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字數:3570   加入書籤

A+A-




    得到杭雨的同意後,嶽勤當即代表江燕公司,去找鎮政府洽談這個問題。雖然政府在項目中出力不少,但在投資方麵卻由江燕公司主導,所以洽談十分順利。

    雙方都放寬申請條件後,嶽勤還專門在微博宣傳了一下。

    微博宣傳效果十分強大,僅半月時間,就收到了一千多份申請。很難想象,在全國範圍內有多少搞互聯網創業的,把他們聚集起來該有多麽強大。

    申請步驟分網絡審批和麵試,現在網絡上提供身份信息和產品信息,通審批後再預約麵試,要到仙女鎮政府和江燕公司兩個地方麵試。

    因為放寬了條件,通過率達到驚人的30%,一周內就有四百多個團隊通過審核。嶽勤他們包括鎮政府都驚呆了,一下子這麽多團隊入駐,江燕公司能承受得住嗎?

    “條件是不是放得太寬了,照這樣下去,半年內就有上萬團隊入駐了。”夏明說道。

    “通過我們製定的條件,說明這個團隊有一定潛力,怎麽會太寬了呢?隻是我們都沒想到,全國有這麽多人報名,不過剛開始很多,以後肯定會迅速減少的。”嶽勤說道。

    “不改了,全部收納?”夏明問道。

    嶽勤猶豫了一下,其實他也覺得有點多,但是現在改變規則的話,豈不是給人一種朝令夕改,沒有信用的印象,恐怕影響集團的信譽。

    相比集團的信譽,這點負擔反而不那麽難以承受。

    “全部收納!”嶽勤說道。

    “我同意。”孫川舉手表決。

    夏明稍微思索久一些,最終也舉手同意。

    他們放寬條件的目的,就是盡快把軟件園區的規模做起來。現在規模來了反而瞻仰顧後,其實是一種不自信,不過他們的能力很強,很快做出了決定。

    因為涉及資金不到一個億,所以他們沒有麻煩杭雨,隻是把決定上報給楊怡恩。

    楊怡恩對內閣製還不太習慣,以前她隻負責管理,決策都交給杭雨。現在杭雨放開手了,她身為內閣首席執行官,才知道杭雨有多麽不容易。

    她很努力地去信任內閣成員,很努力的自主分析和判斷。

    “這麽急切地做大規模,效果能好嗎?”楊怡恩計算著支出與收益,總覺得軟件園區這樣發展不太靠譜,哪來這麽多好產品。

    一百項軟件產品裏麵,有一項成功就很不錯了。

    如果放寬了要求,估計產品成功率都不到百分之一,甚至沒有千分之一。這樣的概率太低,收益趕不上支出,做這個軟件園區有什麽軟用。

    想出一款中國寶貝,微博這樣成功的產品,幾乎是中彩票的幾率。當然也不能小瞧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團隊,他們的奇思妙想,就算不能賺大錢,卻有不少可以賺點小錢的產品。

    “辦公場地,設備和餐飲扶持,對我們來說其實不算什麽。做大規模也不是靠我們投資,而是要吸引其他大老板,來這裏投資軟件產品。規模越大吸引的資本越多,然後會有更多創業團隊來這裏,漸漸形成一個真正的產業區,這才是我們的目的。”嶽勤解釋道。

    “形成真正的產業園區,對我們有什麽好處?”楊怡恩問道,說簡單一點就是我們怎麽賺錢?

    “第一個好處是我們也從中挑選一些優秀的產品進行投資,以我們的投資水平應該能回本。第二個好處,則是我們可以從這裏招收程序猿,有些人的產品創意不怎樣,但編程技術過硬。第三個好處,軟件園區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可以成為我省乃是全國的名牌。”嶽勤說道。

    “然後呢?”楊怡恩問道。

    “有了這張名牌,將來會有更多計算機軟件人才往這裏匯聚,到時候不止能給我們公司帶來名牌效應和源源不斷的新產品,甚至可以帶動我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到時候我們會開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搞研發和教學,將其做成一個惠及全國的產業。”嶽勤說道。

    “恩,我明白了。”楊怡恩點頭。

    跟她想的差不多,這個產業園區對江燕公司似乎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利益,更多的是名牌效應和附加價值。最重要的一點,大概是帶動全國的軟件產業發展。

    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到底能不能成,楊怡恩持保守態度。

    稍作思索後,楊怡恩在文件上簽了名,蓋上自己的印章。

    她同意了,並非因為嶽勤描述的美好前景,而是第一個好處。隻要能保障收支,楊怡恩並不介意為社會做點貢獻,說不定真成了呢。

    “你們的想法很好,不過也要考慮到公司資金問題,控製好擴展速度。”楊怡恩蓋好印章好,把文件遞給嶽勤,並給了一句提醒。

    “您放心,我們會注意的。”嶽勤雙手接過文件,恭敬地說道。

    雖然楊怡恩的權利沒有杭雨那麽大,但她身為杭雨的母親,是長輩,所以大家都對她十分尊敬。

    對於嶽勤三人來說,第一次對一個項目提出發展改革,而且是這麽激進的計劃,如果失敗肯定會丟失信任,說不定會被退出內閣。

    所以申請批準後,嶽勤心裏不僅沒有輕鬆,反而十分沉重地回到中心辦公室。

    “兩位,楊總批準了這個計劃。”嶽勤把文件給夏明和孫川看。

    “不批準也不行了,人都搬到大廈了。”孫川說道:“我們三個人要負責這麽多產品,不可能一起盯著軟件園區,誰來主管?”

    “我提出的計劃,我來吧。”嶽勤說道。

    “好,有什麽要幫忙的隨時說。”孫川說道。

    雖然是嶽勤主管,但是計劃失敗他們也會受到影響,自然會團結起來。

    “還是我來主管吧,你們一個是微博總裁一個是代購網總裁,都有專屬項目。我時間比較多,我來主管軟件園區,順便收幾個技術人才。”夏明說道。

    “也可以,我沒問題。”孫川說道。

    嶽勤稍作猶豫,失敗了後果嚴重,但是成功了功勞也不小。

    不過夏明都毛遂自薦了,他也不好拂了麵子,最終還是點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