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第三章 千裏之行

字數:3155   加入書籤

A+A-




    晉江網首發 筆海狂想作品  購買一半便可看到全新章節  福安一大早就在竹林中, 但他左等右等,就偏偏等不到他那從未缺席晨練的公子,這才匆匆忙忙地趕了過來,他敲著門焦急道:“公子, 公子!”他擔心他家公子身體有什麽不適。

    郭明月聽到了福安的敲門聲和呼叫聲,她掀開被子坐了起來,她應道:“福安!我沒事!隻是太困了, 睡過頭了!”

    從郭明月有些沙啞的聲音福安可以聽出公子才剛剛起床,所以福安鬆了一口氣道:“那就好!公子!那我就下去了!”既然公子沒事, 福安也就放心了。

    馬文才這邊已經穿戴好衣衫, 自小習武的他站著就像一棵挺拔的蒼鬆, 整理好自己的馬文才看起來沒有昨日那樣病怏怏, 瞧起來就是儀表不凡的須眉男子漢。馬文才麵色複雜地看著郭明月, 他很久沒有睡這麽沉了!

    馬文才說不清是自己對郭明月的不喜多些,還是因為對郭明月的心情複雜到連他都不清楚該用什麽態度對待郭明月。

    馬文才是欣賞郭明遠的, 但郭明遠是如何看待他馬文才的呢?

    聰明如馬文才, 卻從不深入思考, 因為對馬文才來說, 郭明月就是對手。

    郭明月看著馬文才盯著她的複雜眼神, 竟有些呐呐地開口道:“文才兄, 好些了沒?”

    馬文才扶了一下額頭,他答道:“好些了!”沉默片刻, 馬文才多加了一句:“多謝了!”然後狀似若無其事地轉開了頭。馬文才其實是感謝郭明月的, 但他的表達就是很雲淡風輕, 看不出多大的誠意。

    郭明月也沒多加注意馬文才轉開頭的這個動作,她才剛起床,不怎麽清醒,她點點頭對馬文才道:“那就好!”隨即郭明月揉了一下眼睛。

    馬文才這場感冒來得凶猛,去得也很快。

    這日學堂中,陳夫子公布了一條信息——

    陳夫子站在講台上對學子們說道:“學子們聽著,書院為了裨益你們的學業,決定邀請五柳先生陶淵明前來授課。”

    “陶淵明,就是那位不肯為五鬥米折腰的奇人呀。”梁山伯這麽說道,然後他轉頭向與她同桌的祝英台說道:“英台,你想不想見一見……呀!”

    祝英台不知在生什麽氣,裝作沒聽見,自顧自地持書看著。

    郭明月也很興奮,她用很是向往的語氣喃喃說道:“陶淵明呀!”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複獨多慮。

    晉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源……

    這樣文采斐然的陶淵明,給這個追求行止姿容且玄風盛行的魏晉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然、潔淨與淡遠之氣,甚至給了整個中國的文學加入了安靜、寧河之聲。

    郭明月心中翻滾著許多、許多。

    陳夫子繼續說道:“學子們稍安勿躁!陶先生情依山水,居無定所。故本席決定派出一名學子前去尋找陶先生,倘能找到,大功一件!品狀排名呀!本席,定為其美言!”此話一出,學子們都紛紛爭先報名,為自己爭取出外尋找陶淵明的機會。

    陳夫子話未盡:“然而……”對了,還有然而。

    “這幾天朝廷派來的賢良方正考評官就要來到本書院了,下山的學子可能要錯過被朝廷選拔的機會啊!”此話一出,大部分學子們的手都伸了回來。

    “怎麽,都不願意去了嗎?隻是下山幾天而已。”

    縱觀學堂,就隻剩下四隻手舉著了——郭明月、馬文才、祝英台和梁山伯。

    梁山伯:陶淵明呀,真想去見一見!

    郭明月:陶淵明呀,必須去見一見!

    祝英台:陶淵明呀,可以下山幾天,剛好可以借這個機會躲一躲梁山伯這個呆子。

    馬文才:陶淵明呀。他其實隻是看見郭明遠舉手自己下意識也舉起了手,現在放下還來得及嗎?

    祝英台率先開口說道:“夫子,我去!”

    陳夫子詢問著祝英台道:“此次任務艱巨,你確定了嗎?”

    祝英台依舊不改她的想法,她想要躲梁山伯。

    陳夫子:“這樣吧!我就多派一人一同前去!有誰願意與祝英台前往呢?”

    梁山伯和郭明月同時開口道:“我!”

    梁山伯與祝英台最為要好,梁山伯既擔心她一人在外,也想要和祝英台一同外出。

    郭明月此時心思最為純粹,就是單純想要見陶淵明,想要瞧瞧看究竟陶淵明是怎樣一個人,她就像一個求學心切的學子,拿著自己的所學所得,準備去拜訪那位博學廣聞的老先生。而這位老先生,恰恰就是陶淵明。

    馬文才也舉了手,他這手舉得莫名其妙,他見郭明月舉了手,自己也跟著舉起了手報了名。

    陳夫子犯了難,他思慮片刻,對祝英台說道:“這樣吧!祝英台,你自己來選擇,是選擇梁山伯呢?還是郭明遠、馬文才呢?”陳夫子著實沒有想到這尋找陶淵明“苦差”竟然還有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