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英才匯聚
字數:5115 加入書籤
病榻上的女子看著眼前微笑著的尹玉成,有多久沒有被這樣溫柔的對待過了?而對方不過是個陌生人,卻救了自己好幾次。她忽然覺得鼻子一酸,幾乎就要哭了出來:“我,我沒有地方去。”
尹玉成不由得感到奇怪,隻好繼續問:“那你來敦煌做什麽?”
女子輕輕抽了抽鼻子,雖然在病中,還是好看的不得了,她說:“我想進淩雲書院讀書,聽說這個書院隻有最優秀的人才能進。我兩個哥哥聽到消息之後,在家裏等了許久也沒有收到邀請函,我就想,我要做他們做不到的事情。正好家裏想將我許配給一個老頭子,我就乘機逃了出來。目的地就是這裏的淩雲書院。”
尹玉成沒想到這個貌美的女子居然有這樣的誌向,而淩雲書院因為索仙的人數限製政策,成為了多少人向往的聖地,又有多少人在暗中籌謀想要進入書院,出人頭地呢?雖然這個女子想進書院為的是要蓋過自己的兄長,好在他們麵前能夠炫耀,但是以讀書來爭取虛榮,總好過追求這世間的榮華富貴,紙醉金迷。
尹玉成用充滿理解的目光看著這女子:“謝謝你願意和我說你家裏的事情。你可讀過書?”女子點點頭:“我家裏也算是當地的名門,恕我不方便告知父親姓名。雖然我是庶女,阿娘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但是也跟著家裏的姐妹兄長在家塾裏讀過幾年書。我真的很喜歡讀書的,但是後來,後來嫡母和父親說女孩子不用讀那麽多書,父親就讓我去學女紅和彈琴、跳舞。我雖然學的很好,可是我真的一點兒也不喜歡父親讓我學這些為了取悅別人,我好想讀書。我兄長他們可以,我為什麽不行?”她很久沒有和人說過心裏話,現在說出來,不由得覺得心中十分暢快。多次救她的這個姑娘不知為何,總讓她有種親切感。
尹玉成能看出來這個女子說的是真話,她在心裏暗暗的想著如何幫忙,尹玉成當然是可以讓索仙給自己一個麵子,讓這女子入學的,可是,萍水相逢,這女子的心性人品全都不了解,萬一給書院帶來麻煩,就十分不妥了。小茹太了解自家姑娘了,她拉了拉尹玉成的衣袖,小聲說:“姑娘,不可以。這女子變化多端,恐怕是故意接近咱們的。”
在馬車旁初見,這女子和慕容衝一起,十分的意氣風發,膽大潑辣;而今日她又如此的可憐兮兮,到底哪個才是她的真麵孔?女子當然知道尹玉成和書院的關係不一般,今天她就是故意接近尹玉成的,現在大好的機會,她絕對不能放棄。女子拉住尹玉成的手:“姑娘,我已經無家可歸,無處可去。書院也進不去,姑娘你就發發善心收留我吧。我願意給姑娘端茶倒水,做牛做馬,哪怕是個最低等的奴婢,隻要有個安身之所就可以。”她哭的梨花帶雨,真是我見猶憐。尹玉成立刻心軟了,小茹連忙擺手。
尹玉成問她:“你不方便告訴我你的家族姓氏,那你叫什麽名字?”女子愣了一愣,眼睛眨巴眨巴,尹玉成看著她就是要扯謊的樣子,抽出自己的手,立刻站了起來:“我不強人所難,不方便就算了。我現在敦煌也是寄居在親戚家裏,實在不方便收留一個外人。這醫館旁邊有個小客棧,我現在就去幫你付上一個月的房租,你住在那裏,瞧病熬藥也方便些。”
尹玉成轉身就打算離開,小茹對著病榻上的女子低聲說:“給我家姑娘端茶倒水,有我就夠了。我們不過是偶然遇到,我家姑娘就為你多少心,花了多少錢,你適可而止吧,做人真的不能得寸進尺。”女子愣了一愣,忽然意識到如果這次讓尹玉成走了,就真的前功盡棄,她從病榻上掙紮著下了地,拉住了尹玉成的衣袖:“姐姐,我叫辛瑤。你可以喚我阿瑤。”
