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武舉
字數:10106 加入書籤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注冊)/a,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麵。
時光流轉,兩日辰光匆匆而去。
經曆了太廟中的一次過手,孫朗與皇帝又轉入了戰略相持階段。
朝中局麵錯綜複雜,帝都形勢雲波詭譎,各方人馬動機各異,他們的訴求各不相同,大抵都是為了利益。
這兩天,請柬雪片般投來,上門拜訪的人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不知天高地厚的挑戰者,有時居然比銅雀台營業時還要熱鬧幾分。
而最活躍的,莫過於有所圖謀的投機者。
例如諸國的使節,每次都是大使親自上門拜訪,誠意滿滿,禮重情深,帶來了大批大批的本國土產,譬如說玄水的魔藥,離火的槍銃,銳金的巧械,還有來自青木的元氣滿滿的亞龍人女仆什麽的。
對於這些外國人來說,強大的後土帝國是最大的假想敵,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果發生內亂,無疑符合本國的國家利益,他們從孫朗身上發現了動亂的苗頭,如果孫朗要跟皇帝別別苗頭,他們肯定一百個資瓷。
除此之外,本國人也不甘寂寞,擅長投機的商人前來投獻地契,沒落世家要來一賭翻盤,被同僚排擠、上司欺壓的官員要來投奔,妄想一步登天的年輕人要來拜師,一批又一批不知死活的野心之輩在孫朗身上看到了機會,世上從來都不缺少紅了眼睛的賭徒。
最扯淡的還是一群自稱姓孫的人,哭著喊著跑過來認親,說他是孫朗失散多年的親戚什麽的,還煞有介事地帶著族譜,跑過來充大輩。
但他們無一例外,全都吃了閉門羹。
是神策上將軍傲慢自高,不屑與這些俗人打交道嗎?
不不不,當然不是,上將軍平易近人,為人忠直樸實,是天下一等一的實在人,怎麽會這麽裝逼呢?
答案很簡單。
這裏是銅雀台。
是,妓,院,啊。
你們跑到這裏拜訪神策上將軍,而且天天往這裏跑,什麽意思啊,什麽意思?像神策上將這種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英雄,自然是不近女色、一心為國,否則也不會說出“天魔未滅、何以為家”的名句,你們跑到這裏尋找上將軍,是不是把他當成了文寬夫文大人這種熱衷於星球大戰的重臣嫖客了?
——負責守衛銅雀台的輪值將軍是這麽回答的。
上門拜訪的客人們紛紛啞口無言。
前來拜訪卻被拒之門外的人越來越多,文寬夫文大人的名聲也隨之水漲船高,這位文臣大員的性癖、軼事乃至於持久時間之類的情報像長了翅膀一般飛向帝都的大街小巷,不僅讓當事人暴跳如雷,還讓一幹被捏著黑材料的官員們噤若寒蟬,心中無比蛋疼。
沒錯,嫖娼又不犯法,但正所謂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你被七分真三分假地狂黑一通,名聲還要不要了?
總之,別有用心的人們全都吃了閉門羹。
他們這才發現,自己居然找不到孫朗,這裏是銅雀台,是妓院啊,你天天來妓院找人,顯得上將軍住在妓院裏似的,太不體麵了。
於是他們就問,不知上將軍仙府何處啊?
守門的將官顯然經曆過了上將軍那高大上的思想教育,回答甚是得體——雖然禮部和工部尚未給上將軍調撥住宅府邸,但神策上將並不在意,他從群眾中來,就要到群眾中去,此時正在市井之間,與小民為伴,行蹤飄忽不定,隻有平民百姓才知道將軍在哪裏。
有家底豐厚的人聞言精神一振,還沒房子是吧,我可以送,家具仆役一應俱全,拎包入住,十分方便,我女兒也留在裏麵了。
但依然是義正言辭地拒絕——上將軍說了,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老鄉的女兒更不能要。
總之應對得非常得體,堪稱滴水不漏。
上將軍這般猶抱琵琶半遮麵的,反倒讓這些人越發心癢難耐,畢竟是如此威名赫赫、威望卓著的天元大將,回京數天就幹下了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頗有笑傲皇權的勢頭,這樣的金大腿,此時不抱更待何時?
