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今生未飲胡虜血!來世仍為大宋人!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大宋皇帝係統 !
“轟隆隆!”
汴京城外傳來一聲悶雷,與那天皇宮中的聲音如出一轍。
趙佶拍案而起,一隻手指著大慶殿外說道:“聽吧!這是李岩的北軍與叛軍交上手了,三萬叛軍,這樣的一場仗打下來不知道能夠活下來幾個。”
“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朕不想他們死了之後還要背上個叛軍的罵名永遠抬不起頭來。”
城外一處山穀,這是前往汴京的必經之路,往常這裏很是清淨,可今日卻不同了,鮮紅的粉末飛舞的滿天都是。
山穀的四周沾滿了身穿鮮紅戰甲的軍士,穀中密密麻麻數萬人,人頭攢動。
“洪士忠、路子華你二人投降吧,官家早已洞悉了你們的詭計,你們現在已經被包圍了,隻要老夫一聲令下,便叫你們萬劫不複。”
“即使你們不怕死也要想想這些兄弟們,不能為了蔡王的一己私欲讓他們枉送了性命。”
李岩今天穿上了他擱置許久的戰甲,腰挎寶劍雄姿英發威風凜凜老當益壯,手握寶劍統領大軍似乎又回到了以前的崢嶸歲月。
此時如果能以手中寶劍斬上幾顆敵人的首級就再好不過了,但今天他的敵人是他所不想麵對的,麵對同樣的製式戰甲。
李岩心中總有一種兄弟閆牆同室操戈的感覺。
“哼!李岩匹夫!要我洪士忠降先要問過我身後的兄弟們答應不答應,別以為你用上一些鬼魅手段便能戰勝我們。”
“對,我路子華亦死戰不休!”兩人擦著眼淚咳嗽著說道。
辣椒炸彈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些久居軍旅中的老油條都個個經驗豐富。
在炸彈爆炸的第一時間便立馬判斷出這件東西的弱點,並作出了對策,三萬人一起脫褲子撒尿,那場麵可相當壯觀。
李岩歎了口氣,“我李岩征戰數十年,斬殺異族數不勝數,沒想到老了老了手上還要沾染袍澤的血。”
李綱麵露不忍,“將軍!請將這場仗交給末將來指揮!”
李岩神情堅毅的說道:“這件事非我不可,我已經是黃土埋了半截的人了,不在乎了,你不一樣,這北軍早晚要交到你的手上。”
“北軍的新主帥不能有絲毫汙點!”
李岩大手一揮,山穀周圍埋伏的北軍將士紛紛給自己手中的弓弩搭上箭矢。
“放!”
軍令下,重如山。
北軍將士雖然麵露不忍,但軍令就是軍令,軍令如山隻有服從。
“咯嘣咯嘣”
漫天箭矢從他們手中的弓弩中射了出來,密密麻麻鋪天蓋地的朝穀中的軍士飛去。
萬箭齊發!這可真真的是萬箭齊發了。
密密麻麻的,如同一大片烏壓壓的黑色雲彩,遮天蔽日。
山穀中的軍士皆心生絕望,這般密集的箭陣他們是斷然沒有生路。
他們心裏雖有遺憾卻不後悔,因為他們本就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們不會後悔聽從主帥的任何一個決定。
心中有憾隻是因為報國無門,未殺胡虜便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今生未飲胡虜血!來世仍為大宋人!”
山穀中不知是誰喊了一句,整個山穀的軍士都開始重複這兩句話,呼聲震天。
這就是宋人的脊梁,身在其位雖死不悔。
李岩頓時老淚縱橫,噗通跪倒在地,向穀中從容赴死的軍士叩了三個響頭。
“北軍老卒李岩,愧送列位袍澤!”
“北軍新卒李綱,送列位袍澤!”
…………
在一陣慘叫聲中三萬軍士全軍覆沒,洪士忠、路子華於第一波箭雨中被射成了篩子,隻剩下一顆頭顱尚且完好。
李岩踉踉蹌蹌的從山坡上走了下來,山穀之中血流成河,土地被染成了暗紅色,血腥味撲鼻而來。
李岩跪倒在山穀口磕了三個響頭,然後站起身找到洪士忠、路子華的屍首並斬下他們的頭顱提在手上,一步一步的轉身離開。
“你們是罪人呀,蔡王更是大大的罪人,三萬忠魂就這麽沒了,趙似必須死!”
他嘴裏念叨著將兩人的頭顱上了一匹戰馬,朝著皇宮飛馳而去。
朝堂上趙佶正襟危坐,與一幹大臣申請嚴肅的等待著結果。
趙佶知道幾萬人的戰爭並不是一個辣椒炸彈就能解決的,辣椒炸彈隻是為了盡可能的減少損失。
傷亡肯定是有的,但具體傷亡多少並不是他能左右的,他現在能做的隻有默默的等待。
“啟稟官家,北帥李岩提著兩顆頭顱正在宮門外等待。”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
“快宣!”
趙佶一拍椅子扶手站起來。
大殿門口慢慢出現一個佝僂的身影,手中還提著兩顆正在滴血的頭顱。
“咕嚕”
李岩將手中的頭顱往大殿上一扔,單膝跪地說道:“李岩幸不辱命,洪士忠、路子華已被亂箭射死首級為證!”
“啊,太好了,叛軍被解決了,真是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除了高俅幾人餘下的大臣皆彈冠相慶。
都在慶祝著這個了不得的大事,可趙佶心中卻隱隱有些不好的預感。
“李愛卿,那三萬軍士現在何處?”
李岩猛地一抬頭雙目通紅,他很慶幸趙佶說的是軍士,並不是叛軍。
“三萬軍士盡數覆滅,無一幸免!臣泣血跪諫,請賜蔡王一死以告慰枉死的英靈!”
趙佶蹬蹬往後退了兩步,不敢置信的問道:“三萬軍士盡數覆滅?”
“一個不剩,登聞穀已經是血流成河!”李岩答道。
趙佶忽然感覺一陣頭暈,帝王一言可定人生死,這在外人看來是多麽大的一個權力。
可他這一言卻定了三萬人的生死,三萬人呀!三萬條鮮活的生命!屍體足以築起數座巨大京觀,壘起來比汴京城的城牆還要高。
“他們…他們有沒有說些什麽?”趙佶問道。
“今生未飲胡虜血!來世仍為大宋人!”李岩咬著牙喊出了這句話。
趙佶麵色蒼白,半晌沒緩過勁來,朝堂上莫名的安靜下來。過了好大一會兒趙佶回過神來說道:“傳朕旨意,三萬軍士皆視為為國捐軀,登聞穀更名為英烈穀,三萬英魂皆刻碑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