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字數:4980 加入書籤
滾滾長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風流人物;沅江澧水,養育著一批又一批憨厚兒女。波濤洶湧的長江,你流淌著幾千年“落後就要挨打”的血和淚;蜿蜒流淌的沅澧,你訴說著大湘西“誓教日月換新天”的動人故事。
“輕過火”一行六人穿過了熙熙攘攘的貿易集市,來到近百年的青瓦木橋東頭。
枝山人們公社社部,就在木橋的西頭。
“輕過火”用手撫摸著木橋前的石獅子,深有感觸地說:“完們(我們)的祖宗們真是太聰明噠(了),不得不令人望而歎之。”
“是哈(是啊)。完們(我們)的祖宗們真是太了不起噠(了)”劉衛東主任等人附和著說。
“輕過火”回過頭,用虎目掃視了大家一眼後,對黃廷賢副主任說:“廷賢,蔫(你)到枝山公社工作,也有些年頭噠(了)吧?”
“是哈。”黃廷賢應道。“很有些年頭噠(了)。”
“輕過火”暗示了劉衛東主任一眼後,再看了看黃廷賢副主任,說:“廷賢,完跟蔫出一道題(我給你出一道題)。如果蔫答對噠(如果答對了),說明蔫(你)是一個有心的人,完可以圓蔫一個夢(我可以圓你一個夢)。如果答錯噠(了)嘛,嘿嘿,乃就別怪完們不客氣噠(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了),完們(我們)……”
“覃主任,蔫老人嘎把話港完哈(您把話說完啊),是乃們個(是怎麽個)不客氣的嘛。”黃廷賢連忙問道。
“完們(我們)六個人的夜飯錢(晚餐前),蔫(你)一個人給食堂付。”“輕過火”大笑著說。“衛東,記住哈(記住啊),不準公家拿哈(啊),他一個人拿。而回(今後),完(我)可要專門檢查的哈(啊)。哈……哈……哈……”
劉衛東主任笑著說:“老領導,完(我)堅決按照蔫(你)的指示辦!”
“哈哈,沒事的。如果完(我)答不上來,隻怪完(隻怪我)技不如人,毫無怨言地拿完們(我們)幾個的夜飯錢(晚飯錢)。”黃廷賢副主任說。“覃主任,蔫老人嘎(您)出題吧。”
“哈哈,大勢(大家)都看看,廷賢的歹副憨寶樣兒(廷賢的這副傻樣兒)。蔫(你)有‘好多羊子趕不上山’噠(了)”“輕過火”說。“歹個(這個)題目很簡單,不過,蔫(你)得把眼睛閉上。”
黃廷賢聽完“輕過火”的話,立即閉上眼睛。
“廷賢,蔫聽好哈(你聽好啊)。”“輕過火”對黃廷賢副主任說。
黃廷賢副主任點點頭,說:“聽著的哈(啊)。”
“輕過火”說:“歹座古老的青瓦木橋,由多少個青石凳托起?”
“十個!”黃廷賢副主任想都沒想地說。
“正確!所用木料是乃種(哪種)?”“輕過火”繼續問道。
“純古鬆圓木和木板。”黃廷賢副主任脫口而出道。
“哈……哈……哈……,廷賢,恭喜蔫答對噠(了)。睜開眼睛吧,蔫全部答對噠(了)。”“輕過火”大笑道。“完會港話算話的(我會說話算話的),一定跟蔫圓夢(一定給你圓夢)。”
“謝謝覃主任。”黃廷賢對“輕過火”連聲道謝道。
這座青瓦木橋,是當地鄉人和趕集人小歇的最佳地方。
整座橋,全長200多米,東、西兩頭的橋梁,由無數根大小均勻,且直徑約兩尺的古鬆圓木,把十個從河底到橋麵約八米高,長約六米,寬約四米的長方體青石橋凳串聯起來,穩穩地托著整座青瓦木橋。近百年來,無論是刮風下雨,無論是濁浪滔天,無論是冰霜積壓,它像巨人,巍然屹立在枝山人民公社所在地。久而久之,它成了一道風景,一種精神,一道屬於遊人過客的風景,一種枝山人不畏艱難、憨厚樸實的精神。
橋麵構建奇特,整個橋麵,由無數根整齊劃一、大小均勻的古鬆圓木鋪成,然後,在它上麵鋪蓋上3寸厚的鬆木板,使之,200多米的橋麵,平整而漂亮。
青瓦木橋的南北兩麵,每麵都按照十米立一根古鬆橋柱。在橋柱與橋柱之間,且離橋麵約一尺左右處,用古鬆木板把整座橋麵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同時,也是人們休息時的長凳。
橋柱上方是橋頂,它是按照老式木屋的結構建造而成的。當然,它和老式木屋的建造,還是有一點點兒區別的。那區別,就是根據需要,由長短不一,寬窄不同的古鬆木板或橫躺,或豎立,既有漂亮美觀的效果,又堅固橋頂的作用。橋頂上,蓋著厚厚的青瓦。
每根橋柱上,都雕刻著的花草樹木,飛禽走獸。隨著時間的風雨,有些依稀可見,有些隻留下模糊的痕跡。但這些,絕不影響枝山人對它的崇拜和敬仰,也不影響遊人過客對它的讚歎和膜拜。
清澈碧綠的澧水,從它身下流過。
此時,趕集累了的社員群眾,有的坐在橋柱之間的古鬆木板上,有的幹脆睡在上麵。無論是認識的,或是不認識的,隻要有緣聚在這青瓦木橋上,不一會兒,他們就成了熟人,或是朋友。相互擺著龍門陣,相互談古論今,相互“你家長、我家短”地漫無邊際地閑聊。當然,彼此聊得最多的,要數從年成豐歉,到天災人禍;從油鹽柴米,到生兒育女……
除此以外,還有自娛自樂的社員群眾,有拉胡琴兒,或吹笛子的;有唱革命歌曲的,或唱山歌的。他們的表演各不相同,有的清唱,有的吹著口哨。這樣的場麵,怎麽少得了像下“打三棋”、象棋和“五子棋”這些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有時,棋手們為一步棋,爭得麵紅耳赤,互不相讓,甚至是相互破口大罵。當然,這些口角爭鬥,隻是一瞬間,誰也不會把這樣的爭吵,當作相互之間的仇恨。
從青瓦木橋的東頭向南望去,是有一座綿亙不斷的山嶺,人們叫它“飛虎嶺”。
突然,“輕過火”問女兒覃娜娜說:“寶貝兒,蔫(你)來枝山公社快兩年噠(了)吧?”
