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山有少年
字數:2558 加入書籤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句話既道盡了江湖人漂泊無依時對親友的思念,也是對一代劍神李春風的褒獎。隱喻劍神李春風身在江湖時,便如江湖中一盞明燈,無人可與其爭鋒。
江湖,一個充滿意外和風險的地方。
有人揚刀立馬,策馬嘯西風;有人漂泊無依,四海為家;有人退隱山林,不問江湖事。一樣江湖米養出百樣江湖人。正是這形形色色的江湖人,才使這原本波瀾不驚的江湖風起雲湧。
如今的江湖,自二十年前桃花劍神李春風一劍破碎虛空飛升之後,雖說沒有再湧現出武道至尊獨霸江湖,卻有六大勢力龍盤虎踞,將這江湖上其他大大小小的門派分而治之。而六大勢力這數十年來明爭暗鬥也隻為搶奪當日李春風一劍破空飛升的劍意。相傳覓得這股劍意的人便可獨步武林,從此天下難逢敵手。
雖說六大勢力近乎平分秋色,可偌大一座江湖,誰不想一統江湖,成就一番霸業鴻圖。自李春風飛升以來,每每傳出有關劍神遺世的劍意所在之時,江湖便會掀起一陣腥風血雨。無數天驕英才為此付出了性命,江湖中人卻還是趨之若鶩。
近日,江湖中又傳出西北方飛刀門境內大蛟幫轄地清平鎮中一處名曰五老山的深山隱有劍意輕鳴,似要撕裂長空。許多當地高手入山找尋劍意所在,卻不知所蹤。其餘五大勢力聞訊,也紛紛派遣門中高手趕往清平鎮一探究竟。誰知所有人竟都是有去無回,這使得此事江湖中近十年來最大的懸案。當然這也更加讓江湖中人確信此地真有劍神劍意。
六大勢力為解決此事,相約兩個月後三月初三於清平鎮召開武林大會,共同探查五老山。名義雖為探查,可明眼人一看就知是為搶奪劍意而來。清平鎮恐難再清平,從此多事。
就在江湖上所有人為此次劍意現世而炸鍋的同時,清平鎮五老山中有一個麵容清秀卻穿著破舊道袍的十五六歲的少年正在飛速騰挪。此時若是有高手看到少年所用輕功,定會訝異。少年所用輕功竟是無極宮無上輕功“萬裏無跡”,且他竟能在五老山內來去自如並非像其餘高手那般入山後便不知所蹤。
一炷香後,少年飛奔至五老山山頂。山頂竟有一座破敗的道觀,少年推門而入。向著大殿麵有悲意道:“師傅,我回來了,今日又有好多人進山,但是都被劍意抹殺了。”
聞言大殿內一老者緩緩踱步而出,身穿白色道袍,腰間係著一隻酒葫蘆,麵容和煦,口中呢喃道:“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啊。”
少年不明其意,剛欲開口。
老者又出口說道:“本以為這十年來砥磨劍意,劍意應該不會再如當年那般鋒銳,誰知寸功未有,此道劍意怕是要為禍蒼生啊。”
說罷,老者雙指並攏,指天點出,原本輕鳴的劍意突然安靜了下來。五老山再次平靜如初,再入山者也沒有任何傷亡。
“小安你記住,他日師傅如果駕鶴西去,你便將大殿中的匾額擊碎。裏麵有為師對你的交代。”老者如此交代少年。
少年撓了撓頭,卻並未對此話上心,輕笑道:“師傅還學會打啞謎了,為何不有話直說?”
老者聞言卻並未如往常一般與少年打趣,而是緩緩轉身,朝大殿內走去,少年不知道的是,老者轉身之時,七竅已是溢出血來。
少年見老者離開,自己便練起了武功,以木棍為劍,操練著他自有記憶以來便一日都不敢怠慢的劍法,他也曾好奇問過老者:“為什麽我要一直練這套劍法?”
老者從不直接回答,都隻是讓少年練著便是。出於少年心性,少年當然也不是沒有偷懶過,但唯一偷懶那次竟是惹得老者雷霆大怒,氣的老者一掌擊碎了院中的石桌,嚇得少年從此不敢在懈怠。
少年練劍時,一招一式都渾然天成,毫無瑕疵,值得稱道的更是他練劍時的神韻以及身法,仿若天人,流光溢彩,而他自己卻並不自知。這種身與道合,形與神和的天人之境,如今的江湖中除卻六大勢力首座,幾無高手能達到這種境界。而少年年紀輕輕,練功之時卻已能有天人之境輔助,武學修為如江河東流一日千裏不在話下。
練劍少年名叫李安,自有記憶以來起便是和師傅相依為命,師傅告訴他,人學武是為了平安,不為人所強迫,不為人所欺淩,但也不能恃武淩人,安也有安分的意思。所以給他取名為李安。
李安練完劍法,收招站定,輕呼出一口濁氣,而後輕輕拂去鬢角與額頭的汗液,便去廚房準備晚飯去了。
從李安六歲起,師徒二人的夥食便都是李安打理,從最初小李安雙手持飯勺對著鍋中菜肴翻炒的滑稽模樣,到後來氣定神閑的準備出一桌可口的菜肴。十年時間真是轉眼即逝。
“師傅用飯啦!”少年盛好飯後運足內力向大殿方向大聲喊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