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起兵
字數:4527 加入書籤
隨著周泰和蔣欽的到來,項戰知道項天和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後就派遣周泰和蔣欽繼續率領剩下的水匪自行招聚軍隊組建新的江夏水軍。
而項天和項毅也去幫他們的忙。
沒過幾個月突然一天
公子你要我們水軍怎麽下船,現在新船根本沒有幾艘,我們現在的船都是鬥艦根本無法長時間作戰,所以公子快點造船好嗎?周泰急切的說道
好好好,這件事你去找陳毅他最喜歡做這種事情了。項天不耐煩的說道
可是陳毅公子叫我來找你啊。周泰無奈的說道
好好好,馬上辦。項天其實知道水軍沒有船當然不行但是他知道馬上就有新的事情要發生了
公子,太守叫你們過去。突然一個士兵說道
六月三日,深夜,月光皎潔,夜色清冷,這天晚上在太守府的深院中一個房間裏
項天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對著項戰,拱手道。
叔父今日來是為何事?
好了,人都來齊了,項戰一掃周圍,看著項毅周泰蔣欽,還有項天還有著項氏的其餘幾個族人說道
今天我接收到了一條非常重要的消息,
大家都知道,自打董卓入京以後漢靈帝劉宏的兩個兒子就先後輪為了董卓的傀儡,
而今天我收到了曹操的一封討賊檄文,他邀請天下諸侯前往酸棗一起推翻董卓,你們說我們是去還是不去?項戰問道
幼平你說。項戰對周泰問道
額,太守要我說我們就去,天下諸侯都要去,如果我們不去如果發生個什麽事情,我們做不了就太失敗了。
項天聽完也說
去,我們複興楚國要的就是結交人才如今天下終於漢室的人都要前往酸棗,我們怎麽能不去打探虛實呢?
眾人都認可了。
其實我也是認為要去,畢竟我們的力量還是太單薄了,如今周泰和蔣欽也是我們的人所以說什麽也不怕了。
漢朝要不了多久就會亡的,我大楚如果不把其餘敵人的底細摸個一清二楚以後交戰會出大事的。所以我下令從明天開始準備輜重糧草,至於此戰就由我還有項毅項天項風還有幼平一同前往,至於公奕還有項雷項瑜你們則留守江夏在我不在的日子裏就由項瑜負責。聽清楚了嗎?項戰剛毅的說道
是,眾人齊聲回應
我們此去討賊要注意切不可暴露身份,我是陳戰你是陳毅你是陳天記好了嗎。
項戰對項毅項天說道
是,叔父(父親)。
此去帶兵一萬二千人,留守八千人,水軍則由公奕負責
是。其餘幾人回應道
六月八日,這天在江夏城外的校場中許多麵旗幟遮天蓋地,擂鼓大響,鼓聲震天動地。
兄弟們今日起我們便要起兵討伐董卓了,大家做好準備了嗎?項戰用內力震闊聲音說道
做好了做好了。下方的士兵高聲的回應如同獅子吼叫一般。
那好,我們現在出發。項戰大聲的說道
而項毅和項天也跟在項戰的身後一起離開。
而這時在荊州的襄陽城中,隨著當當的聲音傳響,這悠揚的鍾聲驚醒了這座古城的風貌,一輪朝陽從地平線冉冉的升起
千萬條瑰麗的光芒從中閃耀射向這座城池的最華麗的地方。
在這座城池的正中央位置中住著一名身穿華麗服飾的中年人,他的腰係紫綬,身長八尺,體格魁梧,麵目瘦白目光深邃,不時的透出一束嚴厲的眼神,他坐在那裏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感覺。雙手放在扶手上寬大的衣袖給人一中溫文爾雅的感覺。
而他就是成武侯,荊州牧劉表,自從幾年前他從中央來到荊州經過幾年的安撫征伐,通過和荊州蔡氏的聯姻他才坐穩了他的荊州牧,而如今在他的桌子上有著兩份書信,其中一份是來自江夏太守陳戰的信還有一封是長沙太守孫堅的,說到孫堅就不得不說黃巾之亂的時候,孫堅敢趁亂殺死了荊州刺史,這一舉動導致荊州的世家都不支持他,無奈經過幾年的發展實在是發展不起來隻好準備回老家,誰知道這時居然曹操廣招豪傑去酸棗推翻董卓,正好乘此機會為自己擴大名聲。
而劉表知道孫堅要走巴不得他立馬離開委婉的挽留了幾句就打發他走了,而陳戰是荊州世家之一也去了他也沒什麽想法。
而這時
雒陽城,相國府邸。
府邸大廳之中,一個大胖子,身高八尺,腰圍也有八尺,端坐在首位上,胖乎乎的臉隱隱約約能看到往日的霸氣,但是更多的是奢靡之氣。
這便是當今相國,權傾朝野的相國大人董卓,董仲穎。
他麾下的文武百官左右分列而坐,皆是西涼悍將,而為首的是一臉陰沉沉的中年,他麾下的第一謀士,女婿李儒。
董卓正看著手中來自曹操寫的討賊檄文打發的生氣已經摔了好幾個琉璃杯了。
你說這曹操,我對他不薄,他不僅刺殺我到如今還偽造聖旨想要殺我你說他是個什麽東西,文優怎麽辦
“主公,唯有屯兵虎牢關,與關東賊子一較高低了。”
好
而隨著聯軍的逐漸到達,在酸棗十七路諸侯齊聚一堂,額對了還有一位如果把劉備這位縣太爺算了進去,改鎮為路,稱為十八路諸侯大營綿延百餘裏。
且說那十八路諸侯姓甚名誰,
第一鎮,交遊豪俊,結納英雄,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第二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三鎮,闊論高談,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
第四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
第五鎮,仗義疏財,揮金似土,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鎮,賑窮救急,誌大心高,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第七鎮,恩惠及人,聰敏有學,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八鎮,忠直元亮,秀氣文華,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有謀多智,善武能文,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鎮,聖人宗派,好客禮賢,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
第十一鎮,武藝超群,威儀出眾,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鎮,仁人君子,德厚溫良,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
第十三鎮,名鎮羌、胡,聲聞夷夏,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
第十四鎮,聲如巨鍾,豐姿英偉,幽州刺史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五鎮,英雄冠世,剛勇絕倫,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文台
第十六鎮,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
第十七鎮,剛毅有為,算了直接說吧就是江夏太守陳戰陳公威
再加上曹操本部攏共十八路諸侯。(不複製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