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世因果悟佛心
字數:4427 加入書籤
噢?黑袍人笑道,那請問玄奘法師,當今眾生又如何。
玄奘紅著臉小聲說道,小僧從小在寺院裏長大,至於外界之事更是不敢妄下定論,隻是一路走來見到黎民百姓皆安居樂業,所有人臉上都露出滿足的神色,想來眾生皆離苦得樂。
黑袍人笑著對皇上說道,眾生離苦得樂卻不假,那是因為當今陛下乃是明君,造福百姓,所以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可試問玄奘法師,難道說這就代可以表眾生無罪了嗎。玄奘心裏有些疑惑,開口道,眾生有罪,眾生怎麽會有罪?
黑袍人笑道,眾生皆為一己私欲,貪嗔癡恨。為了滿足自己口腹之欲,就要傷害無辜的牛羊,為了得到一時的利益,就要爾虞我詐。
玄奘法師你說,眾生難道沒有罪嗎。
黑袍人開口又道,我佛慈悲,此等罪孽就連觀音菩薩都曾嗤怒,地藏王菩薩更是立下誓言,地獄不空,吾不成佛。
世人為何要飽受六道輪回之苦,難道這不是世人咎由自取嗎。
玄奘聽後啞口無言,佛經中常講三世因果,今生種下惡果來生便得下惡報,佛經中更說要度化世人,脫離苦海。
玄奘自小受佛經熏陶,雖然年級還小,有些佛經感悟生澀難解不及師兄們領悟的透徹,可卻一心向佛,時時刻刻想著要多行善舉,度化世人。此時聽到黑袍人這般談論論,雖有些激進卻與佛祖所說絲毫不假。
玄奘小聲道,小僧愚鈍,小僧認為世人縱有千般錯,佛門弟子也應該以我佛慈悲之心度之。
黑袍人笑道,小僧不解,敢問玄奘法師如何度之。
玄奘低著頭小聲道,我佛有經比如《金剛經》、《楞嚴經》、《心經》,《法華經》等等…隻可惜小僧佛法微薄,難以融會貫通,若是能透徹經文,大徹大悟,則可解眾生之苦,度化世人。
黑袍人笑道,此等皆是小道爾,不值一提。
玄奘有些惱怒,紅暈暈的小臉正色道,你我同為佛門弟子,怎麽可以藐視佛法。
哈哈哈,玄奘法師所說的佛經佛法隻可超度冤魂,勸人向善,可若遇上窮凶極惡,無妄之災,又可超度嗎。
玄奘心裏有心疑惑,便小聲說道,小僧愚笨,國師難解話中其中之意。黑袍人正色道,小僧自西方雲遊時,曾經聽一位得道高僧說,在大西方天竺國有座大雷音寺,那裏的世人,人人向佛皆脫苦得樂,寺內有經,乃是高深莫測大乘佛法。
領悟此經者,可知過去未來,能去無邊宇宙,可撼日月星河,可救眾生之苦,可消無妄之災。
玄奘從小便一心向佛,此時聽到黑袍人這般說著,心裏不由得為之振奮,急忙說道,多謝大師指點。小僧就是窮盡此生,也要去西天大雷音寺,將經書帶回來,度化世人。
黑袍人欣慰的笑了一聲,開口道,真沒想到我佛還有這等弟子,我佛有救,眾生有救了。
玄奘聽到這裏心裏有些疑惑,就說道,大師話中所說我佛有救?小僧不解。
天機不可泄露,玄奘法師,你一定要即刻啟程,若是慢了些,恐生變故。
玄奘心裏縱有不解,卻也無法說出口,隻好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黑袍人轉身對唐王開口道,陛下,小僧使命已經完成,不日將坐化歸去,等小僧圓寂之後,請陛下將小僧的屍體火化,骨灰撒入這大地塵埃,保護這一方百姓。
唐王聽到這裏有些疑惑,開口道,國師你法力通天,難道也難逃生老病死?