他們明知道孫朗就躲在銅雀台裏,卻不好強行闖入,畢竟上將軍已經將此地劃為軍事禁區,原本清雅幽靜、低調而堂皇的銅雀台外圍每隔二十步就插著一塊牌子,惟妙惟肖的骷髏頭下畫著兩根血淋淋的骨頭,並鐫刻著鐵畫銀鉤的大字——“上前一步,牢底坐穿”。
這兩天頗有不信邪的輕功高手和英雄俠士夜入銅雀台刺探,武功低的直接被戰犬軍獒發現,隨即被將士們捉住吊起來打,武功高的也同樣如此,沒走幾步就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擊昏,完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栽的。
這些夜闖民宅的俠士們被吊在茅廁裏整整一夜,天明之後接受了軍中孔目的思想教育,被普及了一番後土律法,然後恐嚇一番,“要是在玄水這等蠻夷之地,你們這些私闖民宅的賊子早就被雷明頓霰彈槍轟成渣了”雲雲。
講話的精神就是“慶幸吧你們這群渣渣,上將軍是法治社會的擁護者”。
然後這些被熏得暈頭轉向的武者就被移交給了京兆府,罪名是“私闖民宅”、“窺視婦女”、“刺探軍營”、“圖謀不軌”、“打探國家機密”等等等等。
包希仁心中有一萬個媽賣批要講。
總之,上將軍閉門不出,拜訪者們都沒有好辦法,硬闖更是行不通,真是讓人無可奈何,他們除了每天上門軟磨硬泡之外,就跑去禮部和工部那裏施壓,似乎每個人都變成了關注軍人待遇的熱心群眾,搞得禮部和工部壓力大增,每天都有人指責他們人浮於事、屍位素餐,不把上將軍放在眼裏。
孫朗這邊很是熱鬧,皇帝那邊也差不多。
也許是因為上位者的暗示,也許是因為走狗們的自覺,這兩天不一樣的聲音越來越多,矛頭隱隱指向了神策上將軍,某些精心編製的謠言漸漸興起於市井,據說很多大人物都私下表達了對孫朗的不滿。
當然,隻是謠言。
彈劾的奏章留中不發,也沒有哪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跳出來公開指責質疑孫朗,就如同孫朗沒有會見任何人一樣,皇帝也從未表達過自己的態度。
因為這一切都是表象。
投靠孫朗的人,是想借此攫取更多的利益。
反對孫朗的人,是害怕孫朗的歸來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僅此而已。
既得利益者要保住自己的利益,貪婪者想要更多的利益,顯而易見的,皇帝與戰帥的爭鋒將掀起巨大的波瀾,混亂意味著重新洗牌,意味著前者要緊守防線,後者則可以趁亂謀求更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朝堂各方動向,通常都是圍繞這兩個字展開,大部分人都要惦記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求回報的忠誠實在太少太少。
所以皇帝和孫朗都保持著冷靜,沒有擅自行動。
他們依然在相持。
不過不管心思各異的人們如何行動,這場對弈中的兩個最高的執棋者依然保持著冷靜,他們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麽。
無論利益如何,黨爭如何,廟算如何,孫朗與皇帝的目的都很明確。
孫朗要複仇,皇帝要長生。
孫朗為了複仇得阻止皇帝長生,皇帝想要長生就要阻止孫朗複仇。
而阻止敵人行動的最好辦法,就是徹底毀滅掉敵人。
所以孫朗想要幹掉皇帝,而皇帝也同樣想幹掉孫朗。
與此同時,他們也非常清楚,自己的敵人非常強大,不能輕舉妄動,要一擊必殺,否則倉促出擊、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就必然會驚動對手、迎來狂風暴雨般的反擊,並因此落入下風。
所以他們都在等,孫朗在等,皇帝在等,他們在等對方露出真正的破綻,他們在等待真正可以一擊製勝的戰機。
對於孫朗而言,這樣的戰機很簡單。
如何將一名執政二十餘載、在位期間贏得天元大戰、本注定萬古流芳的帝王拉下馬來?而且是用堂堂正正的廟堂之爭?
