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撕
字數:3967 加入書籤
“嗬嗬,蠢貨!”
李師師把畫卷放到桌子上,全場人全都睜大眼睛死死盯著畫卷,
隨著畫卷展開,每個人呼吸越來越重,這跟剛才撕碎那一卷幾乎沒有任何差別,懂行的人了解更多,他們感覺這一幅更像唐伯虎真跡!
“不可能,這肯定是仿製的!”
楊白花也有點功底,他自然也能感覺到,失聲大叫。
古天風和幾位古玩協會專家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震驚,他們接觸幾十年古玩字畫,對於真跡有種超乎尋常的直覺。
他們感覺事情可能有變,跟他們想的不一樣,幾人急忙帶上白手套,走上前去,用放大鏡細細查看起來。
李師師在一旁小臉緊張的發白,緊緊拉著木天衣袖,木天給她一個溫和小臉:“放心,肯定假不了。”
“怎麽會這樣!”
“原來傳聞是真的!”
“這張才是唐寅真跡!”
幾人看了整整半個小時,越看越震驚,越看越驚喜。
那位女性書畫界專家突然疑惑道:“咦……這鈐印怎麽有點新的感覺?”
“啊,這個我這幾天在臨摹這幅畫,屋裏潮氣大了一點,加上展開時間長的緣故吧。”李師師急忙解釋道。
“哦?”
這位專家拿著放大鏡開始仔細觀察起印泥來,十分鍾後,點頭說道,“我們都知道唐寅是明憲宗成華年間出生,那時的印泥開始用油調和,這印泥紅而不燥,沉靜雅致,細膩厚重,很有立體感,時間愈久,色澤愈豔,這個印章正符合這個特點。這印章更加印證了這是真跡無疑!”
李師師奇怪的看著木天,這明明是他剛剛蓋的印章,怎麽就跟幾百年前的一樣?她確信這位女專家不可能說謊的。
木天直視李師師的目光,侵略性十足,把李師師看到一臉羞惱,也懶得追究了。
“古大師,到底怎麽回事,你倒是給我們說說啊!這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安奈不住了。
古天風聲音激動:“我敢保證,這才是唐寅真跡!”
楊白花臉色跟吃了大便一樣,整個人僵在那裏,這變得也太快了。
“古大師,有什麽證據嗎?”湯餅成臉色變得很難看,這要是真的,那就說明他們那是假的了,今天這臉就丟大了。
“大家有想看的先上來查看一番,我再說,你們會更明白。”
古天風先讓眾人上來都觀摩了一遍畫作,等眾人落座,接著說道:“好,那我就說說吧。”
“先前那幅《春樹秋霜圖》很多書畫方麵的專家都鑒定過,還有人臨摹過,曾有人提議過,這畫跟唐寅的風格有差別。都知道,唐寅一生落魄,畫中都帶著一種憤懣的情緒。”
“而那副畫卻帶著一種平和,看破世事的心態,很不符合唐寅的心態和處境。還有一兩處很細微的細節,也跟唐寅畫風略有不同,可人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齊白石大師的真跡也會有細微差別,也就是說那張是唐寅真跡可能性為九成九,這樣就足以認定一幅畫為真跡。”
“我當時在鑒定時持著保留態度,剩下那些專家一致認定這是真跡,都在鑒定證書上簽字了,我想了想還是沒簽。”
古天風說道這,喝了口水,這個時候已經有工作人員在給古畫做碳十四鑒定。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唐伯虎有一位好兄弟,畫功也不錯,臨摹技藝很高,不過,他沒有名聲。唐伯虎在畫《春樹秋霜圖》時,那位兄弟也跟著畫,兩人畫的幾乎一模一樣。唐伯虎當時靈機一動,就把他兄弟畫拿過去,蓋上自己鈐印當做自己的畫來賣。那幅真跡就被他兄弟得到了,沒想到這件事是真的,而且這幅真跡流傳了下來。”
“至於那幅假的《春樹秋霜圖》,估價的話,最多值三十萬。”
古天風的話人眾人恍然大悟,再看木天的目光帶著敬畏,這是對強者的敬畏!
這個故事李師師從木天口中聽過,隻是版本不一樣,很明顯,她覺得古天風的更可信一點,木天說的太神話。
“碳十四鑒定結果出來了,是明朝的畫作!”
工作人員的話再次證明了這畫是唐寅真跡。
楊白花感覺自己被五雷轟頂,一屁股坐到地上,那作為賭注的兩億是一部分貨款,再加上這本來應該賣三億的《春樹秋霜圖》,一共是五個億,就這樣被一句話給弄沒了。
“木天,肯定是你耍詐,你們全都聯合起來設的局騙我!”楊白花瘋了般指著在場的人大罵。
在場人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尤其是那幾個想拍畫的,更是陰沉的可怕,你用假畫想騙我們錢,還罵我們騙子。
“別以為你們楊家是四大家族就了不起,狂蒙拐騙你們還有理了!”
“怎麽,想仗勢欺人?以後你們楊家生意我們不接就是了。”
“無知小兒,愚不可及!”
“你楊白花以後別踏足古玩界,我們不歡迎!”
湯餅成一看不好,上去抱住楊白花就往外拖,這一下給楊家暗地裏豎起了不少敵人,再加上古天風那個封殺令,這一兩年,楊家日子肯定不好過。
“這個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貨!”湯餅成心中對楊白花腹誹不已。
鬧劇結束。
“李小姐,你的這副《春樹秋霜圖》要拍賣嗎?”煤老板問道。
下麵人目光熱切起來,這可是確定無疑的真跡。
“啊!”
李師師慌忙擺手,這畫是木天的,她不能幫忙做決定。
木天說道:“賣!李小姐同意拍賣,這些錢也將捐給李師師基金會。”
李師師驚訝的看著木天,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心情,這可是三個億,就這樣隨隨便便就捐出來了。
他知道木天是因為自己才這樣做的,心中感激的同時,又有幾分竊喜。
“李小姐真是位大慈善家,好人有好報!”
“你看他們多般配,看著很有夫妻相。”
“你們什麽時候喝喜酒,記得一定給我發請柬。”
“我也要!”
在場人都開始起哄,一時間氣氛很融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