太翻了個白眼連連擺手,“不可能,童貫這個人膽大心細我明白的很,早些年他也在我身邊待過我很滿意,你到底想說什麽直接說吧別在這跟我打馬虎眼。”
趙佶左思右想最終決定跟老太太攤牌,“那個娘能不能讓梁月回去繼續伺候我?她不在我有點不習慣。”
老太太頓時眉開眼笑,“是不是知道梁月的好了?”
“嗯,知道了。”
“那什麽時候成親呢?”
“不急不急。”
老太太頓時不道:“成親都不著急,那你著急要人幹什麽?你看你都沒有誠心。”
“什麽時候準備好迎娶梁月了,什麽時候再來我這兒,老身要休息了,趙官家請回吧,童貫把官家送回去。”
“遵太後懿旨,我們走吧官家。”童貫跑進來說道。
趙佶看了老太太一眼隻能悻悻的離開,老太太性格他知道今天是成不了事兒了。
驛館中30名戰敗的金剛騎兵跪在蕭桓麵前。
“世子恕罪,今日我等落敗甘受軍法處置。”
蕭桓擺擺手示意他們站起來,“起來吧,今日之戰我都看在眼裏,不是爾等不盡力,乃是宋軍的陣法太過詭異。”
“不過不處置你們難以服眾,自己為弟兄們刷三天的馬以儆效尤。”
“謝世子格外開恩。”30金剛騎兵躬身退下。
“你哪來的那麽多戰馬?”人都走後蕭紅豆問道。
“自然是陛下給的。”蕭桓回答道。
“父皇當真如此看重那套水晶杯,其實那很有可能是宋編造的謊言,也許並非神明之物。”蕭紅豆疑惑的問道。
“是不是神明之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喜歡。”蕭桓背手走到一邊。
“隻要是陛下喜歡的東西,哪怕傾舉國之力也要得到,這就是帝王之欲。”
蕭紅豆咬了咬嘴唇,從她臉上的表情看不出她此時心裏是怎麽想。
“0000匹戰馬,足以讓大宋訓練出一支不弱於我遼國鐵騎的騎兵了。”
“大宋的騎兵不可小覷,昔日宋神宗年間遼宋城有一場大戰,那時候大宋僅有一萬騎兵。”“可就是這微不足道的一萬騎兵卻大破我遼國五萬鐵騎,父皇真是糊塗,可你為什麽不勸阻?”蕭紅豆歎息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