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捐獻教學樓

字數:3547   加入書籤

A+A-




    楊怡恩倒是不介意去參加儀式,因為她的秘書宋蓮也培養起來了,很多事物可以讓她去辦,楊怡恩反而比以前輕鬆了很多。

    宋蓮作為總經理秘書,很熟悉總經理的工作內容,也是總經理職位的強力競爭者之一。至於其他部門的經理,大部門經理的實際權責比總經理還強,估計懶得競爭,小部門經理沒有競爭力。正如杜振華所分析,因為杭雨的存在,總部總經理的權責不夠強。

    卻說楊怡恩來到杭雨曾經就讀的江都小學,看到昔日熟悉的風景,不禁湧起一絲懷念。杭雨剛上小學的時候,因為家裏離得比較遠,楊怡恩經常騎自行車來接他。

    那時家裏真窮,住在農村的土房子裏,隻有一台黑白電視機。自然,杭雨當時穿著也很窮酸,一雙涼鞋補了又補,卻擋不住他天真頑皮地到處奔跑。

    想起杭雨小時候的模樣,楊怡恩的眼眶竟然紅了。

    她想起當時為了讓杭雨在起跑線上趕上別人,丈夫杭有功在外地打工,做水泥工,從小工做到師傅,賺點錢不舍得花,讓杭雨去讀幼兒園。

    要知道幼兒園花費比小學還多,而且那時農村孩子一般不讀幼兒園的。便是杭雨的爺爺奶奶,也勸他們夫妻不用浪費錢,但楊怡恩和杭有功堅持要讓杭雨讀幼兒園。

    現在想想,楊怡恩覺得以前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

    不過若是他們知道,杭雨其實是重生的,估計就不會那麽想了。其實讀不讀幼兒園,影響還真心不大,甚至小學成績好壞的影響都不是很大。

    關鍵還在於中學高中,這一段青春期,叛逆期的發展狀況。

    “杭先生,楊女士,歡迎來到江都小學。”校長蘇仁舉帶著一幫老師和小學生,在學校門口掛紅幅,捧著花兒歡迎楊怡恩和杭有功。

    倆夫妻一個助理沒帶,自己開車來的,沒料到會有這樣的陣仗。

    不過想想也是,對於他們來說捐獻幾棟教學樓不算什麽,但是對於一個年久失修,幾乎要淘汰的小學來說,兩棟嶄新的教學樓和幾車書本體育用品,絕對是大力相助。

    除了給一些小學捐獻教學樓外,杭雨還給一些中學高中,捐獻了不少書本,多媒體,體育用品和場地等等,林林總總加起來也有一千多萬呢

    小學生們都穿著校服,帶著紅領巾,在老師的指揮下唱起歌兒。

    看著這些可愛的學生,楊怡恩和杭有功相視一眼,露出和藹的笑容。

    走進校園,首先看到一頭石製的大象滑梯,那是孩子們最愛玩的。滑梯旁邊有幾張石製的乒乓球桌,杭雨以前就在這裏打乒乓球,風吹雨淋不知多少年,球桌表麵凹凸不平,已經不適合打球了。

    校園內綠化做的不錯,一排排高大的樹木,顯露出這裏的古老年歲。往裏麵走五十多米,看到江都小學唯一一棟五層的教學樓,牆壁外麵都裂開了。

    教學樓一側裂開太嚴重,甚至用筆刷了“危牆小心”的大字。

    “說實話,如果沒有你們的捐助,最多再堅持兩年,我們這所小學就要關門了。因為校園設施太落後,體育用品幾乎都是壞的,好多家長不願意把孩子送來我們這裏。五年前我們這裏有八百多名學生,現在隻有一百多名學生,十多名老師。”蘇仁舉說道。

    “杭雨托我轉告你們,讓蘇校長和各位老師久等了。”楊怡恩說道。

    “沒那回事。”蘇仁舉和其他老師頗為感動,他擺擺手說道:“杭雨的捐助對學校來說,絕對是一場及時雨,各位老師和孩子們不知道多感激。”

    “是啊,我們學校能走出一個像杭雨這樣的成功人士,當老師的唯有欣慰。杭雨願意回饋母校,先不說別的,光是這份心意和品德便令人敬佩,對他的學弟學妹們也是一種榜樣。”黃芝萍說道。

    她是杭雨以前的數學老師,現在兼任教導主任。

    雖然總共才十幾個老師,但她這個教導主任還是有點分量的。

    “應該的,換成誰有了本事,或多或少都會回饋母校。”楊怡恩說道。

    雙方聊得很愉快,走到兩棟教學樓的施工現場,可見地基已經打好。為了舉辦捐獻儀式,工地暫停了建設,拉上了橫幅還插了一些小紅旗。

    兩棟教學樓都是五層的,而且有較為先進的多媒體教室。

    光是捐獻兩棟空殼當然不成,裏麵的桌椅,電腦,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音樂樂器等等設置用品,都將由江燕公司免費提供。

    杭雨讀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音樂,當時學校有一台鋼琴,音樂老師一邊彈鋼琴一邊教學。這台鋼琴對學校來說屬於珍貴物品,不許學生碰一下,使得杭雨十分眼饞。

    當時杭雨便十分羨慕大城市裏的孩子,想象他們可以隨意彈鋼琴。如果自己也有一台鋼琴多好,可惜那麽昂貴的物品,家裏根本買不起,杭雨也不敢跟家裏要。

    小學時,杭雨接觸過的樂器隻有小號和小鼓,而且都是很舊的。

    那一段經曆,讓杭雨深深明白音樂對小孩的重要性,於是捐獻了不少珍貴樂器。鋼琴長笛口風琴蕭吉他電吉他等等,希望自己的學弟學妹們,可以接觸到這些美妙的聲音。

    還有物理生物化學實驗室,也是杭雨小時候很難接觸的東西。這些東西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小的作用,很多知識通過實驗,可以讓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產生更大的好奇心。

    走到音樂室,楊怡恩也隨便彈了一下鋼琴,然後對蘇仁舉道:“杭雨還托我跟你們說,要讓孩子多接觸這些樂器,最好能讓大家都去學。不要怕把樂器弄壞了,有需要可以打我們公司的電話,我們會派人來檢修,或者購買新的樂器捐贈給學校。”

    蘇仁舉點頭道:“您放心,這麽多樂器不就是給孩子們學的嗎。”

    音樂老師寧倩聽了這話,不知是心酸還是感動,眼眶微紅地道:“難為他有心了,我們這些當老師的何嚐不想讓孩子們學習各種樂器,以前沒有條件,現在有了自然要滿足他們。”

    寧倩已經快五十歲了,胖胖的,正是杭雨曾經的音樂老師。

    她想起來音樂課時,自己彈鋼琴的時候,下麵一張張渴望的臉龐。

    想接觸鋼琴的孩子何止杭雨一個,那種渴望的眼神,令寧倩十分難受。她當然也想讓孩子接觸一下,可是學校有規定,不能讓學生用那台鋼琴,因為它太昂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