尹玉成回頭看著她:“好,我相信這是你的真名字。我就不問你是天水辛家,張掖辛家還是酒泉辛家了。你可以叫我阿秀姐姐,我在敦煌索家。”尹玉成想到自己的身份也不想告訴別人,辛瑤隱瞞也是正常,立刻心就軟了下來。尹玉成不願意告訴他人自己的生辰,所以也沒有問辛瑤的生辰,就直接讓辛瑤叫自己做姐姐。她最後一句話,讓辛瑤誤以為她也姓索,因為索氏大家族的人口實在太多,親戚也多,辛瑤會這麽想絕對正常,當然辛氏在河西也是大姓,剛才尹玉成說的那幾個地方都有辛氏的子弟。
辛瑤拉著尹玉成的袖子一直抽抽搭搭,尹玉成拍了拍她的腦袋:“好了,阿瑤,別哭了。你養傷期間就先住在客棧好不好?等傷好了,我和伯伯說,讓你也住到索家,也去淩雲書院讀書,怎麽樣?”辛瑤真是大喜過望,她今年不過十六歲,這短暫的一生,見多了欺負她的,覬覦她美貌的,想利用她做事的,第一次遇到有人如此不要回報的對自己,覺得麵前這個“索秀”姐姐簡直就是仙女一般的人物,當然她也暗自慶幸,自己這一個碰瓷,就遇到了能帶自己去書院的貴人。
尹玉成回到尹家的時候,索仙已經吃完晚飯。索家的規矩是自己家人早飯必須一起吃,客人隨意,午餐和晚餐隨意,小廚房隨時都開著,隻要派個下人去說一聲,就有廚子做好了給送到客人的居所。
索仙看著桌子上的報道名單十分的開心,短短一天而已,收到邀請函的學子都到了。當然,最讓索仙高興的是馬元正今天也到了,馬元正下午先去了書院報道,機靈的王管事立刻親自將馬元正送到了索府。其他學子住在書院,馬元正這位準姑爺當然要住在索府,尹玉成推辭掉的水榭邊的臨湖居當然就是最合適的地方。
當初給索月定親的時候,彼此看的是家族,索仙真是沒料到扶風馬家的子弟竟然意想不到的出色,長相沒得挑,談吐不俗,還會來事兒。到府上的時候置辦了各色的禮品送過來,索仙看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這個年輕人的心意,他實在是對馬元正太滿意了。
而索月聽說馬元正居然住進了索府,簡直氣的直跳腳,今天上午在桃花坊聽了李暠剖白心跡,她理所當然的把自己對號入座成了李暠的心上人,對李暠的心思更是熱絡了幾分。現在唯一的絆腳石就是這個馬元正了,他居然還住進了府裏,索月決定先想辦法把他趕走再說。可憐成日在府裏的千金,連整人都想不出什麽好方法來,最後決定派丫鬟小蓉去給馬元正送放了巴豆的吃食。
小蓉好不容易整了點兒巴豆,放在了紅豆羹裏,膽戰心驚的送去了臨湖居,結果當她看到那屋裏挑燈夜讀的公子的時候,她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這世界上怎麽會有這麽俊的男人?李公子和索七公子和他一比,怎麽配叫玉麵郎君?”
燈下的馬元正看著端著盤子的小丫鬟,一臉的驚豔,不由得暗暗搖頭,這種神情從他小時候就見多了,唉,人長得好看,也能起到定身的作用?馬元正伸手在小丫鬟麵前晃了晃:“我說,這位,有什麽事情嗎?”小蓉驚醒過來,啪的一聲把紅豆羹的碗放在了馬元正書桌上:“姑,姑爺,這是我家姑娘讓我送來的,請慢用。”小蓉轉身就跑,跑到外麵才想起來,天哪,那碗裏的巴豆分量不是一般的足。她剛想跑回去搶回那碗紅豆羹,卻從窗口看見馬元正已經非常瀟灑的端起那碗羹一飲而盡,小蓉想死的心都有了,事到如今,作為現行犯,她隻能先回索月那裏等著東窗事發。
臨湖居裏的馬元正拿起手帕擦了擦嘴:“這紅豆羹味道不錯,比的上我那年在酒泉喝的了。對了,這小丫鬟說什麽?姑爺?”他正打算深入思考,卻忽然覺得腹痛如絞,然後他就開始跑廁所了。一趟趟的幾乎把他拉到腿肚子轉筋,他好不容易有些喘息的機會,靠著院子裏的一棵大樹,開始想到底是吃壞了什麽,當然隻能是這碗紅豆羹。以他的警覺,先查看過了裏麵沒有蒙汗藥,卻沒想到裏麵是瀉藥啊。