自古以來,多少帝王都想長生不死,永座江山,這可以說是曆代統治者的心結,就連被稱作盛世明君的唐王也難逃離這樣的思想,故此才對國師萬般客氣。
陛下若想益壽延年何必如此寄托在小僧身上,陛下積福萬民定會有福報加身,小僧告退。
說完,黑袍人便緩緩後退,轉身離開…
唐王心裏有些不快,可抬頭看到眼前的玄奘,又突然眉笑皺開。唐王轉身對一旁的小太監開口道,命司官擬旨,就說朕與玄奘法師結為禦兄,待玄奘法師西去歸來,朕與玄奘禦弟共同執掌江山。
陛下,陛下萬萬不可。滕王爺開口,一旁的玄奘心裏更是泛起斑斕,盡管他未經世俗,難懂“結為禦兄”是什麽意思,可聽到共同執掌江山,心裏卻以明了大半。
玄奘急忙開口想要拒絕,可羞紅的小臉卻不知如何開口。
陛下。小僧…恐難以…
玄奘法師不必說了,朕意已決。滕王爺見無法阻攔,隻好順從,對玄奘開口道。
玄奘法師,還不快謝主隆恩。
小僧…小僧…玄奘紅著小臉卻緊張的難以說話。
禦弟不必推辭,難不成是因為朕長你幾旬,你心裏覺得不舒服?
小僧不敢,小僧…
禦弟莫要再推辭,再說下去朕就要生氣了,唐王一甩衣袖,轉過身去不再看玄奘。
陛下,小僧…小僧還有一事相求。
唐王這才轉過身來,微笑道,禦弟不必拘謹,若有事但說無妨,朕一定滿足。
玄奘這才小聲說道,來的時候,小僧的一位朋友因為小僧出言侮辱了陛下,現在已經被李大哥軟禁起來,請陛下要怪罪就怪罪小僧的頭上,千萬不要傷害小僧的朋友。
哦?唐王驚訝一聲,對滕王爺說道,這李大哥是誰,朕怎麽不知道。
回稟陛下,玄奘法師所說的正是您昨兒派去護送玄奘法師的欽差大臣,李元輝李將軍。
唐王怒道,這個李元輝,真不會辦差。滕王。
臣在。
朕命你即刻處理此事,速去將禦弟的朋友請出來。臣領旨。
玄奘見狀急忙開口道,陛下千萬不要責罰李大哥,這些事情都是因小僧而起,陛下責罰就責罰小僧吧。唐王微笑道,朕聽禦弟的不責罰就是,此事就這樣過去了,不必再提。
對了禦弟,禦弟打算何時啟程,需要調派多少精兵護送。
玄奘小聲說道,小僧…小僧一個人就夠了。
禦弟真會說笑,你一個人身單體薄如何行的那萬裏之遙。
玄奘正色道,陛下有所不知,佛經有雲,經不可輕傳。若是派兵馬同去,一路糧草資縱暫且不說,就是小僧心中也有愧疚,恐難取真經。
唐王歎氣道,好吧。那就將大內錦衣衛中的二十四騎衛隊同衛隊長虎將軍,陪禦弟一同前往,禦弟這幾日就先打點行囊,調養身息。
玄奘急忙開口道,陛下,小僧…小僧信念眾生心切,明兒一早便出發。
這句話玄奘卻是說的不假,自從聽到西方大雷音有大乘佛法之後,玄奘激動的心情卻有些按耐不住了。
我一人承受苦難,若能使眾生脫離苦海,那犧牲自己的性命又有何妨,這是方丈常說的一句話,卻自小就在玄奘心裏紮根。
在玄奘眼中,方丈就像是自己的父親一樣,若不是他,自己恐怕早就凍死冰冷的河水裏了,當年玄奘還不到一歲,才剛剛斷奶便被父母狠心拋下,放在木盆裏,在冰冷的河水中漂泊。
是方丈將他救了起來,把他帶回了金山寺,方丈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看待,傳他佛經,教他道理,方丈所說的話,玄奘都熟記於心。
玄奘一想到走時候還沒有和方丈告別,心中不免有些悲傷,不自覺便又留下眼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