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十一、 隻恨當年讀書少
字數:2663 加入書籤
接下來,劉威很快的就帶著人將牆壁鑿穿,方便通行。馮英現下糾結的是,接下來自己住哪兒?自己住著的二進小院,一應布置已經習慣,住起來挺舒服。但旁邊的三進院子劉威建設得好,也很用心,是好宅子,自己不住是挺可惜的。但自己原先的打算是將這個院子弄成工坊,三進院子的罩房原先是一排大的倉房,麵積可觀,收拾一下就可以用,這下就是殺雞用牛刀,馮英捏著鼻子認了。
正好劉威介紹過來的製作活字的工匠已經到來,來了兩人,一個叫泥字李辛,一個叫範異,都是從事印刷行業十餘年的漢子,二人已經成家各有一個孩子,馮英要求嚴格,出於保密的原因,就安排他們家住在三進院子的西廂房,這倒是比他們此前住的地方好,四名徒弟就安排在倒座。安排完畢,馮英就把活字印刷的研究交給他們倆。
對於印刷,馮英知道的有鉛字印刷和謄寫印刷,但都隻是知道概念,不知道具體細節。他記得鉛字印刷常用的是鉛活字,字模用鉛製成,但字模用的純鉛還是鉛合金他就不太清楚,對與鉛活字配套用的墨更是不清楚,此外鉛字印刷對紙張有沒有特別的要求他也隻是有概念,順便他也將在史書上看到轉輪排字盤概念也提了出來,這些都交給他們去實踐。雖然不知道細節,但他知道印刷發展的趨勢,這就是先進之處。
對謄寫印刷技術,馮英了解的是:在電腦普及之前,華夏在很長時間使用過的油印技術。雖然印刷效果不好,但也便捷了很多人。謄寫油印前的製版有兩種,一種是手工刻寫蠟紙謄寫版,另一種是中文鉛字打字機蠟紙打字版,手工刻寫蠟紙謄寫版以其操作方便,設備簡單,印刷的成本低廉等原因最為流行。馮英了解這個知識還是在讀一本紅色小說看到革命者刻印報紙,對這種印刷方法一時興起就去研究了一下。這種印刷技術需要的器材主要有鋼針筆,鋼板、墨輥、油印架、油印墨、蠟紙等。手工刻寫蠟紙謄寫油印,謄寫版名稱雖叫“版”,其實隻不過是一張蠟紙。把蠟紙鋪放在鋼板上,用鋼針筆在蠟紙上刻寫或刻畫,由於鋼板上布滿了凸起的網紋,在鋼針筆尖與鋼板網紋的作用下,蠟紙上的蠟質層被劃破,露出蠟紙自身的纖維孔隙,把刻好的蠟紙附著在張緊的網框上,即成了蠟版。印刷時把蠟版放在承印物上,用墨輥在蠟版上往返滾動施墨,在墨輥的擠壓下,油墨透過蠟紙圖文區域的纖維孔隙,傳到承印物上,即完成印刷。
馮英將印刷發展方向提出來,其他技術、細節完善都交給專業匠人李辛、範乙去研究。劉威在旁邊聽著馮英的講述,直接驚為天人,雖然不知道馮英為何篤定研究鉛活字,但對馮英提出的想法很是有興趣,主動就要參與研究。說起來這個研究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結果,鉛、墨、紙張都耗費不少,幸好馮英現在每個月有些進項,不然都沒有資金支持這些研究,不過資金的日漸窘迫,馮英也在暗暗發愁。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要擴大掙錢路子,馮英隻得繼續想法子,隻能從能手工製作的東西去想。沒奈何,馮英又上街去逛,看看能有什麽啟發。一路走,一麵看,平江府也是繁榮,一路看花馮英的眼,除了去吃了點東西,什麽啟發都沒有。
回到院子,想了一下,還是從用開始。製牙膏以及肥皂,平江府是富庶之地,再借助平江府的地理位置、交通優勢,即使成本高一些,應該也有市場。實際上,現在要做這些東西,也隻能用動物油脂,不過他是準備充分利用這一套反應,肥皂、油蠟、甘油都是好東西。叫過崔行來問平江府哪兒賣石堿和鹵水,問清楚價格不貴以後,直接打發崔行去購買,隨即又叫馮保去購些生石灰,陶缸,瓷罐,又叫著小檀打發下人去買陳皮蜂蜜等材料,他準備做研究出新品。
一應準備就緒,隻是天然堿到純堿小蘇打到燒堿,這個得慢慢嚐試,隻知道公式,沒有測量工具的時代,還是一切靠自己瞎琢磨。為自己的安全著想,小檀小寧也沒閑著,馮英尋來一些柔軟的皮革,讓她們縫製手套。馮保跟他時間最久,深知馮英的習性,很能配合馮英。
為了通風,光線,馮英直接讓劉威在搭了一個簡易工棚。自此,馮英的生活就是鍛煉身體、學習,吃飯,做實驗。馮英小心謹慎,其他人看那些透明液體,不知道其中厲害,也不聽馮英的勸,有幾次馮榮馮芸時不時湊著上去看,馮英擔心出事。有一天,把所有人集合起來,取來一塊豬肉,皮革、樹皮,現場演示將燒堿倒在上麵,盡都碳化,眾人都被嚇到,自此一個個戰戰兢兢,隻有馮保偷著樂。
就這般忙生忙死半個月,才大概的把比例弄精準一些,浪費了不少材料,終於有收獲。這日,馮英小心翼翼的把燒堿溶液倒入熱豬油中充分攪拌,等待著皂化反應的發生,旁邊馮保已經準備好鹵水溶液。慢慢的,陶罐中的油脂已經開始反應,最上層的油黃色皂質開始逐漸凝固。馮英用瓷勺將還粘稠的純淨皂質撇出倒入準備好的木盒子中,這木盒子高兩寸許,長寬各一尺,並滴入玫瑰精油攪拌,然後靜置幹燥,這些皂質還得放置一段時間,等著反應完成,不然有可能燒傷。
陶罐裏還剩餘著未反應的油脂及燒堿液體,馮英這邊將馮保準備好的鹵水倒入些許,然後油脂再次凝固,馮英撈出來,是油蠟,還不知效果如何。待做完這些,馮英繼續將陶罐剩餘的溶液倒進一個過濾裝置,然後收集到一些透明溶液,這就是甘油了,馮英用瓷罐收集起來,小心的放著。甘油用處很多,馮英多的不知道,就知道可以潤膚,然後加工做硝化甘油,但這個技術他隻知道概念。所以這東西,他的想法還是做化妝品用。
旁邊小檀小寧看著豬油變成這麽些東西出來,是驚訝不已。
做完實驗收工,馮英也是心力憔悴。花了那麽多錢,終於有看到希望了。
隻恨當年讀書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