“是哈(是啊)。還過三個月,就足足兩年噠(了)。”覃娜娜對父親“輕過火”說。“有麽得事兒麽(有什麽事嗎)?老爸。”
“蔫看(你看),對麵那道山嶺叫麽得(什麽)名字?”“輕過火”指著南麵那道起伏跌宕的山嶺問道。
“乃個都曉等哈(誰都知道啊),叫‘飛虎嶺’。”覃娜娜應答道。
“乃蔫曉等它為啥叫‘飛虎嶺’麽(那你知道它為何叫‘飛虎嶺’嗎)?”“輕過火”問覃娜娜說。
“歹個嘛(這個嘛),完還真的沒有聽人嘎港過(我還真的沒有聽人家說過)。每天下班後,七夜飯(吃晚飯)。七完夜飯後(吃完晚飯後),完就替(我就去)學校看他們打籃球,很少關注乃些事兒(很少關注那些事)。”覃娜娜對父親“輕過火”說。
“歹樣子可不行哈(這樣子可不行啊)。”“輕過火”對覃娜娜說。“到任何一個地方,首先,必須弄清楚乃個(那個)地方的人文文化,地理地域情況,鄉風民俗等等……”
“哦。老爸,完曉等噠(我明白了)。”覃娜娜笑著對父親“輕過火”說。“乃蔫老人嘎而今跟完港哈(那您現在給我講講)‘飛虎嶺’的故事。”
“嗯。老爸完而今就港跟蔫聽(老爸現在就講給你聽)。”
接著,“輕過火”開始講述起來:
關“飛虎嶺”的來曆,各說不一。
有人說,很久、很久以前,名山縣和它周圍的縣,都是一望無垠的海洋,“飛虎嶺”是這片大海裏的一個小島。一隻老虎,在這個島上修煉了幾千年,終於修成正果,飛上天宮成了仙。若幹年後,地殼發生變化,這片大海成了陸地,自然地,這個島嶼隨之升高,成為了山嶺。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那隻“棄惡從善”的老虎,把這個山嶺,成為“飛虎嶺”。
有人說,商周時期,這裏沒有山嶺,是一塊很大的平地。當時,黃飛虎戰死後,他的魂魄久久不肯歸位,一直飄啊、飄啊的飄……最後,飄到這裏停了下來,化成了一個山嶺。後來,人們為紀念他。稱這座山嶺叫“飛虎嶺”。
當然,無論哪種說法,都帶著不真實的神話色彩。但是,這座山嶺唯一真實的,就是告誡人們要“棄惡從善”、“英勇堅強”。
“輕過火”講完後,劉衛東等人不得不由衷地佩服他。心想,他的霸道,不是不學無術強行奪來的,而是靠真才實學撐起了他。
“飛虎嶺”上,長滿了高大挺拔的楓樹。從山麓直到山頂,層層疊疊。一年四季,隨著季節的不同,顏色也是各異。春夏時,一片鬱鬱蔥蔥;秋冬季節,漫山通紅。這樣的山景,倒影在澧水河裏,給枝山古鎮帶來無限的生趣。
不一會兒,“輕過火”六人走過青瓦木橋,來到枝山公社大院門前。
枝山公社辦公室秦秘書早就等在那裏。
劉衛東主任走上前,向秦秘書打招呼說:“秦秘書下午好!”
“哈……哈……哈……”秦秘書謙遜地、哈哈大笑道說。“各位領導下午好!完(我)奉王書記之命,來歹裏(來這裏)迎接各位領導的蒞臨。”
說完,秦秘書帶“輕過火”等前往小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