隻有一種方法。
帝王失德,則臣子可另立新君。
隻要帝王失德就可以了。
帝王失德,就有廢立皇帝的借口。
但朝中勢力盤根錯節,國家剛剛打完天元大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但曠日持久的戰爭造就了一批龐大的武勳階級和大量的利益集團,朝中英傑濟濟,當世名臣無算,他們都是一代人傑,各自有各自的利益,廢立皇帝是天大的事情,要麽壓服朝野,要麽與大部分人取得共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注冊)/a,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麵。
前者很難,孫朗或許能殺光他們,但卻無法讓他們都心服口服。
相比之下,後者……其實很簡單。
因為皇帝想要長生,皇帝的帝兵奪舍計劃足以威脅到每一名大臣的人身安全,這會觸及到所有人的底線,而做出這樣事情的君主,無疑是個無道昏君,臣子群起而攻、廢除這個皇帝,完全沒有任何心理壓力。
隻要向所有人揭示這個真相,那孫朗就會穩操勝券。
但這種事情,是要講證據的。
否則很容易被皇帝反咬一口。
畢竟皇帝有這樣的弱點,孫朗其實也有。
大荒山之戰固然是君王陰毒險惡的鳥盡弓藏,但孫朗同樣在那場血戰中做出了動搖後土國本的大事,這件事一旦披露出去,必然引起軒然大波——他在元祖魔劍的神魂上留下了幾乎無可磨滅的傷痕,以至於令帝國失去了製造帝兵的能力,這對於帝國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海嘯。
國家隻講利益而不講對錯,如果這件事情披露出來,孫朗的處境就會極其不利,因為這事實在是太嚴重了。
在鸞鳳和鳴樓七層的房間中俯瞰京師的孫朗目光幽然。
他正在注視皇宮。
現在的情況,大概是他與皇帝保持著相當的默契。
皇帝不會大吵大嚷說孫朗弄壞了元祖聖劍以至於動搖了國本,孫朗也不會公開宣揚皇帝想要控製帝兵把臣子們都變成肉玩具。
但這默契卻非常脆弱。
因為在相持的同時,兩人都在不斷尋找對方的弱點——他們心中都知道對方所做的驚世駭俗的事情,知道那事一旦紕漏就會徹底毀掉對方,正因為是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所以才要在決勝之時使用。
因為說出來的話……就意味著最終的對決和廝殺。
真麻煩啊。
孫朗在心中說道。
這就是遵守規則的代價,一切都要按照規矩來。
如今他已入局,遊戲舞台轉向明麵,政治是講規矩的競技場,既然入局,就要守規矩,守規矩意味著孫朗無法直接衝進皇宮打爆皇帝的狗頭。
但這也不全是壞事。
在遊戲規則允許的範圍內進行遊戲,意味著遊戲規則同樣可以保護你。
孫朗不需要規則的保護,但他在意的人們需要,直接打爆皇帝的狗頭固然爽快,但他因此會成為天下之敵,以前他也許毫不介意,但如今他已經有了在意的人們,哪怕是為了他們,也不能輕易做出這種事情。
凡事有得有失,他既然得到了心靈的平靜,就要承受相應的負擔,這一點沒什麽好說的……他希望銀落她們能生活在一個友善的世界中。
除此之外,好處也還有許多。
比如說,你遵守遊戲規則,意味著你可以組隊,對手是皇帝,所以有很多人是潛在的盟友,你可以借助他們的力量完成很多事情,而不是必須得單挑boss、怒爆神器什麽的。
當然,最重要的好處,是主動權,是威懾。
孫朗能夠直接打爆皇帝的狗頭,卻不使用這種辦法,而是選擇遵守遊戲規則、加入帝都的政治遊戲,這固然是彎路,但也可以時時刻刻提醒皇帝一件事情——哪天把老子惹急了,老子隨時可以跳起來打爆你的狗頭。
真是有趣的遊戲啊……
他轉頭看向了京兆府所在的方向。
前天帝姬來碰了一鼻子灰,隻能灰溜溜地離開,這兩天非常安分,不知道在暗地裏策劃什麽壞事,而柯楠則是住在京兆府中,同樣閉門不出、不見客人,無論是以前的閨蜜、六扇門的同僚還是武侯的門生全都不見。