這時有兩個女子的身影走過來,一個聲音說:“姑娘,我們回金玉堂吧,這旁邊就是這府裏的湖了,別往前走了。”另外一個聽起來很熟悉的聲音說:“唉,今天回來晚飯吃太多了,真該多轉轉的。我們回去看看收到的那些衣物,你肯定喜歡。”馬元正聽到這個聲音,心中一動,這時女子已經過來了。雖然已經是晚上六七點鍾,但是畢竟是夏天,天還沒全黑。小茹看到他嚇了一跳,然後露出欣喜的表情:“公子怎麽是你?”尹玉成也笑了:“太好了,你沒事兒就好。我就知道那黑沙暴困不住你。”這顯然是一場熟人見麵會。
這英俊到沒朋友的馬元正原來就是慕容衝,所以看到前麵的朋友千萬不要問我,這馬元正和慕容衝在本書裏究竟誰更勝一籌。真正的馬元正就是被慕容衝在路上算計了的那個天真的書生,慕容衝搶走了他的包袱,拿著他的邀請函到了淩雲書院報道,但是他沒想到自己冒充的這個人居然和索家有這樣的淵源,因為馬元正和索月的婚書並不在包袱裏,馬元正裝在了懷裏。以慕容衝的聰明他當然已經猜了個不離十,特別是當尹玉成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他問:“你就是那個和索月定親的馬元正?”慕容衝就更加篤定了,自己冒充的不是個普通讀書人,而是和索家有婚約的兒郎,他也沒想到自己桃花這麽旺,可以想見以他的人品,那姑娘肯定會深深的愛上他。等會兒,剛才來送那下了藥的紅豆羹的小丫鬟喊他姑爺,難道那姑娘竟然想謀害親夫?
慕容衝兀自那裏滿懷自戀的推理呢,尹玉成又問了他一遍:“你真的是馬元正?”尹玉成一路上和他接觸雖然不多,但是她很清楚扶風馬家的家風教出來的子弟是怎樣的麵貌,那都該是一個個嚴謹的小君子,而不是慕容衝這種飛揚跳脫、被馬賊一路追捕的浪蕩模樣。
慕容衝這次立刻回答了尹玉成的問題:“我當然是馬元正,不然勒?”尹玉成呆了一呆,出聲警告他:“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我確定你不是馬元正。我也相信你不是一個壞人,我暫時還不會拆穿你,因為我沒有證據,但是你千萬別做對不起索家的事情,否則,否則——”慕容衝看著明顯沒威脅過人的尹大姑娘,笑嘻嘻的反問:“否則就怎樣?”尹玉成轉身就走,甩過來一句話:“否則,我不會放過你。”慕容衝立刻痞氣的回答:“我就希望你這輩子都別放過我。”尹玉成已經走遠了,這句調笑的話是否讓她臉紅心跳,慕容衝不知道。他臉上的笑容已經收斂,他環顧著偌大的索宅:“尹玉成究竟來沒來敦煌呢?”
第二天索仙就安排了書院的所有學子的入學考試,考試的內容是寫作一篇策論,策論題目是:“殺一人可救一城,何如?”尹玉成和冒牌馬元正慕容衝也都參加了考試,包括索嗣、宋繇、索英,所有的答卷名字都是封著的的,結果索仙閱卷的時候,看到一篇文章寫的實在太好,忍不住偷看了作者的名字,果然是尹玉成。
閱卷之後,索嗣按照文章水平將書院學子分為了甲班、乙班和丙班。乙班二十人,丙班而是把人。甲班當然人數最少,隻有六人,這六人裏麵除了我們都認識的尹玉成、宋繇、索嗣,開後門進來的慕容衝、索英之外,還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陳征,索仙都不記得自己給這個人發過邀請函,但是他就是憑著文章,不靠關係、不靠名氣而入選了甲班,索仙在書院的開學典禮上不由得多看了他好幾眼。這人的長相明顯不是漢族,卻有個漢族的名字,索仙雖然詫異,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天下之大,藏龍臥虎,還有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人他沒有接觸到,還好他重開了書院,天下英才皆入我榖中。
索仙負責敦煌郡當地的教育事務,他辦這個書院有很大的圖謀,而要成事最重要的是人才,看到這些人才的名錄真是讓他覺得事情已經成了一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