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1章:一石激起千層浪

字數:3491   加入書籤

A+A-




    眼見洛洛竟不回答自己,而且還一扭頭跑了,張子頌多少有些尷尬,訕訕罵了一句“死丫頭,回頭把你嫁給老頭子。”豈知洛洛卻是雙手捧住臉頰伸出舌頭,轉身做了一個鬼臉,“嗚嚕嚕……”

    “這丫頭,吃錯藥了麽?”張子頌無奈搖頭。

    洛洛一貫都是冰山冷臉,今日多少顯得有些奇怪。可張子頌也無暇追究一個女孩子的‘調皮’問題,隻得拿著宣紙來到蘇軾跟前,“先生,聽說首相曾公亮、末相陳升之、參政趙抃等人,一起彈劾青苗法?”

    “嗯。”蘇軾點頭,“你這消息還挺快的。”

    “學生關心‘時政’嘛。”張子頌將宣紙遞了過去,“前幾日先生寫了一封信。。可是寄與此人?他是誰啊?”

    “韓琦。”

    “韓琦?!”張子頌有些驚訝。

    對於‘韓琦’這個名字,大宋無人不知。甚至對於西夏,也是如雷貫耳。自李元昊西夏建國後,整日裏就與韓琦、範仲淹打仗,可謂一生之敵。而且韓範二人除了打仗生猛之外,還主導了‘慶曆新政’。尤其韓琦,新政失敗後也並未就此消沉,為相十載、輔佐三朝,可謂‘社稷之臣’。

    無論朝野,說起韓琦都是兩個字敬重!

    甚至韓琦死後,神宗還親自為他撰碑兩朝顧命定策元勳。

    元勳二字,可見一般。既然先生說起韓琦,張子頌倒是來了興趣,“先生,韓琦如此大才。 。怎麽會被罷相了?”

    “罷相很奇怪麽?咱大宋朝裏不就罷來罷去的麽。”蘇軾對此倒是一臉淡然,“咱大宋朝與曆代不同,文人最講風骨。經世濟民、兼濟天下是為己任,但同時也更重氣度節操。政見不同、聖上不用,還不如自請外放實在。比如張放平叔叔,他知道阻止不了王安石變法,幹脆請貶外放,圖個眼前幹淨。”

    “既是張公自請外放……”張子頌便一臉疑惑,“先生為何不平?”

    “看不慣不行啊?”

    “行,行,咳咳……”張子頌被噎得一陣咳嗽,趕緊轉移話題“隻是學生還是有些不明白,據說韓範二人主導了‘慶曆新政’。毛驢二號記得看了收藏本站哦,這裏更新真的快。按說韓琦也是變法黨,為何他隻收了先生一封信,就改為反對變法了?”

    “變過法才知凶險嘛,王安石這一套過於激進,行不通的。”

    “哦。”張子頌點了點頭。對於變法,他研究得不多,若說‘革命’,或許還能掰扯幾句。既然接不了話,隻能繼續轉移話題,“先生,聽說曾公亮與韓琦不對路,陳升之又一直是變法黨,這二人為何也突然反對青苗法了?”

    “這事兒說起來,就有些話長了……”

    而同一時刻,‘垂拱殿’內也正風起雲湧、滿朝肅穆。

    隻見神宗拿起一道劄子,啪的扔在王安石臉上,厲聲質問道“韓琦三朝重臣,雖在外也不忘王室。朕原以為這‘新法’可以利民,不想竟然害民如此!而且城郭之內哪裏來的青苗?竟強行讓城民貸青苗款!”…,

    王安石被當眾砸臉,當即耿著脖子爭辯“苟從其欲,雖坊郭何害!”

    “王大人,放肆!”曾公亮眼見王安石耿著脖子,當即站了出來,“堂堂大員,豈可如民婦一般粗陋大吵?青苗款本就是幫助農民栽種的,你竟貸給城市居民,說白了就是放高利貸,貪圖利息!”

    “城民也窮啊!經商、開坊哪一樣不要錢?既然青苗款有結餘,城民也有需要,我貸給他們以解燃眉之急,國庫還可得利息,有何不可?”

    “王大人,話也不能這麽說嘛。青苗法之所以有個‘法’字,那就得依法行事。你說是貸款給城民經商開作坊用的,但實際上卻有好些人拿著貸款逛青樓賭坊,若不加以控製,那就是第二個王大牛和李二狗啊。”陳升之也站了出來。。不顧王安石眼神中的詫異,撿起神宗扔掉的劄子說道

    “王大人請看,正如韓大人劄子所說,如今新法混亂,四十幾個提舉官如興利之臣,紛紛四出,為了所謂的‘政績’不擇手段。青苗法是國家之法啊,怎麽能像桑弘羊一般,以收息賺錢為目的,不妥,不妥!”

    “陳升之,你!”王安石見一貫‘依附’於自己的陳升之,竟公然背叛了自己,一時間氣得心口起伏。平複了好一陣子後才繼續強辯道

    “桑弘羊籠絡天下貨財,以供人主私用,的確是興利之臣。但是陛下推青苗法,抑兼並,振貧弱,一切都是為了百姓。本官執法、合理收息,也是依照周公遺法,並非為了聖上私欲,何來興利之臣一說?”

    “狡辯!”參政趙抃也站了出來。 。“王大人,青苗法執行混亂、後果嚴重,都是你的問題,豈可將陛下也拉了進來!”

    “臣附議。”翰林學士司馬光也站了出來,“王安石頂撞聖上,並直呼末相大名‘陳升之’,成何體統!更何況,青苗法已造成‘王大牛李二狗慘案’,並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混亂。臣請奏,毀除新法,罷免王安石!”

    “臣附議!”李常、孫覺站了出來,“毀除新法,罷免王安石!”

    “臣附議!”知通進銀台司範鎮,也站了出來。

    “臣附議……,臣附議、臣附議!”

    “臣附議……!”

    一道道附議之聲,響徹大廳。滿朝文武,至少有三分之二都站了出來。隻有呂惠卿、韓絳、韓維、曾布等少量的變法黨。毛驢二號記得看了收藏本站哦,這裏更新真的快。默不啃聲。朝堂之爭,便是性命之爭。此情此景王安石大勢已去,變法黨眾人惶惶如喪家之犬。

    就連變法黨的總頭目,也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神宗皇帝,此刻也是坐立不安。按他本意,三朝元老韓琦上了劄子,總是要重視一下的。當然,也算是借機敲打一番王安石,眾怒難犯,變法切忌冒進。不曾想竟一石激起千層浪,以至禦史中丞呂公著、樞密使文彥博、知諫院李常、侍禦史知雜事陳襄等等,滿朝重臣,幾乎部站到了反對新法的一邊。

    難道……,變法真的錯了?

    這該如何是好?真的停止變法,罷了王安石?“住嘴!”神宗竟突然有些憤怒,一巴掌拍在了龍椅扶手之上,隨後轉身下了朝堂

    “新法取舍,容後再議……!”

    ,