順便一提,有關孫朗與帝姬與柯楠的緋聞如同野火燒荒般瘋狂擴散,三人之間的白學故事成為了酒館茶樓的最大話題,神策上將小看了封建社會人民群眾的貧瘠精神生活與八卦欲望,以至於聽到嚴嵩那略帶憐憫的匯報之後,他稍微有點慌了手腳。
但卻不能在舊部麵前顯露出慫樣,隻能嘴硬地說“穩的,穩的,不要慌,她們會理解我的”之類的話。
嚴嵩等人嘴上沒說什麽,但私下裏卻偷偷湊在一起狂笑,以至於銅雀台中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大家都在等上將軍臉上什麽時候添新傷。
除此之外,據孫朗所知,早在三天之前,一封聖旨已經悄然出京,飛馬前往唐州南平,傳旨的太監是去找一個叫宋惠父的男人。
他曾任四品提刑,後來辭官返鄉,在進入檢察院工作之前,他是公安部門的人,曾經的四大名捕之一,柯楠等人的同門。
柯楠,狄懷英,宋惠父,包希仁,當年的四大名捕即將重聚。
他們將成為皇帝的新棋子。
當然,也是孫朗的。
皇帝想要聚集四大名捕,而孫朗也等待著他們。
他重新將目光轉向壯美的皇城。
那裏是皇帝的居所,有人間帝王最大也是最不欲外人所知的巨大秘密,他每次看向那裏,靈魂都會一陣陣悸動。
那裏有他所熟悉的東西,是一個怪物,是一個陪伴了他六年的怪物,他曾經將其當成嚴厲的師父,也曾經將其當成可以傾訴的朋友,他本來將對方當成了他的隨身老爺爺,沒想到卻是深不見底的噩夢。
恩已勾銷,仇卻未泯,兩年前放你一馬,這一次你逃不了了。
龐籍敲了敲門,然後推門進來:“宋惠父已經進京,據可靠消息稱,明日他將入朝,如無意外,皇帝會派四大名捕來查赤練炎之死乃至於銅雀台內幕,這幾個人可不好對付。”
孫朗淡淡道:“包黑子性子最倔,他認定銅雀台的天魔內幕子虛烏有,必將追查到底,至於宋惠父,聽說比起包黑子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狄懷英是個識進退的聰明人,但這樣的局麵他也沒法獨善其身,柯楠由於我的拒絕,心中肯定充滿恨意,她的態度會很大程度影響其他三人的想法……”
“最重要的是,他們是武侯的弟子。”龐籍不無憂慮地開口,“所以他們的做法會被很多人解讀為武侯的態度,這就是政治。”
孫朗微笑道:“這不是更好嗎?”
龐籍先是一怔,然後搖頭道:“聽起來,這一切都在你的計劃之中?也就是說,可憐的包黑子又要莫名其妙地變成你的棋子了?”
孫朗笑了笑:“山人自有妙計。”
龐籍很識趣地沒有多問,察言觀色和心有逼數是智者所必備的品質,沒有這兩種品質的人下場通常都不太好,譬如說楊修、楊德祖與楊主簿。
他繼續說道:“除此之外,你還是擔心一下明天的朝議吧,上次的早朝被你想辦法給攪黃了,這次是要正兒八經地上朝了。”
孫朗很輕鬆:“擔心什麽?”
龐籍無奈道:“關於你的職權啊,你雖然有神策上將的名號,也許你開府建牙,可究竟管什麽做什麽,朝堂卻無定計,這是皇帝的計策,是要你從其他重臣的虎口中奪食,明天肯定要有一番爭鬥。”
孫朗打了個哈欠:“這個啊,好像不用擔心,我朝君主雄才大略,我朝官員唯才是舉,他們清楚地明白我的能力和才華,所以肯定會很自覺地跟我安排與我的能力所相稱的職務和活計……”
龐籍不屑地撇撇嘴:“你是想去某個清水衙門養老嗎?”
“當然不是。”孫朗眨了眨眼睛,“給你個提示,最近國家有什麽大事?”
龐籍想了想,然後脫口而出:“武舉?”
孫朗欣然點頭。
龐籍瞪大了眼睛:“你想爭一爭這武舉主考?”
孫朗傲然道:“不是我想,是他們請我去!”
龐籍嚇了一跳,瞪大了眼睛:“你開什麽玩笑,你做了武舉主考官,意味著這一屆的武進士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你的門生,你現在在朝中的氣焰已經夠熏天了,陛下吃飽撐的才會再給你增加實力,你……”
孫朗神秘一笑:“不信?不信咱們打個賭。”
龐籍想也不想,脫口而出道:“賭什麽?”
¥¥¥¥¥¥¥¥¥
ps1:今天爆炸性卡文,五千五百字,還差五百字寫不動了……先這樣吧,大家晚安。<101nove.coml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