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趁機打荊州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發個微信去三國 !

    高順讓臧霸先送走呂布,他卻留下來指揮抵抗,但他發現將士們已經潰亂不堪時,果然命令將糧草輜重撤走再說,以免損失更大。

    張繡等虎將四下奔殺放火,連鄭楓也到處橫衝直撞,足足過了一把縱橫四海的癮。

    奔殺了足足兩個時辰,天還沒亮,張繡見差不多了,使示意收隊,此時鄭楓一點睡意也沒有,身心仍處在興奮期,如入無人之境的玩法實在太嗨了。

    回到宛城,關羽等人早已回來,他們比鄭楓一組提前了半個時辰。

    因為是夜襲,打的是突擊戰,對方又沒有防備,兩組人馬都大獲全勝,斬獲良多。

    關羽那一組打得更順利,董卓的手下本來就沒什麽像樣的大將,夜襲一開始,董卓就嚇遁了,殺得十分順溜。

    按關羽的話來說,董卓的八萬大軍,如同草芥,愛怎麽割就怎麽割。

    成績最好的是馬超,他率領一千人馬,愣是打得呂布右營的二萬兵馬落花流水,殺傷人家數千人。但,損失最多的也是這貨,回來隻剩下五百傷兵了。

    當然,最猛的就是鄭大仙人了,高順和臧霸聯手也被他在瞬間戰敗,嚇得呂布倉皇逃走。

    “那麽,我之前的承諾,立刻生效。”張繡向鄭楓兌現承諾。

    “必須等三年?”鄭楓有少少失望。

    “對,三年之後,你可以帶走鄒氏。”張繡點點頭。

    還是賈詡出來圓場,他說:“夜襲成功,我們算是勝了一場,也讓呂布和董卓損失甚多。但是他們的撤走是暫時的,他們明天又會回來,我們要抓緊時間加固城池。”

    如何加固宛城防禦,鄭楓才懶得去管,這些繁瑣的事情自然是交給那些將軍,而他開始嗬欠連連,回到客房睡覺去了。

    ………………

    天蒙蒙亮,武陵守軍突然發現,孫堅的大軍不知什麽時侯渡過河流,已經兵臨城下。

    駐守武陵的黃祖一邊指揮布防,一邊派快馬去襄陽,向劉表告急。

    很快,孫軍大舉攻城,孫堅親臨城下督戰,鼓勵將士一鼓作氣拿下武陵。

    程普和黃蓋更是身先士卒,冒著箭矢流石,率領部屬猛攻,曾一度攻上城牆,最終在黃祖的拚死抵抗下,被迫退了回去。

    第一波攻城戰打了兩個時辰,孫堅見將士們已經疲累,便鳴金收兵,休息再戰。

    孫堅坐在帳篷裏製定下一波攻城計劃,程普喘著氣走進來,問道:“主公,為何不繞過武陵,直接北上打襄陽不更好?”

    孫堅說:“劉表現在的總兵馬是十萬,五萬去了宛城,現在襄陽少說也有三萬人。我隻帶來五萬人馬,那裏攻得下襄陽,咱們先把武陵啃下來,日後再謀江陵,一步步蠶食劉表的地盤。”

    程普說:“隻怕打下武陵,還是守不住。”

    孫堅笑道:“今時不同往日了,大裁軍之後,劉表的兵力大為縮水,實力大不如往。我隻要拿下武陵,派二萬人駐守,足夠抵抗劉表的反攻,從此我的地盤又擴大了一步。”

    程普擔心道:“最怕劉表派增援武陵,那我們這一趟是白來了。”

    孫堅說:“所以,我們要盡快拿下武陵,文聘率軍回防之前。”

    程普說:“如果文聘回來,宛城死定了。”

    孫堅說:“宛城與我何幹,我又插不了手。最好他們打個兩敗俱傷,也許我還能坐收漁翁之利。”

    程普說:“主公,我們攻打武陵,要不要通知大少爺回來?”

    孫堅大怒:“別提那個逆子,他要是敢回來,我打斷他的腿。”

    程普無言,隻好退出去,準備第二波攻城。

    ………………

    劉表在府中急得團團轉,劉備和諸葛亮正在勸說,萬萬不能調文聘的大軍回來,否則宛城必亡。

    劉表愁眉苦臉說道:“劉備兄弟,不是我不想救張繡,可是孫堅太可恨,趁機來攻我荊州,我現在自身也難保,我還如何再幫宛城呢?”

    劉備說道:“劉表兄,失了武陵還有江陵,失了江陵還有襄陽,你怕毛線?”

    諸葛亮說:“孫堅兵力並不算多,他隻是想趁機攻下武陵而已,他沒有能力打到襄陽,否則他就不用攻打武陵了,直接繞過來打襄陽不就得了。”

    劉表說:“你們不必多言,我主意已定,等會就派人去宛城,命令文聘回來。”

    諸葛亮說:“就算武陵失守也不打緊,等宛城解了圍,我調眾虎將們過來,幫你一舉拿武陵回來。”

    劉表搖搖頭,說道:“我劉表一生做事求穩妥,斷不會拿荊州來賭博的。”

    諸葛亮又說:“孫堅內部已分裂,孫策帶走多名大將,此時的孫堅實力大打折扣,將來取回武陵,我有把握助你攻下長沙。”

    劉表的眼睛一亮,隨即又暗淡下來:“長沙兵多糧廣,那能攻得下,能不能打下武昌都不好說。”

    諸葛亮一搖鵝毛扇,說道:“區區武昌不入我的法眼。”

    無論如何勸說,劉表總是不肯,非要調文聘的軍隊回來,諸葛亮見無法說得服他,隻好與劉備告辭,先回酒店再想辦法。

    在回去的中途,有一個人闖過來,被侍衛們攔住,那個人便高聲呼叫。

    劉備在橋子裏問:“什麽個情況?”

    一個侍衛說:“有一個家丁要見主公。”

    劉備問:“誰的家丁?”

    侍衛說:“說是劉琦的。”

    劉備大喜,連忙打開橋簾:“速速讓他過來。”

    諸葛亮聞訊過來,笑著對劉備說:“恭喜主公,江夏一事可成也。”

    果然,那個家丁遞來一張請柬,原來是劉琦邀請劉備去他府中作客。

    劉琦很年輕,十八歲左右,他擺下宴席招呼劉備,對劉備恭敬有加,並稱劉備做皇叔。

    酒過三巡,劉琦開始訴說遭受蔡夫人的迫害,性命遲早不保,又問劉備有何避禍的良策。

    劉備朝諸葛亮一指:“諸葛軍師是天下第一智力,你不如問問他。”

    劉琦便向諸葛亮請教,諸葛亮笑道:“你向你爹請求,說想去江夏鎮守,你爹必定同意。你隻要離開了襄陽,什麽禍也與你無關了。”

    劉琦大喜,連連向諸葛亮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